查看: 2480|回复: 0

[文学] 一束微光的回响(微型小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9:41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2月22日的晨光,是带着汕尾海滨春日特有的温润的。我站在汕中教学楼的走廊上,看着楼下木棉树刚冒出的嫩芽,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怯生生的“龚老师”。转身时,撞进一双亮得像浸了晨露的眼睛——是阿真同学,我教过的第一届汕中学生,如今是韩师快要毕业的光景了。

她攥着帆布书包的带子,指节微微泛白,开口时声音还有些发颤:“老师,我想回汕中实习,不知道行不行?”我立刻想起2003年我第一年从一个单位调来汕中设立的坎白中学特殊班任教,我教他们语文课、历史课兼班主任。这些学生全部清一色都是“高价生”,都是各个小学成绩很差的学生集聚在这里的。对这样的学生,先不要谈让他们走上正轨读书,首先要做的就是抓好纪律,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良好的班风逐渐形成起来,有一部分学生开始进入学习状态。其中有一个个子不高的女生,叫洪莹真,她坐在教室第一排,每次上课总是坐得端端正正,虔诚地记录老师的笔记,她的字写得很漂亮,检查她的笔记本,字写得那么的整洁,记录得那么的完整;每次课后提问,眼睛里都闪着对知识的渴盼。那时便知道她家境清寒,但学习很刻苦,凭着一股韧劲,硬是考上了韩师的汉语言专业。

“当然欢迎!”我脱口而出。她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极灿烂的笑容,像春日里突然绽开的勒杜鹃,连眼角都染上了光。可我很快发现,这件事比我预想的要麻烦些——因为是她主动找上门来,并非学校间的合作项目,教导处的同事们也有些犯难,只能说“先看看”。我看着她满怀期待的样子,实在不忍心让这束光熄灭,便暗下决心:“这事我来帮她办。”

接下来的几天,我成了“跑腿的”。先是找总务处的同事,说明情况,软磨硬泡才申请到一张闲置的办公桌,就放在我的办公室角落;又去图书馆的资料室,翻出最新的初中语文教材和一本厚厚的教参,还有几本学习辅导书,用橡皮筋捆好,沉甸甸的一摞;最关键的是找带教老师——我想到了很有教学水平又和我关系密切的李老师,他经验丰富,性格又温和,肯定能好好带阿真。我对着李老师聊了半节课,把阿真的情况细细说了一遍,李老师听完笑着说:“这么努力的孩子,我带!”

当我把办公桌擦干净,将教材教参辅导书整齐地摆在桌上,再把这个消息告诉阿真时,她站在办公室门口,眼圈一下子红了。她轻轻抚摸着崭新的教材封面,又看了看那张擦得发亮的办公桌,小声说:“老师,我怎么那么幸运啊,遇上您这么好的老师。”那一刻,我忽然有些怔忡——我不过是做了些举手之劳的小事,找张桌子、翻几本书、搭个线,这些在我看来微乎其微的举动,竟在她心里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记。

实习的日子里,我总能在办公室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每天早上,她总是第一个到,先把我的杯子倒满热水,再去整理当天要听的课的笔记;李老师带她去听课,她坐在教室后排,笔尖在本子上飞快地滑动,偶尔抬头看黑板时,眼神里满是专注;课后她会捧着笔记,追着李老师问个不停,连细微的教学环节都不肯放过。有时我晚走,会看见她还在办公桌前备课,台灯的光落在她认真的侧脸上,像给她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

有一次,我路过她的QQ,看见她在日志里写有一些实习见闻、经历与感怀,其中有一篇写着一行字:“龚老师一个人帮我解决完了到汕中实习的事情。给我准备了办公桌、教材和教参,找了个带我的男老师。呼,我怎么那么幸运啊,遇上龚老师这么好的老师。要做像龚老师一样的老师,把光传给更多人。”

那一瞬间,我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我想起当初帮她,从没想过要什么回报,不过是见不得一个努力的孩子被辜负,不过是出于一个老师对学生最朴素的心疼。可就是这份没有任何功利性的帮忙,竟在她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让她想把这份温暖继续传递下去。

后来,阿真实习结束,回韩师参加毕业典礼前,特意来跟我告别。她居然按照汕尾的“人情礼”带一罐花生油和一盒饼干去我家做客。我婉拒她,但她在一个周末晚上还是静悄悄来我家。“老师,谢谢您,”她又像初见时那样攥着书包带,却比那时多了几分从容,“我以后一定回汕尾当老师,像您一样好好教学生。”

那晚,家人去海城娘家,偌大的客厅只有我们师生两人。师生俩聊了很多励志的故事。促膝谈心却又泾渭分明。时间不早了,我催阿真回去,还送她到楼下。看她喜欢写作,顺便把大学的几本写作教材送给她。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忽然觉得,作为一名老师,最大的幸福或许就是这样——你无意间播下的一束微光,竟能在别人的生命里,长成一片明亮的星河。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我偶尔还会收到阿真的消息。她真的回来汕尾教书,先在城区,去年已经30多岁的她缘分来了,嫁到陆丰,在陆丰一所学校教书。有时我会想起2013年那个春日的早晨,想起她那双亮得像晨露的眼睛,想起她说“我怎么那么幸运”时的模样。我才渐渐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从来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往往是那些不掺功利的举手之劳,那些发自内心的善意,才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长久地留在记忆里。

那句“遇上您这么好的老师”,也成了我教学生涯里最珍贵的礼物。它时刻提醒着我,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的每一个小小的善举,都可能成为照亮学生前路的光;而这份不求回报的善意,终将在时光里,开出最温暖的花。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时艰守本心,静候风来
[三唯论点] 台风未到,人心先慌,市场先乱
[文化天地] 一束微光的回响(微型小说)
[三唯论点] 警报长鸣,铭记历史
[三唯论点] 把汕尾建设成为四通八达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三唯论点] 汕尾青年,让生命在传承中绽放光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