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春作品鉴赏:六方井壶 由圆钮至盖面、壶身皆以六囊组成,线条清晰规整一丝不苟,筋囊匀称,比例均等,口盖密合且通转无碍,工精技巧。方柱圆钮、拱盖及壶身等各部份的差异造成切割后筋囊的变化,使此壶平中见奇,韵味隽永。
王寅春作品鉴赏:朱泥扁腹壶 朱泥色明亮澄和,令人一望生喜。扁腹鼓鼓,精实饱满。短直颈,口延一圈与盖边上下相吻,细腻优雅。流、把顺壶肩弧度自然伸出,衔接无痕宛若生成。流浑厚而精神,与圆把前后对称,更添此壶精实可喜的韵味。
王寅春作品赏鉴:碗灯壶 以碗灯为形,整体呈饱满有力的圆球状,以直流、壶口与平背把手划出一道直线,使左右的流与把虚实对称,壶身和微微隆起的盖上下呼应
王寅春作品赏鉴:单环壶 圆筒壶身,直颈,拱圆盖,如成一体,流利顺畅,处处圆润细腻,而型挺括中正,极有泱泱之风。曲流挺而不过,动静合度,似谦谦君子,把圆而有形。半圆拱钮套以一环,韵味隽永。各局部皆卓然出众,而整体统一于壶身,形成一股强烈的个性。
王寅春作品赏鉴:梅花周盘壶 由上俯视,似梅花朵朵,盖的似蕊,盖面盖圈、壶肩皆为一朵朵盛放的花。通壶制作审慎,工精艺谨。由盖的到壶身,每一处转折线角明确清晰,筋囊工整匀称,相互间又一气贯通,流、把上的阴线流利明快,形成横向衔接,与壶身的直向性既对称,又有变化之妙。
王寅春作品鉴赏:亚明四方壶 桥钮宽而紧贴壶盖,加上挺括的立面,过渡自然的直边和圆角,刚柔相济,整个器形更显得古朴、大气。
1897年出生的王寅春,13岁时拜赵送亭为先生、拜金阿寿为师从艺,20多岁崭露头角。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仿制紫砂古器。1948年参加上袁壶、缸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担任成型辅导员。1959年、1960年两次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多次承制国家领导人出国礼品。有“亚明方壶”、“六瓣高瓜酒壶”、“梅花周盘”、 “裙花提梁壶”等代表作品传世。为“宜兴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
王寅春制作茶壶以又快又好而著称。他制壶造型雍容大方,规矩挺括,光润和洽,口盖准缝严密,令人赞叹不已,人称“寅春壶”。王寅春从古人“斫木为模”的成型方法中得到启示,创出了以木模搪胚的方法,提高了工效且使造型更为精确周正。而为了能使作品口盖更为严合,他还请德国专家专门制作了薄型金属片样板,高度精密,当时国内没有设备和技术能达到。新中国成立后,王寅春被政府邀请成为著名的“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上世纪60年代,他多次承制国家礼品,为国家、集体做出了很大贡献。
该贴已经同步到 风在边缘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