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赛龙舟活动 五月节扒龙船 是应节的头等大事,每逢几年举办一次。到端午节那一天,海丰县城万人空巷,到龙津溪一睹海丰各地方代表队的英姿。海丰扒龙船的比赛方式:有海城和鹿境丽江飞鹅标的“牛踏稻”,后门的 “四点金”(即将标青插成四角形),其他各乡镇则采用“割索扒”的方式。 龙船由龙头、船身和龙尾三部分组成。新船下水要祭龙头。比赛之前,要举行开赛仪式:龙舟和桨手要祭拜伯公老爷,也有拜祭妈祖的,目的只有一个 ——“旗开得胜”。 往年主席台设在老桥头到新桥中间位置,由于龙津河道所限,龙船长度有10米左右,船上有7对桨手,一个舵手和一个锣鼓手。 在主席台至对岸橫过一条浮于水面的绳,称为“标母索”。开赛时两船相向冲近标母索,若两船头一先一后达索(接近标母索)时,就要返舵再达索,直至两船头同时达索(起点),双方认为不会“相贪”,比赛就正式开始,称为“牛踏稻”(赛前戏)。“牛踏稻” 是海陆丰特有的传统龙舟赛形式,很精采,但要花时间,现已改为“割索扒”,即参赛夺标的两船尾部用索連接在起点,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用刀砍断連接索,健儿们奋臂划桨,力争上游。顿时,一阵阵猛烈的三把连(火药炮)声,鼓首声(吹打乐),人群骚动、紧张、呐喊,锣鼓手统率全船,划桨的只管划桨,掌舵的把稳方向。夺标进入高潮时,击桨激起的水花能把整个船都罩住,岸上观看的群众不见龙舟,只见一团团“云龙”在江面飞奔。两船在向相反方向前进了几百米后各自到新老桥底转弯折回,谁率先到达原先起点位置是为赢。 得头标者,唢呐伴奏,游头标(游河游海)、游街,到各社头参拜等,并演“头标戏”庆贺。选手们开开心心互相道贺,民众快快乐乐一饱眼福。 古时县中有民谚曰:“公平羌,南亚藠,鹿境渡头桡” (蔡惠進)
该贴已经同步到 汕闽人0660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