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6949|回复: 0

[论汕尾] 龙津河畔的红色印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津河畔的红色印记
◎戴镜兵
微信图片_20251112204955_110_6.jpg
龙津河的流水悠悠,载着龙津渔唱的千年古意,静静淌过海丰城东的土地。晨曦微露时,河面泛起粼粼波光,恰似撒落的碎金;暮色四合中,渔舟唱晚的余韵袅袅,缠绕着河畔那座中西合璧的院落。这便是彭湃烈士的故居,白墙黛瓦在岁月流转中愈显庄重,飞檐翘角间仿佛仍萦绕着那段炽热燃烧的革命岁月。
这座始建于清末的建筑,坐北朝南,正对着龙津河最是清澈的河段。双层主楼带着西式前廊的雅致,罗马柱支撑的廊檐下,雕花栏杆依稀可见当年的精巧;楼板上铺就的彩色花砖,虽经百年风雨侵蚀,依旧能从中窥见往昔的风华。266平方米的院落四周围着青砖高墙,墙内草木葱茏,主楼前的小院里,几株老榕树苍劲挺拔,枝叶繁茂如伞,遮蔽出一片阴凉。谁曾想,这片静谧的天地间,曾回荡着少年彭湃的清脆笑语。他在这里度过了懵懂的童年,却并未被地主家庭的优渥生活所束缚。站在窗前,他望见龙津河畔渔民的辛劳,瞥见田间农夫的疾苦,那颗悲悯的心早已跳出了豪门大院的樊笼,将目光深深投向了这片土地上受苦受难的乡邻。1925年的春风里,广东革命军第一次东征抵达海丰,周恩来、谭平山等革命志士与苏联顾问鲍罗廷、加伦曾多次在此聚集,在昏暗的油灯下,他们低声议事,革命的火种在悄无声息中传递,为这片红色土地点燃了希望之光。然而,革命的道路注定布满荆棘,这座承载着理想与信念的院落,最终惨遭反动派焚毁,只留下断壁残垣在风中呜咽。但信仰的力量从未因战火而熄灭,198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按原貌重建故居,那些被焚毁的砖瓦得以重生,这座院落依旧挺立如昔,默默诉说着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微信图片_20251112204953_109_6.jpg
推开故居的木门,吱呀的声响仿佛穿越了时空,恍惚间,仿佛能看见彭湃伏案疾书的身影。这位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农民运动大王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留洋归来时身着西装,却毅然脱下长衫,挽起裤腿走进田间地头。他手握锄头,与农夫一同劳作,用朴实的语言向乡亲们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在万人大会上,他当众烧毁自家田契,那熊熊烈火不仅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枷锁,更震醒了万千农户麻木的心灵,点燃了全国农民运动的燎原之火。他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五大上当选中央委员,八七会议上成为中央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党的六大上连任中央委员并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委员,彭湃的革命足迹遍布大江南北。1928年冬,他出任中央农委书记,始终心系农民疾苦,为中国革命的胜利鞠躬尽瘁。1929824日,叛徒白鑫的告密让他在上海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与严刑拷打,他始终坚贞不屈,用生命捍卫着共产党员的信仰与尊严。同月30日午后,刑场上的彭湃神色从容,他高声呐喊着革命口号,慷慨就义,那振聋发聩的声音,至今仍在天地间久久回响。
这座院落更是一座英雄的丰碑,每一块砖瓦都镌刻着彭氏一门的忠烈事迹。妻子蔡素屏,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便全身心投入妇女解放运动,担任海丰县第一区妇女主任的她,走村串户动员妇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1928918日,她在公平山区开展工作时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始终坚贞不屈,921日,这位英勇的女性在海城壮烈牺牲,用生命诠释了对革命的忠诚。第二位妻子许玉馨,同样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1926年入党后,她在东江地区开展地下工作,1933年曾任中共东江特委委员。同年2月,她在普宁山区被敌军围捕,面对敌人的残酷折磨,她宁死不屈,当年秋天在汕头英勇就义,将青春与热血献给了革命事业。
微信图片_20251112205138_112_6.jpg
彭湃的兄长们亦是革命道路上的坚定行者。二哥彭达伍、三哥彭汉垣,始终与彭湃并肩作战。三哥彭汉垣在东征后曾任海丰县长、梅县县长,南昌起义军攻克汕头后,他出任军法处长,随后奔赴广州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他辗转香港,为海陆丰苏维埃政府采购急需物资,又在澳门与二哥彭达伍一同开设店铺,建立起秘密的革命交通站,为革命事业传递情报、输送人员。1928316日,国民党特务与葡萄牙警察相互勾结,将兄弟二人在澳门逮捕,随后解回广州。同年412日,彭达伍与彭汉垣在刑场上昂首挺胸,一同英勇就义,用生命践行了对革命的誓言。
七弟彭述,1927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澄海县委书记、东江特委委员,他在潮汕地区积极开展革命工作,组织群众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1933年秋,在潮普惠大南山的反围剿战斗中,彭述身先士卒,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英勇牺牲,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革命战场上。
侄儿彭陆,作为彭汉垣之子,从小便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在海丰读书时,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前往广州求学。大革命失败后,他在广州一家书店以店员为掩护,秘密从事地下工作。广州起义失败后,他不幸被海丰地主发现并告密,最终被捕入狱。1928228日,年仅17岁的彭陆从容就义,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革命的责任,用青春的热血染红了信仰的旗帜。
微信图片_20251112204957_111_6.jpg
如今,阳光洒满故居的小院,红砖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映照着湛蓝的天空。院内的老榕树依旧枝繁叶茂,仿佛在守护着这段不朽的历史。来自五湖四海的来访者驻足其间,指尖轻抚过墙上的照片与文字,耳畔仿佛能听见革命先烈们的呐喊与呼唤。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在深情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默默传承着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龙津河的流水依旧悠悠,它承载着彭湃烈士与彭氏一门的忠烈事迹,流淌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有一种信仰,可昭日月;有一种牺牲,重于泰山;有一种精神,永远流传。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龙津河畔的红色印记
[三唯论点] 东江烽火中的热血传奇——记黄强的革命人生
[三唯论点] 赤心照东江 ——革命先驱张威的壮烈人生
[三唯论点] 海外归来的红色巾帼英魂 ——侨乡女儿何怜芳
[三唯论点] 绽放在血色年代的铿锵玫瑰 ——革命星火
[三唯论点] 燃尽生命之光 ——范照南的革命征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