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4837|回复: 0

[论汕尾] 赤心昭日月 红土铸英魂 ——革命先驱黄作恭传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赤心昭日月 红土铸英魂
          ——革命先驱黄作恭传略
微信图片_20251117153833_135_75.jpg
文武双修少年志 侠骨仁心初显扬
1859年春,岭南红土孕育新生,黄作恭诞生于海丰县公平镇青湖约(涵盖青湖村、围雅村、上新围村及下新围村)青湖村一户殷实人家。他自幼便展露过人聪慧,勤勉向学从未懈怠。青湖约向来以"拳头乡"闻名遐迩,乡中子弟多以习武为傲,黄作恭虽亦勤学武艺,练就一身好身手,却对圣贤之书格外上心,在一众习武少年中显得尤为特别,堪称乡中另类
15岁那年,他与同窗挚友黄凤纶一同参加科举考试,成功考取童生资格,年少得志的二人并未止步,次年便结伴远赴广州参加省试。尽管此次应试未能如愿登科,黄作恭却丝毫未显气馁,归乡之后依旧坚持每日研习诗文、夜晚勤练武艺,默默积蓄力量,静待下一次科考的机遇。
黄作恭性情外向爽朗,待人真诚热忱,极善与人交往。他虽身怀文武双全的才学,却始终谦逊低调,无论是族中的长辈还是邻里乡党,对他的评价都十分中肯贴切。他素来喜爱结交志同道合之人,将其视作人生知己;同时又有着疾恶如仇的品性,最痛恨那些恃强凌弱的蛮横之徒。其为人作风正派严谨,村中那些好搬弄是非的长舌妇,只要望见他的身影,便会立刻噤若寒蝉,不敢再肆意妄言。即便后来未能在科举道路上取得更高的功名,黄作恭的声名依然在青湖约及公平墟周边的乡村广泛传播,鲜有乡人不知其名。
1879年夏日,新婚燕尔的黄作恭陪同爱妻前往公平墟采购物品,行至途中,忽然听闻前方传来阵阵激烈的争执叫骂声。他牵着妻子的手循声走去,只见一位挑着番薯叫卖的乡下人,正与一名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僵持不下——原来这名中年男子想要以极低的价格强行购买番薯,遭到乡下人的拒绝后,双方的争执逐渐升级,险些就要动手斗殴。危急关头,黄作恭松开妻子的手,从围观的人群中挺身而出,先向乡下人示意,详细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待弄清原委后,他转身对着中年男子神色严肃地说道:他是我叔,我乃青湖约黄作恭。你若执意要强买强卖,还请三思而后行。中年男子听闻他的身份,当即抱拳致歉,随后便匆匆离去,一场剑拔弩张的纷争就此平息。
时代浪潮催觉醒 结缘彭湃赴征程
19121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庄严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统治华夏大地二百余年的满清王朝轰然倾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传至海丰,黄作恭彻夜难眠,内心满是激荡与感慨。当众人还在犹豫观望、徘徊不前之时,他已毅然拿起剪刀剪去了头上的发辫,对着族人大声疾呼:男子留辫,乃是清廷强加给汉人的奇耻大辱!如今满清王朝已然覆灭,汉人应当彻底洗刷这份屈辱,何必还要拖延迟疑!在他的带头感召下,青湖约的有识之士纷纷效仿,以剪辫这一实际行动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然而,中华民国的建立并未给社会带来实质性的变革。底层的百姓依旧饱受剥削压迫,在困苦艰难的生活中挣扎劳作;而那些豪强富绅却依旧过着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眼见世道依旧如此不公,民生疾苦丝毫没有减轻,黄作恭常常对着天空感慨叹息,他虽身怀侠义之心,热切渴望为穷苦百姓谋取福祉,却因缺乏治国安邦的谋略而束手无策,陷入了人生的迷茫与徘徊之中。
就在此时,一位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关键人物翩然而至——他便是从日本留学归来,因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冲突辞去海丰县教育局长之职,转而在赤山约点燃农民运动火种的彭湃。两人的相遇,犹如黑暗中燃起的一束光,彻底重塑了黄作恭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将这位心怀天下的侠士引上了波澜壮阔的革命道路。
1922年夏,彭湃毅然辞去海丰县教育局长的职务,怀揣着唤醒民众、拯救民族的理想,躬身深入乡村腹地。他走村串户,以真挚诚恳的情感贴近广大群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耐心细致地启迪民智。经过近一个月的不懈奔波与努力,彭湃与赤山约的林沛、李思贤等人在得趣书室汇聚一堂,正式宣告广东省第一个新型农会——六人农会诞生,为沉寂已久的乡村注入了全新的革命活力。
六人农会的成立如同星火燎原,迅速在各地蔓延开来。彭湃随即以赤山约二十八村为核心据点,全力推进农会组建运动。同年8月,他将农民运动的触角延伸至海丰北部的公平墟,得到了万清味、林覃吉等有识之士的热烈响应与全力支持,当地的农民运动工作迅速打开局面。
青湖约人口稠密,民风刚健豪爽,是农民运动拓展的关键要地。彭湃单枪匹马闯入青湖约,摒弃了空洞的说教模式,而是以拉家常、谈心交流的方式与群众真诚沟通,逐渐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信任与认可。当地的年轻人主动向彭湃建言,指出争取黄清云、黄作恭等乡绅的支持,是推进农会工作的关键所在。彭湃听闻后,专程登门拜访诸位乡绅,凭借渊博的学识与过人的胆识,成功说服他们支持农民运动。尤其是黄作恭,在接受农运思想后,不仅自身积极投身其中,更动员家中子侄全员参与,成为农民运动中的中坚力量。
在黄作恭的积极带动下,青湖约的农民纷纷响应农会的号召,农会成员的数量日益增多。至1922年底,青湖约农会正式成立,成为继赤山约农会之后的又一重要区域性农会组织。黄作恭当选为农会副会长,从此便全心全意为农民运动奔走效力,海丰农民运动的群众基础也因此愈发坚实稳固。
六十三岁的黄作恭出任青湖约农会副会长时,虽已逾花甲之年,却因常年坚持习武修文,依旧精神矍铄、身体硬朗。青湖约农会馆设立在黄氏祠堂之内,每日从清晨到日暮,总能望见他忙碌的身影在其中穿梭——或是在农会馆内处理繁杂的会务、热情接待前来求助的乡亲,或是深入田间地头倾听农民的心声、尽心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难题。他始终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头,将为民办事视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常常忙得废寝忘食、不知疲倦。
有人见他如此辛劳奔波,忍不住开口问道:您已年过六旬,为何还要为农会这般拼命操劳?每当此时,黄作恭总会面带微笑,眼神坚定地回答道:活了大半辈子,如今才算真正活明白了——唯有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做事,生命才有真正的价值。农会给了我为民效力的平台,我怎能轻易放弃!质朴无华的话语之间,满是对农民运动事业的赤诚之心与责任担当。
家风醇厚育忠烈 一门热血赴国难
黄作恭的祖父黄凤鸣,是清代的贡生,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父亲黄腾芳,号慕翰,凭借自身的功绩获例授正六品营千总武信郎衔。黄腾芳育有作恭、作敬两个儿子,兄弟二人皆是青湖村知书达理的乡绅,家族传承下来的醇厚家风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当海陆丰农民运动风起云涌、蓬勃发展之际,黄作恭的五个儿子、黄作敬的七个儿子都怀着炽热的家国之志,踊跃投身到革命洪流之中,以青春与热血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
黄腾芳一门先后涌现出五位革命烈士:黄作恭的儿子黄潭桑,曾担任红军四十九团高北交通站站长,在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后被追认为烈士;黄作敬的儿子中,黄镒于1929年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黄鑫在1933年的战斗中壮烈牺牲,黄任于1928年英勇就义,黄尔曾担任红军四十九团副连长,1932年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一门忠烈,用宝贵的生命书写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赤诚与坚定担当。
微信图片_20251117153822_128_75.jpg
农运波折志不移 铁血丹心守信仰
1923年元旦,海丰总农会正式宣告成立,彭湃担任会长,杨其珊担任副会长。青湖约农会会长黄清云带领副会长黄作恭、黄燕,率领一百余名农会奔赴成立大会的会场。聆听着彭湃、杨其珊等领导人激昂慷慨的宣讲,黄作恭内心心潮激荡,投身农民运动的信念愈发坚定执着。
大会结束后,青湖约农会的各项工作蓬勃开展起来。黄作恭与其他农会会员一同,组织群众清扫村街道路、绿化美化家园,细心体察农民朋友的疾苦,全力化解会员之间的矛盾纠纷。他终日奔波劳碌,却始终毫无怨言。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者尚且如此倾力奉献,青湖约农会的其他负责人更是无人敢言辛劳,都以他为榜样勤勉工作。
正当农会工作稳步推进、蒸蒸日上之际,海陆丰地区在十日之内接连遭遇两次强台风的侵袭。彼时恰逢早稻收割的关键时节,突如其来的台风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为帮助农民抵御灾荒带来的巨大损失,黄作恭日夜操劳忙碌,穿梭于青湖约的各个村庄之间,坚决要求地主豪绅在灾年减免租税,与农民群众共渡难关。然而,当他为受灾百姓四处奔走呼吁之时,海丰县的当权者王作新却置群众的迫切呼声于不顾,出动大批军警强行查封了海丰总农会,逮捕了杨其珊等二十五名农会骨干成员,同时宣布取缔全县的农会组织,并下令通缉彭湃。
一时间,海丰大地乌云密布,白色恐怖笼罩全城,农会被迫转入地下开展活动。但黄作恭并未因此退缩妥协,他以村老的身份为掩护,继续默默为劳苦大众奔走效劳。群众心中都十分清楚,这位年迈的老者依旧是那位心系百姓、为民众谋福祉的农会副会长。
19252月,广东国民革命军东征海陆丰取得重大胜利。同年3月,海丰总农会恢复正常活动,并改组为农民协会,随后便着手组建农民自卫军。青湖约农会积极响应号召,迅速组建起一支一百余人的农民自卫军。虽因年事已高未担任自卫军的领导职务,黄作恭却将自己毕生所学的武艺倾囊相授,手把手地教导青湖约的年轻人练习武艺、操练军事技能。每日晨曦微露之时,青湖约的练兵场上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不厌其烦地向年轻人传授武艺心得与作战技巧,一遍又一遍,毫无保留。
   在他的悉心指导与严格训练下,青湖约农民自卫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成为保卫海丰北部乡村、抵御敌人侵袭的中坚力量,黄作恭在其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1926年初春,革命的思潮已在海丰大地悄然涌动,逐渐深入人心。在共产党员林覃吉的悉心指导与组织筹备下,中共青湖约党支部正式宣告成立,为当地的革命事业点燃了星星之火。党支部的办公地点就设立在黄作恭家中,他的儿子黄潭桑凭借坚定的革命信念与出色的组织领导能力,当选为党支部书记。首批入党的党员黄清云、黄燕、黄园、黄潭木、黄声、麦乃钧、陈陆、黄镒、黄鑫、孙潭金等人,怀着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成为了党支部坚实可靠的骨干力量。
虽未加入中国共产党,黄作恭却始终坚定地站在革命阵营一边,对党的事业给予了毫无保留的支持与帮助。自党支部成立以后,青湖约的农民运动与农民自卫军工作都纳入了党的统一领导之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目睹革命形势日益高涨,黄作恭心中满是欣慰与期许,他时常谆谆教诲子侄后辈,要始终坚定不移地紧跟党的步伐,为争取人民大众的自由平等,为缔造一个更加光明、美好的理想社会而不懈奋斗。
微信图片_20251117153821_127_75.jpg
血沃红土书悲壮 赤胆忠心照千秋
革命征途注定充满坎坷与荆棘,正当黄作恭想要倾尽毕生才智,擘画青湖约家乡建设的美好蓝图之际,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腥风骤雨席卷而来。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与革命群众,李济深紧随其后,在南粤大地掀起了疯狂屠杀共产党人的血雨腥风,海陆丰瞬间被白色恐怖笼罩。危急存亡之际,海陆丰党组织临危不乱,毅然决定发动武装起义,以革命武装坚决反击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暴行。
中共青湖约党支部接到命令后迅速行动,即刻率领农民自卫军投身到海陆丰武装起义的洪流之中。时年已近七旬的黄作恭,尽显老当益壮的豪迈气概,始终冲锋在前,与青湖约的农军将士们并肩作战,浴血沙场,毫不畏惧。
第三次海陆丰武装起义取得辉煌胜利后,黄作恭的威望在群众中如日中天,青湖约的百姓都将他视作智慧的化身,遇到大小事情都会登门向他求教。19271121日,海丰苏维埃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全县人民欢欣鼓舞,额手相庆,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不久之后,海丰二区(今公平镇、黄羌镇、黄羌林场、平东一带)苏维埃政府应运而生,黄作恭凭借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卓越的领导才干,当选为区苏维埃政府委员。自此以后,他更加勤勉地履行职责,投身革命事业的热情愈发炽烈。
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黄作恭早已将自己的年龄抛诸脑后,终日奔波于乡村的田间阡陌之间。分田到户政策的落实推进、反动派的镇压与清剿行动,桩桩件件都牵动着他的心弦,日夜操劳、数夜未归成为他工作的常态。儿孙们十分担忧他的身体状况,屡屡劝说他注意保重身体,他总是微笑着宽慰道:我多受些劳累不算什么,只希望后辈们能够免受苦难,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
微信图片_20251117153803_126_75.jpg
黄作恭与公平墟反攻战的悲壮史诗
19282月下旬,冰冷的寒雨浸透了海陆丰的红土地,国民党反动军队兵分四路,向新生的革命根据地发起了疯狂的围攻,一场惨绝人寰的血雨腥风骤然降临。彼时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国民党军队装备精良,武器先进,而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多为农民出身的赤卫队员,武器简陋,弹药匮乏。229日,公平墟内正在召开武装保卫革命根据地的誓师大会,现场群情激昂,士气高涨,就在此时,敌军突然包围了场,誓师大会惨遭敌人袭击,局势瞬间恶化到了极点。
31日,为了保卫来之不易的红色政权,郑志云、莫退等同志挺身而出,率领青湖约赤卫队及公平区其他乡村的赤卫队员数千人,毅然发起了反攻公平墟的战斗。赤卫队员们怀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赤诚与坚定信念,手持大刀、长矛等冷兵器,冒着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奋勇冲锋,嘹亮的呐喊声震彻云霄。然而,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正规军,简陋的冷兵器终究难以抵挡精良火器的猛烈攻击,在冲锋的道路上,上千名赤卫队员相继倒下,鲜血染红了公平墟外围的土地。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牺牲,反攻公平墟的战斗不得不被迫中止。同日下午,海城被敌人攻陷,县苏维埃政府被迫辗转撤入山区,继续坚持游击斗争。
敌军占据海陆丰各大城镇后,立即与当地的地主劣绅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组建反动民团,对红色村庄展开了地毯式的清剿行动,青湖约的各个村庄成为了敌人重点围剿的目标。敌人对革命骨干黄作恭恨之入骨,悬赏二百大圆(袁大头)捉拿他,欲将其置于死地。为了躲避敌人的疯狂追杀,黄作恭在子侄们的掩护下,被迫四处辗转躲藏,隐姓埋名,过着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日子。
1929年春,黄作恭藏身于洋西坑的一间狭小磨坊中。常年的奔波劳碌加之年事已高,他的身体逐渐垮掉,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彼时磨坊四周皆是敌人的势力范围,缺医少药,饮食也难以保障,他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在一个狂风呼啸、暴雨倾盆的黑夜,这位对革命事业满怀热忱的老战士,在孤寂与病痛的双重折磨下永远闭上了双眼,告别了他深深热爱的家乡与并肩作战的战友们。
黄作恭的一生,光明磊落,正气凛然,将满腔的热血与毕生的精力都倾注于革命事业之中。他虽未倒在敌人的屠刀之下,也未牺牲在冲锋陷阵的疆场之上,却为革命事业耗尽了心血,用生命践行了对信仰的绝对忠诚。他的牺牲重于泰山,死得其所,他的精神如同红土上傲然挺立的青松,永远值得后人缅怀与敬仰。
口述人:黄振兴   文字整理上:戴镜兵
参考文献:1、《海陆丰革命史料》;2、《海陆丰农民运动》;3、《苏维埃之光》。4、《公平镇志》。5、《海丰文史》第三十八期。
撰文时间:2025年11月5日

微信图片_20251117153824_129_75.jpg
微信图片_20251117153827_130_75.jpg
微信图片_20251117153827_131_75.jpg
微信图片_20251117153828_132_75.jpg
微信图片_20251117153830_133_75.jpg
微信图片_20251117153832_134_75.jpg
微信图片_20251117153835_136_75.jpg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赤心昭日月 红土铸英魂 ——革命先驱黄作恭
[三唯论点] 龙津河畔的红色印记
[三唯论点] 东江烽火中的热血传奇——记黄强的革命人生
[三唯论点] 赤心照东江 ——革命先驱张威的壮烈人生
[三唯论点] 海外归来的红色巾帼英魂 ——侨乡女儿何怜芳
[三唯论点] 绽放在血色年代的铿锵玫瑰 ——革命星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