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3539|回复: 2

[论汕尾] 城市综合体(楼盘的新形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3 18: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我是护士 于 2011-8-13 18:02 编辑

      城市综合体是新造城运动的首选,其规模大、商住皆有,可以满足开发商的资金周转,也能满足地方政府提升消费、提升品牌形象、建造新城拉升GDP的目标,可谓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我国城市综合体一哄而上,超前发展。按照城市化发展规律统计显示,当城市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年时,具备发展城市综合体的初步条件;当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年,将进入城市综合体快速发展阶段。但我国的城市综合体却在一二三四线城市遍地开花,甚至一个城市上百座。以成都为例,2007年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综合体财富中心浮出水面,但四年之后,却有近百座大小综合体拔地而起,总体量达到千万平方米。另据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预计,珠海、中山、海口、银川、西宁五个三线城市商业建筑面积今年增幅将高达83.9%——商业地产已经取代住宅地产,成为最热的投资品种。

    目前许多上马的城市综合体缺乏足够的客流支撑。还是根据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发布的报告,到2011年底,东莞将拥有购物中心69家,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一些二线城市对拥有购物中心热度不减。到2011年底,沈阳将拥有购物中心71个,建筑面积超过700万平方米。石家庄将拥有购物中心22家,建筑面积接近230万平方米。贵阳将拥有购物中心43家,建筑面积接近200万平方米。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规定,每个可容纳5万人的居住区,应配备的综合食品店、综合百货店、餐饮店、书店、药店等商业服务设施面积为7000平方米。这意味着,东莞将拥有的购物中心可满足2500万人的购物需要,石家庄将拥有的购物中心可以满足1600多万人的购物需要,贵阳将拥有的购物中心可以满足1400多万人的购物需要,而沈阳将拥有的购物中心更可以满足四五千万人的购物需要。无论城市化进程怎么迅速,如此众多的购物中心数量都显得过于离谱。

    我国的商业生态与市场、与政府导向密切相关,一些传统的商业闹市区具有历史、品牌、地段优势,如南京路之于上海,王府井之于北京。而另一些取得成功的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取得成功,取决于政府的决心,比如政府将行政中心搬到城市综合体所在的新区,通过行政优势聚集人流、物流,在大城市的副中心区域建造的城市综合体也比较容易成功。而另一些无商业优势、无规划的城市综合体“门前冷落车马稀”,由于开发商资金无法支撑7年以上的哺育期,只能苦苦支撑。

   目前城市综合体存在隐忧。优质商家非常少。举一个超市的例子:真正能够成为合作伙伴的超市,以我的标准不超过8家。几百个购物中心抢这8家超市,这就是我说的商业资源明显匮乏,僧多粥少,招不来商,即使招来商同质化现象也非常严重。这是一个挑战。海丰汕尾地区的城市综合体有那些呢?有心的朋友可以去找找看,有多少人真正的享受到实惠呢?又有多少人被忽悠,被开发商的美丽谎言冲混头呢,我们拭目以待,许多商家有名无实,挂羊头卖狗肉,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城市综合体既是对城市未来的规划、人口与自然资源的重新配置,也是对城市商业与审美的重新打造。目前的城市综合体继续发展下去,千城一面势不可挡,所有的城市有着同样的品牌,同样的趣味,同样的真功夫,同样的某某拉面再美好的审美趣味也将变得恶俗。毫不夸张地说,此轮城市综合体的高潮,考验的是地方官员与开发商,这些新城主导者将直接决定未来中国城市的风貌。

(部分转贴)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某明星的死被消费,悲哀。
[城事报料] 摩托车被偷了,地点在美食街广富路中国银行门
[三唯论点] 女孩学医遭父反对欲买药自杀 医生:你爸做得
[图看汕尾] 美图大家欣赏
[图看汕尾] 天很蓝,很蓝。
[图看汕尾] 梅花美图

发表于 2011-8-14 10: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
发表于 2016-7-18 23: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