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长篇历史小说《红玫瑰》新书首发及赠书仪式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该书以文学笔触,生动描绘了革命先辈古大存在土地革命战争十年间的历史和故事。
新书《红玫瑰》作者王国梁介绍创作过程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广东南方红色文化研究院、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联合主办。相关领导同志、革命先辈后代、专家学者及读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缅怀古大存的革命生涯。
烽火岁月中的“带刺玫瑰”
古大存(1897-1966),原名古永鑫,广东省五华县人;早年就读于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参与创建东江革命根据地和东江红军,先后担任中共东江特委委员、常委、军委书记,东江苏维埃政府副委员长、东江红军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军长。
在延安时,毛泽东曾赞誉古大存同志为“一朵红玫瑰,带刺的”,形象概括了他坚定的革命意志、对党的忠诚以及刚毅不屈的品格。
领导嘉宾向相关单位赠书
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古大存身先士卒,多次负伤;他关爱战士与群众,作风民主。面对白色恐怖,他坚持红旗不倒十年,领导东江军民浴血奋战,有力牵制了广东军阀重兵,将东江根据地铸成“中央苏区的南方屏障”。
活动中,嘉宾们回忆了古大存等东江地区革命先辈忠于革命、坚持斗争的事迹。《红玫瑰》的出版,正是对1927年至1937年东江流域那段艰苦卓绝土地革命岁月的深情再现。
历史真实与文学激情的交融
作者王国梁介绍,为创作本书,他自2018年起与古大存之子古延贤历时三年,深入东江流域七市、二十余县区、百余村庄实地调研,克服困难,最终完成这部心血之作。
新书深入挖掘红色历史并进行艺术再创作,展现了革命先辈的信仰与精神,获得与会代表的好评。
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周西篱指出,《红玫瑰》兼具史料价值与艺术高度,实现了红色纪实文学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作者不仅呈现史料,更以文学之笔深入雕琢人物灵魂,挖掘历史褶皱中的情感与温度,让历史人物在读者面前鲜活起来。
古大存的后人古汉援表示,《红玫瑰》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引领读者走进那段战旗飞舞的红色岁月,融入可歌可泣的红色情怀,感受革命先辈用自己的鲜血去浇灌理想信念的英雄壮举。
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陈希表示,王国梁先生用心灵去拥抱写作对象,在描写古大存同志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革命生涯的同时,融入了对其亲情、爱情、友情等人性方面的思考,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可歌可泣的革命者形象,堪称是红色纪实文学的典范。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向王国梁(左)回赠收藏证书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潘咏怡认为,《红玫瑰》是对广东红色文化资源的一次重要挖掘与补充。它为读者了解东江老区革命史、学习先辈的革命精神,提供了生动的文学读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将持续地推进广东红色文献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
来源:羊城派
文、视频 | 记者 黄宙辉 实习生 詹雯莉 通讯员 邱飞宇 苗苗
图 | 祖巍 尚泉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