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18714|回复: 0

[汕尾] 情洒教坛 青春无悔—— 小记“南粤优秀教师”蔡运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31 11: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22年如一日,用无悔的青春和执著的爱,照亮孩子们前进的道路。他心中秉承着一种信念,就是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他为彷徨、迷茫的学生重拾学习信心,用爱心感召后进生;他就是2015年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的陆丰市甲子中学附属实验学校教师蔡运铭。

因爱方知有责,有责方能育人。蔡运铭,男,1993年7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他是甲子中学附属实验学校政教处主任,负责政教处的全面工作,并担任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正是怀着对学生的呵护关爱,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蔡运铭深受学生喜爱,赢得了广泛赞誉。

三尺讲台:演绎美丽精彩

生长在70年代的蔡运铭老师,1993年毕业后,他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份职业,登上了三尺讲台开始了他教育之旅。这一站便是22年。他说:“我热爱着我教育事业,为了学生的成才成长,我甘愿做一个平凡的人民教师,我选择了,就无怨无悔地走下去……”他一心扑在教学上,扑在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上,披星戴月,忘我工作,为了学生的成长,他呕心沥血。课业负担重,政教工作量大,可他从无怨言,默默奉献,努力着。

蔡运铭对待工作从来都是兢兢业业,谨小慎微,从不敢懈怠。带领学生们上早课,跟自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学生谈心、课外活动……几乎是“连轴转”没有休息的时间。每天清晨,他总是很早就到学校,和同学们亲切地打招呼;升旗仪式上,他指挥着全校师生整齐划一的动作,为上台讲话的学生代表调整话筒架子;课间,他在走廊上和同学们谈理想、谈学习、谈生活,勉励同学们勤奋学习;放学后,他总是很晚才离开学校,研究政教工作,研究教材教法,他对每一本作业都要精批细改,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态。

蔡运铭认真钻研,把握教育规律,主动开展德育科研活动。他善于发扬团队精神,凝聚集体智慧,在他的牵头协调下,学校成立了德育创新科研课题项目小组,积极申报德育创新科研课题。由他主持负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本培根”工程》德育创新科研课题,获得2015年度省级学校德育创新项目的立项批准,同时列入2015年度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2014年5月,在陆丰市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说课比赛中,蔡运铭老师主讲的《人生难免有挫折》荣获二等奖;2014年七年级、2015年八年级的全市质量监测中,他所任教的政治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居全市第一。

爱的共鸣:言传身教放飞梦想翅膀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他从事教育工作的22年里,他坚持“以生为本、教书育人”的理念,善于抓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正确的价值取向”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他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心目中,蔡老师是一位非常有耐心、细心、专业精通的老师;在生活方面,蔡老师非常朴素,待人接物很亲切,言语之中有幽默感,同学们都愿意亲近他,愿意与他分享生活中的点滴。他善于发挥班、团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班会活动、团队活动,营造“团结、互助、合作、进步”的班级氛围。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蔡老师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做的每一件事都率先垂范、严于律己。他将自己的言谈举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当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他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除草、大扫除等集体活动中,他更是身先士卒,带头劳动,抬眼望去,总能看到他笑呵呵、汗流浃背地穿梭在学生之中。

为了和学生打成一片,他还时常关注学生们的喜好:最近爱看什么书,爱看什么娱乐节目,偶像是谁,爱做什么运动……蔡运铭说,时代不停变化,学生个性化的东西越来越多,但不管如何,教师都要让学生知道诚实、守信、团结、友爱这些美德永远闪着光芒。

“很多学生脆弱、敏感,甚至有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样的学生,我会特别关注。”22年的教师生涯让蔡运铭对一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很“敏感”。

沟通是最好的办法,蔡运铭会尽量多找学生聊天,像朋友那样,取得他们的信任,了解症结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八2班的李振远同学,他在父母眼里是一个聪明懂事、有理想有抱负的孩子,在班主任眼里是一个有思想、有能力的班干部,而在他自己眼里,他已俨然是一个成熟、老练的小大人了。在一次月考中,李振远同学交上来的思想品德答题卡上,只看到他的名字,就是找不到其他的文字。看到这种情况,细心的蔡运铭老师约摸着可能存在一些缘由,也许是因为平常自己对这位学生要求严格,导致这位学生对自己有成见,才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自己的不满情绪。可一了解,事情远不止这样,包括该生班主任任教学科在内的所有学科的答题卡都是一样的空白。这时的蔡老师,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冷静思考分析着。蔡老师没有责骂李振远同学,而是以朋友的角色,与他分析了交白卷的危害性,得到学生的信任后,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李振远同学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言辞恳切地跟蔡老师保证没有下一次,听到这些,蔡老师开心地笑了。

创新:教育教学发展的原动力

——创新德育工作新模式。蔡运铭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开拓思路,积极探索,建立了以政教处为主导,以班主任团队为主体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构建家校信息联系平台,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借助现代通讯技术,在学校、班级、家长之间建立起家校之间动态的信息沟通平台;给每个学生建立电子成长档案,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能及时得到体现;邀请家长到校参加教学开放日活动,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助催了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成长活动中来。

他以学生干部为骨干、以志愿者为主体,建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的平台。升旗小组负责每周一的升国旗活动,出勤登记小组和卫生检查小组,负责早读出勤登记、教室卫生评比,课间纪律巡查小组,督促约束同学们的不文明行为;开展文明公约的签名宣誓活动,将文明礼仪的要求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逐渐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组建心理咨询室,指导心理咨询老师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微课比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蔡运铭老师在他主持负责的德育创新科研课题中,以课题科研为平台,在八年级中开展了“爱国,孝亲”的语文微课比赛,让全校教师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

在比赛设定的20分钟时间里,参赛教师紧紧围绕“爱国,孝亲”的主题,“不忘历史,有国才有家”、“少年智则国智”、“行孝在当下”、“木兰之美”,选材凸显语文特色,富含教育意义;参赛教师,全情投入,或是慷慨激昂、或是细水长流、或是润物无声,各显教师的个性风采。比赛过程中,有效合理地利用视频、音响、动画、图片等多媒体信息技术,增强了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师的全情诠释引导下,成了故事中的角色,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欢,或是尽情朗诵、或是大声合唱,伤心处,心酸泪下。

参与比赛的林老师在谈到比赛的感想时说:“学校开展的微课比赛,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以往大都是看学生进行比赛,现在自己也成了一名比赛选手;同时,微课比赛,创新了教育教学的模式,整合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升了我们的专业能力和素养,确实难得。”

敬业源于爱岗,忠诚见与行动。“教育是美丽的事业,我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而感到满足。”蔡运铭老师心系三尺讲台,忘我工作, 22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汗水浇出了一园桃李芬芳,用坚强和执着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用爱谱写着一曲曲壮美动人的乐曲,实现着自己人生的价值。(来源:汕尾日报  通讯员 蔡金兵)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城区开展科级干部任职培训
[汕尾资讯] “山海湖城”新风荡漾——城区农文旅融合发展
[汕尾资讯] 打好“与暴雨赛跑”的防汛攻坚战——城区党员
[汕尾资讯] 城区暴雨预警升级为红色!红海湾红色预警继续
[汕尾资讯] 汕尾市城区全域铺开“周六不打烊”延时服务
[汕尾资讯] 文明新风尚赋能高质量发展——城区精神文明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