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瓜果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海陆丰地区传来喜报--“粤隆杯”硬笔书法大赛落下帷幕。
省硬协主席刘胄人(左四)、省硬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庆绿(左三)、市文联主席邱锦鸿(中)、市文联副主席余少录(右四)等在评审会现场。
“粤隆杯”自6月6日启动以来,在汕尾市文联的关心指导下,得到本地区书法指导老师、书法爱好者、外地书法名家的积极响应,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8月25日和9月16日,市硬协组织蔡红豆、翁成君、郑克波、林政怀、黄文城等同志进行分类、初审,将团体赛、成年组、少年组,邀请作品造册登记。9月17日,省硬协组成专家组前来指导工作,市文联领导亲自坐镇本次大赛的终审现场,以示公开、公平、公正,向全社会公告。
据悉,受市文联主席、粤隆杯书赛组委会主任丘锦鸿同志委托,市硬协负责人就本次大赛的情况作简单汇报:截止9月15日,收到作品950件,投稿对象主体是学生,其次是机关单位干部职工,还有外地的培训机构,许多书法爱好者也投了稿。
珠海市粤隆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雄(左二)、副总经理何最金(右一)参加评审会。
三个多月来,组委会工作人员不辞劳苦,默默地为大赛无私服务。主要是三个做好: 1、大力做好宣传工作。6月6日文联、市硬协、市电视台、汕尾日报,市民网均作宣传。市硬协理事分头深入各学校、培训机构等,大力宣传写漂漂亮亮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的重大意义。 2、认真做好初评工作。8月25日和9月16日先后进行了初评工作,对投稿作品进行分类、造册、按少年组和成年组,把合格之作品,评出等次。 3、继续做好后续工作。后续工作比较艰难,涉及到装裱、出作品集、布展,通知入选作者,召开表彰大会。
总之市硬协在市文联的领导下,全力做好“粤隆杯”各项工作,为汕尾市的“创文”工作擂鼓助威,为汕尾市的写字水平提上一个台阶而努力。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荣誉副主席、广东省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原《新周刊》总编辑、著名书画家刘胄人强调:通过有益的书法活动,让海陆丰这块土地的人民,如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工厂、房地产和各界人士看到硬笔书法的发光。
我们走红区、走基层、“红色百千万”工程都是围绕书法这一主题,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张扬,同时要把县区的硬笔书协成立起来,学校也需要这种组织,他们是支撑全市文化的一支力量,才能扩大影响力。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团委员、广东省硬笔书法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庆绿指出:与前两届书赛相比,当时汕尾的创作水平,与全国的高手相比,有脱节的现象,差距较大、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汕尾的广大书法爱好者的作品,从装裱、章法、内容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是令人振奋的,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种改变,是广大书法爱好者通过努力的真实感受。另外,希望汕尾市民网将获奖的作品在网站上发布,让全市人民看到艺术之魅力,看到自身价值的存在,看到的是美轮美奂、与以前完全不同的观念。
汕尾市文联主席邱锦鸿、副主席余少录,媒体代表《黄金时代》资深记者刘明彪、市民网站长周坚镇,汕尾市硬协正副主席,以及来自广州、汕头、惠州等地的专家共同见证了本次评选的全过程。
(文/林政怀 图/刘明彪、陈俊驱、黄文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