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脚蛇 于 2018-12-23 20:24 编辑
一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挖掘海丰红色文化!
万维新(1870—1928),祖籍广东省五华县安流镇鲤鱼江村.年青时习拳,宗支江西龙虎山,练就一身武功,又精于中草医术。20世纪民国初年,迁居海丰县莲花山崎岭村下乡(下陂乡)。先后在海城下围、公平青湖、附城新山(原鹿山)、汕尾等地教拳行医,声名鹊起,人称其为万仙,其拳术为”万仙种”。
1922年初,万维新经老乡古大存介绍,认识了同是习拳出身、来海丰从事农民运动的陆丰(现陆河)河口人杨其珊,并参加了农会。万维新高强的武术与精诚人品,深得彭湃赏识,遂结成"生死与共"的拜把兄弟,后来还担任彭湃的贴身护卫,彭湃妻子蔡素屏的娘家在鹿境乡新北村,与新山村紧邻。彭湃和蔡素屏经常回鹿境乡发动农运,也时时去看望万维新,叮嘱万维新行事要谨憤,并发动更多的贫困农民参加农会,因当时彭湃担任海丰县教育局局长,万维新还被聘为海丰陆安师范的武术教师,时至五月彭湃被解职,万维新也就离开陆安师范,依旧在海 丰各地教拳行医,但在附城鹿境乡新山村待的时间最长。
1923年1月1日,在海城龙山妈宫举行首次农民代表大会,成立海 丰总农会,选举彭湃、杨其珊、马焕新、林甦、余创之、蓝镜清、黄正 当、李劳工、张妈安、彭汉垣、万维新、万清味、林朝宗为海丰县总农会执行委员,彭湃为总农会长。海丰县总农会的政策是"经济的斗争与政治的斗争并进,使农会有经济斗争的训练及夺取政权的准备' 县农 会刚成立时有北笏、罗山、平岗、守望、西河、银溪、青湖、赤山8个 约的12个农会,计有92个乡,2765户16590人。
1923年5月,海丰总农会改组为惠州农民联合会,不久,又于7月改组为广东省农会,会址依旧设在海丰,同时兼管海丰县农会的职权。 省会的组织机构为:彭湃担任执行委员长,杨其珊' 马焕新、林甦、余创之、蓝镜清、黄正当、李劳工、张妈安、彭汉垣、万维新、万清味等担任执行委员,万维新相继还担任执行委员会下属机构调查部长。(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