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基础教育,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只是在应试教育,而且愈演愈烈。现在很多教师,特别是文科教师,只会让自己的学生,围绕考试大纲,一味背诵,记记记,老师的绝招,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教师的护身符。我们的教育,在浮躁与功利中每况愈下。在信息化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无法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学生。广大教师的应试教育的过程中,忘记教育的本质,丢掉人文关怀,也不会让学生学会学习。
所以,在学习上,汕尾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习惯。
任何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每天坚持阅读。不仅阅读学生喜欢的文学书籍,更阅读学生的专业书籍。阅读习惯培养了,还要让学生学会写读后感。会阅读,肯写读后感,这对学生将来的工作有益。阅读有四种层次:可分为生存需求阅读、思想需求阅读、工具需求阅读和休闲需求阅读。对于一个教师而言阅读有三种层次:把阅读分为内环阅读(学科教学)、中环阅读(教育学、心理学)和外环阅读(文学、哲学等)。虽然分法不同,但实质内容其实是大同小异,因为教师首先也是个“人”。无论阅读层次怎样划分,摆在最前面的永远都是跟“生存”二字相关。因为,一个人要想存活于世,首要问题便是生存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求得谋生的手段,即获得一份工作。
对于想以当教师的学生而言,要告诉这些学生:教师职业是赖以生存的并且极大可能是唯一的生存手段,所以首先,学生就应该阅读与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书籍,譬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即使它们并不是学生的兴趣所在,但也要逼迫着自己去阅读,不能再像过去一般任性地只读自己喜欢读的文学书籍。
人活在世,大多是身不由己,有几人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呢?都是由不愿到愿罢了。
文学书籍并不坏,它能够给予你极为丰富的情感体验,也能够令你对人生、对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可是它再好也只能是你生活中的调味品,不能做主食,因为你并不会成为一个作家,你只能当一名教师。
因而,以后工作再忙,也要坚持每天至少抽出一个小时来阅读专业书籍并且做好读书笔记。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汲取知识,才能不断地进步,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当然,其他类别的书籍你也不能抛却,譬如文学、哲学、历史学……这些书籍对于你的人格塑造和个性修养都是极为有益的。 当然,读了便要写,阅读与写作是分不开的。如果不把你的阅读感想和所得用文字表达出来,仅仅只是阅读的话,久而久之,你读过的书便会成为一片空白。也只有写作,才能更有组织的、有逻辑的将你那些读书时的零碎思想化为整体。
其实阅读与写作相比较而言,写作能使一个人成长得更快,因为写的过程是大脑飞速运转的过程,是各种思想碰撞极为激烈的过程,是一个人自我对话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写作是外化的,而阅读只能是内化的。别人不会看你读过多少书,读过哪些书,只会透过你的文字来判断你的各方面能力,来了解你整个的人。所以,阅读很重要,而写作更重要!
但是,我们汕尾教师,有让学生养成阅读与写作的习惯吗?恰恰相反,我们很多学生,初中毕业了,高中毕业了,但很多人还是不会阅读与写作。这岂非咄咄怪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