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0590|回复: 1

[华侨区] 难以割舍的眷恋——访陆丰华侨农场老一辈建设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9 09: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书记惦念老农场:
  倾情热土难以割舍
  许典立,这个名字对于陆丰华侨农场老辈人来说并不陌生。离开农场三十多年后在欢庆华侨农场六十华诞的日子里,许老精神矍铄地回到了他曾经工作过、战斗过的侨区,我们亦有幸约见了他。
  今年八十四岁的许老,言语略显迟缓。由于老人听力下降,女儿许小铃、许小英轮流坐在他身旁当翻译。此次陪同许老先生应邀出席建场六十周年活动的还有他的儿子许洪生和许福生。他的儿女们说,他们从小在华侨农场长大,一直以来深深地眷恋着这片土地,与侨民兄弟姐妹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这次特意跟父亲一起来参加活动。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许老从潮安县来到陆丰搞四清运动工作。1966年,他担任陆丰县委副书记;1969年,调到陆丰华侨农场先后担任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后又调任陆丰县委副书记兼人大常委会主任;1983年,调往汕头市航道局任党委书记;1988年,任潮州市经委调研员;1991年退休后,回到潮州安度晚年。
  回想往事,许老感到最为自豪的是,在华侨农场当党委书记那几年。 他带领侨民群众兴修水利、发展种植业、建厂办企业。“当年我们农场水稻亩产突破500斤,当时,华侨的亩产量算是最高的,别的地方根本无法与我们比拟。”许老慢慢地讲述。1971年,根据市场需要和当地种茶发展情况,他组织创办陆丰华侨农场茶厂,厂房面积1000平方米,年产茶30多万斤,销往汕头进出口公司出口国外。茶厂增加了经济收入,大大调动了侨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当年华侨农场茶叶非常有名,供不应求。”许老说。
  “当年我们的胡椒也很好卖,8元一斤,收入可观啰!”许老边说边翻看汕尾日报新闻。不时有老同事、老朋友前来拜访,他的子女轮番接待。看到他的子女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大家都称赞许老教子有方。
  许老的子女说,父亲非常惦念老农场,尤其是对昔日与他同甘共苦的侨民群众朋友们,感情很深,经常提及要回来看看,“我们接到侨区区委区管委的邀请后,立即打电话给在普宁探亲的父亲。他听后非常高兴,‘我要去,一定要去!’还叫我们马上回复。”大女儿许小铃说。
  在子女们的陪伴下,许老如期而至。故地重返,他看到旧貌换新颜的陆丰华侨农场,感慨万千。当见到久别重逢的老同事原副场长王世杰时,两个八十四岁的老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我想你!”“我也想你啊!” 两人的泪水夺眶而出……情景感人。
  女儿许小铃怕老人过于激动影响身体健康,备好降压药、救心丹,不时地提醒他们别太激动。或许是因为兴奋,许老在侨区一夜无眠。
--汕尾日报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华侨管理区筹集资金于今年建成了新点桥新桥,
[汕尾资讯] 侨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活动
[汕尾资讯] 侨区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汕尾资讯] 侨区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汕尾资讯] 10多位陆丰爱心人士到华侨管理区敬老院开展慰
[汕尾资讯] 侨区人民医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活动

发表于 2012-12-19 11: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