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234|回复: 12

[海丰] 强烈呼吁保护海丰文物古迹文武精魄大云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9 15: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丰文物古迹文武精魄大云岭
元兵的一场大火把不辱大宋王朝的海丰故城烧得分崩离析、面目全非。洪武初年,刚进入海丰的县令陈规慧眼看中大云岭这块风水宝地,把县治(今城东镇上埔一带)由东西移,在大云岭东南麓建县署、文庙,在西南麓建教场、演武亭。于是,海丰的文武精魄在大云岭的襁褓中再次风生水起、扭转乾坤。每当天气阴翳,大云岭轻雾缭绕,烟雨迷漓;每当天气晴朗,大云岭林木苍翠,云蒸霞蔚……
大云岭,古称大面岭,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为莲花山脉平行的余阜。海丰县《清乾隆志·舆图》载:“大面岭,邑西北二里许,脉自银瓶而来,方圆尊重,脱下络绎数墩阜,平铺一片始结束为县治。”她东北联五狮垭而迎龙津河,西南至佛子岭而接大液山,方圆达十余平方公里。计由五坡岭、粪箕山、蜡烛峰、虎地山、三瓣山、魁头山、灯盏山、牛角山、锞子山、金狮山、象鼻山、狗肚山、鸭仔埔山、鲤鱼山等几十座大小不一、以象形传名的山峦组成,最高峰285米,属高低丘地貌。
千百年来,在迂廻交错的峰岭间,隐藏着几希洞、长春洞、天然洞、四谋谷等自然景观,留下了方饭亭、文武帝宝藏、五坡庵祖师塔、明代武毅将军吕公墓、彭孝女墓、陈其尤祖墓以及石刻文字等多处人文胜迹。步入其中,你就可以真切地触摸到她六百余年来与丰城相牵跳动的脉搏,你就可以激动地聆听到她六百余年来与名邑共同奏响的乐章。现在,请让我们紧携虔诚之心去追寻大云岭的文武精魄吧。
沿大云岭东麓的岭门[1]百姓义冢西行,经鹰地山拜谒文帝宝藏。鹰地山已被工业机械铲平了,谷口洞开。入内十几步,是海丰古城首代居民北门洪氏先人集体安息的坟冢。再行,就是粪箕山与蜡烛峰怀抱中的鹰地窝。山窝静溢,有细泉幽咽,草木莽莽。西侧,有青石板铺成的小径穿过柏树挺立的山坡,伸向文帝宝藏。我们拾级而上30余米,停留在半山一间香祝搭建的小屋稍息,看墙上嵌满刻有信民题捐的碑石,心生敬意。再上十余米,半空中有四根水泥柱支撑的半圆形平台倚山而立,依托的山腰上面供奉看文帝宝藏。
宝藏,在词义上指储藏的珍宝或财物。这里的宝藏是指人们出于尊敬,把旧神牌、旧神像或先人的遗物经过焚化之后安放在风水宝地上,意旨其继续发扬光大的一种神圣媒介。大云岭作为海丰银瓶祖山“县龙”之少宗,在形峦上自古就有灵异的妙处,这正是宝藏奕世扬名的真正原因。“文帝宝藏“本身的建筑很普通,不可比拟的是这块风水宝地布局的奇巧:占地近40平方米,交椅式清制“古茔”外观,正中嵌一通52×86厘米的石碑,书“文昌帝启圣王之宝藏”,并有铭文小字。它座落在高耸的蜡烛峰半腰,下方有两个起伏的小丘联结一线,并继续延伸出一座石页如冠的峦头,翘起后收缓,又伸出余脉如喙。这样,山峰、小丘、峦头,余脉浑然形成中轴线,又宝藏东侧有粪箕山,西侧有虎地山相连,两翼相对成趣。这一胜景在风水上称“仙人骑鹤”,即蜡烛峰如鹤身,两侧如鹤翅、小丘如鹤颈、前峦如鹤头、余脉如鹤嘴。由于形意上这里是文地,故海城镇第三中学建在文帝宝藏下面,寄寓尊师重教,学风鼎盛。
登上宝藏,正当蓝天丽日,我们凭栏远眺:四野有龙津、赤岸、大液、小液等溪河环流,在县南汇合成丽江注入大壑巨洋;正面双桂山如案,左右有东西保障献奇,近有小金龙山、谢道山守水口,远有乌石岭、冷若山等山岭朝拱。崇山秀水,翕然成就海丰一派灵气潜聚之吉地。回神近处,贝翠柏苍劲与山兰绽放相缀,听书声朗朗与鸟语泉鸣相和,吸一口清芬,闭目间恰似仙人骑鹤,神志飘然。正如海丰诗人刘世勇诗言:“登临顿觉气高昂,骑鹤欲飞眺八方,双塔巍峨天右左,百川呑吐地中央。几遭龙汉遗青碣,常跃虎门延绮章,为使儿孙频折桂,莫辞跋涉拜文昌。”
文昌帝、启圣王的宝藏何时安放大云岭呢?文昌帝是传说中掌管士人功名荣禄之神,有“文昌明、文运兴”说法;启圣王是孔子父亲叔纥梁的封号。海丰文庙始建于南宋康定年间,明代在今址重建时,按礼制尊孔子“至圣先师”于大成殿、敬文昌帝于尊经阁、祀孔子先人及其他贤儒于启圣祠等配殿。这些神圣建筑群历几百年,屡坏屡修,不曾荒落。话说清朝康熙十四年(1675)八月十五日发起超级台风,文庙建筑群受损严重,接连又兵祸不断。若干年后,局势平稳,通县绅耆联名上书要求重修各座毁坏的庙堂,得到当政者的赞许。二十一年(1682年)碣石卫总兵苗之秀、知县佟永清、儒学简良臣及训导苏上琏带头捐资,由十余监生、生员组成理事着手进行修复工作。次年,接任知县姚德基也有捐俸。二年后完工,当时更新了文昌帝、启圣王等一些神牌,晋任儒学(正职)苏上琏(番禺拔贡)认为“诸神旧牌不可轻亵”,就主持把其火化罐装、选择吉日安放在大云岭“仙人骑鹤”的地方,“培而封之如古茔”。这事还未结束,到雍正六年(1723年),新帝倡导教化,追封孔子先人五代五爵(2),晋封启圣祠为崇圣祠。这个时候,海丰“读圣贤书者”认为已往修建的宝藏规模局蹐,灵气不够显现,于是推荐已经由琼州府训导任上告老还乡的周良猷(3)任理事长,主持重修宝藏。完工后,刻石立碑书:“尊神宝藏”,并铭:“开文之运,启圣之英,天钟其秀,地毓其灵,宝藏在兹,万古文明。”[见海丰县《清乾隆志》、《清同治续志》木刻本。原碑被翻新时“地毓其灵”错勒“地效其灵”。]
说来灵验,宝藏重修次年,海丰士子在甲辰科乡试(4)中有八人中举,破县史记录,轰动一时。这八人是:叶洁齐,雍正三年进士,任山西岚县知县,叶高标族裔,著有记述他乡试中有亡妻与之三次入梦,并预示他中榜的传奇文本《棘闱梦记》,可惜他英年早逝。佘圣言,雍正三年进士,任皇廷宗人府宗正充玉牒纂修官,专司皇室公文、族谱、及文书典籍。三年后,以需供养老父为由回乡,康熙初年应潮州金知府之聘掌教韩山书院任山长,著有《眺远楼诗集》。黄德星,历任广西隆安、永福、雒容、怀远、贵县等知县,升任梧州知府,乾隆十二年(1747年)捐建雒容县洛江书院,有德政。叶公俊,任英德县儒学。黄而淳(亚魁)、彭中柱、卓越、陈赞等四人史载官职不译(举人不一定有任职)。当年另有黎民铎中武举。越年丙午科乡试,海丰又有陈景皋、郑宏、黄佳祥、洪黄中、钟其辉等人中举。可谓科甲连场,文运丕振。
至二十世纪末,这方值得后人精神瞻仰的圣地再次引起关注,有热心人士牵头集资修缮宝藏,铺设了上山石板路径,移开了前面阻挡视线的电网铁塔,为保护文物迈出可喜的一步。但是,蜡烛峰“鹤背”上仍然立有已经作废的传呼机差转台,建议有关部门给予支持拆除。
谒完文帝宝藏,装裹文运之气沿“鹤头”西侧的小路到仙翁洞去。海丰山地上称呼的“洞”,不是指洞穴,而是指四面以山围成的谷地,道教称之为洞或洞天。海丰大的“洞”如“大安洞”,小的“洞”如大云岭的“天然洞”。仙翁洞在蜡烛峰与虎地山之间,有三瓣山伸出的余峦与蜡烛峰的鹤峦合围而来把守洞口。入内壑然开朗,见泉涧交汇,洞谷平坦,宽达数亩,俨然一处隐居的好地方。这里,如果当时麦兆良神父有来发掘,或许能出土反映石器时代古海丰人活动的遗物,或者附近就能发现摩崖岩画呀。洞谷北侧正中,有蜡烛峰与虎地山之间脱落凸出的山峦,叫剑仔岭,高达几十米,向上看有似仙翁伫立相迎。有传清末海丰名医意东仙曾在这里修炼,今遗屋址数间及伯公小庙。东向,蜡烛峰与剑仔岭之间有长达百余米的峡谷,溯行几十步,有见宽约一亩的山窝中凸起小丘,小丘上是海丰西门聚德堂谷仙[5]陈小仑墓,坐向谷口观海城。似乎仙翁洞名有其因,仙缘犹在。再上几十米就可以看见右边山腰的文帝宝藏了。转身饮泉而下,再折左侧剑仔岭与虎地山的峡谷上行,泉流淙淙,鸟雀啾啾,只是两边已受禁止的猪棚还没有拆去,大煞风景。再上几十米稍好,峡谷收窄,挤迫山岭断层下陷,水练抖落十余米,潺然回音,冰凉透爽。再沿水上行,或宽或窄,怪石嶙峋,幽涧几重,草木丰茂,深达两百多米。这里可谓有水而性灵,近城而尊贵。
抖抖身上的“仙气”,向西寻访武帝宝藏,研读云岭春秋。绕过三瓣山东下的断层山壁进入峡谷,有深陷20多米的山涧向东裂开。北侧,有石屏突兀而起30多米,形似巨斧劈平。史载石屏正中镌刻的“几希”两个大字以及两边“非无海外三仙岛,别有人间一洞天”的石联,连同石屏下面的仙人脚印、石雕棋盘、石雕神像以及“仙榻”等文字石刻已于当代被毁,留下石匠一生难以弥补的悔恨。如今,唯一可以印证亘古记录的仅仅是涧底相似冰臼的“石脚桶”,每天都储满清水静待仙人回来沐浴。在老人的记忆中,先前寒食节或重阳日,邑人喜欢在这洞府雅集作乐,共度良辰美景。
再沿涧西行30米,两山夹口处有伯公庙。再继续前行又是另外一个桃源世界了,那里边更是曲涧潆洄,云烟氤氤的洞天。相传,古代有高人隐居其中,今踪迹难寻,却有袁氏、周氏等先人的灵骨据守各个山涧上方的峦头,享受着“飞云作时态,潭绿静闻香”[6]的幽境。有人撰文说这里叫“相公洞”,是纪念文丞相从五坡岭撤出、进入洞内战死的将士而得名。说法似乎比较牵强。
说到这,有一个困惑需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按海丰许多老居民说,他们都称呼这一带为“仙翁洞”,而“几希洞”一说不清楚。这里,沿大云岭西行是“鸭母流湖”胜迹,再过去是“县龙”落下的金牛山,接着是长春洞。虎地山与金牛山相隔不过数百米,中间没有其他洞谷可以穿插。以前也有人称仙翁洞是因为洞底有一山峦如仙翁,故名之。这值得商榷。“仙翁”究竟是立在哪一个洞底?似乎每个洞底的山峦都像“仙翁”。如果把蜡烛峰、剑仔岭、虎地山、三瓣山之间的三条峡谷都称为仙翁洞,那几希洞在哪里呢?消失了。海丰县《清乾隆志·舆图》载:“几希洞,与长春洞隔去数峰,谿径廻曲,其幽深宽豁倍焉。闻昔有高士隐居于此。中有一石壁,方正如屏,镌‘几希’两字。”《清同治续志·古迹》也有相似的记载。像几希洞这样明确记载的名胜,大云岭之间还有长春洞、天然洞、四谋谷三处,唯独没提到“仙翁洞”。“几希”在词义上指“不多、极少”之意,最早见于孟子《论道德·离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弃之,君子存之”。按理讲,大云岭“几希洞”的名字来源于虎地山下洞口石壁的“几希”石刻,清代县志也“不知何代所留”。这说明几希洞在明代之前已经出名了。“几希”略带仙意,结合这里存在以动物命之的地名,以及高人隐居的传说,是否普通百姓会直观地认为“几希洞”是仙人住的地方,遂日久称为“仙翁洞”呢?或许几希洞属于古名,限于读书人所知和史志所载,仙翁洞属今名,为普通百姓所俗记。抑或剑仔岭东西两则的山谷称仙翁洞,而相邻的虎地山与三瓣山之间够大峡谷称几希洞。这仍需等待更多的论证。
跨过谷口右边的伯公庙,沿石径上行数十米,见到一座调敝的“古茔”枕落在陡峭的虎地山下,案头香炉插满朝拜的香梗,那里是“武帝宝藏”。其形制与文帝宝藏不太相同: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呈圆抱形状仿宋建制,进深2.4米,入口宽1.5米,额高1.09米;祭台上面正中石碑略小于文帝宝藏(是否说明文尊武卑呢),规格42×64厘米。宝藏外壳灰沙脱落,露出红砖,亟需修复,幸好有今人在上面搭棚遮风避雨。凉棚向前几步,即是山崖边缘,俯望山涧,大有一跃而过跳上对面断层山壁的感觉。这个地点上高下低,形势险要,在风水上称“老虎跳墙”。虎显威武,虎地山当然适宜卜建“武帝宝藏”了。如今,虎地山前面延伸地带建有海丰县人民武装部,当寓尚武精神。听守护宝藏的老人讲,以前这里未被采石时,宝藏前面的石崖平台还可以向前伸展几米;对面隔涧稍矮的山崖顶部本是向前突出的,下面可以避雨。所以,原貌的两山夹涧较之现在狭窄,险景奇崛。采石后,“虎跳”的距离拉长了,难度有所增加。
风水是古人追求时空形式上天地人合一的产物,武帝宝藏与文帝宝藏的意义几近。但奇巧的是一文一武的风水宝地隔山相望,天造地设,千百年来殷切地等待着海丰人民实现崇文尚武的美好愿望。
武圣关帝简称武帝,是《三国演义》的关羽。他的忠贞为历代统治者所欣赏,他的守义为普通老百姓所敬仰,他的勇猛又为兵家所推崇。故这山西关夫子与人们尊崇的孔夫子齐名,历朝历代都有封号,全国各地都有立庙。海丰古城的关帝庙按县志舆图看,在西门内与郭公祠[7]并列,今圯,原址在今海丰县农业局。时序转到清光绪七年(1881年)夏月,刚处理完海丰疫情(当年海丰发天花病毒,仅婴儿就死亡千人)的知县魏传熙[8]带领绅耆重修武庙。在这完工后,受文帝宝藏的启发,邑人也焚旧物仿效而行,在大云岭“老虎跳墙”的好地方卜建武帝宝藏,立碑铭示四言诗句:“常平神降,大望灵钟,崇封宝藏,显著髯龙,右人示兆,榜岭科峰。”读来古雅玄妙,期望可嘉。但仔细看看,按其石碑粗制的字体及外观风化的程度,可以隐约地感觉到当时经济调敝和武备不振的社会状况,大势真是无助于风水啊!的确如此,中国当时呼应的是瘟疫流行,内外交困。海陆丰大地更有那代表地主阶级的乌旗帮与拥护三点会农民起义的红旗帮械斗不休,陷人民群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好几十年间,也正是因为乱世出英雄,强悍的海丰人在中国民国史上做出了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涌现出了有如陈烱明、马育航、陈其尤、彭湃等搅动历史风云的人物,使海丰名扬四海。
拜完武帝宝藏,我们虎虎生威地登上尖峭的虎地山,望见了后面钟地山的祖师塔,那里供奉着慧南、维行、绍贤等五坡庵多位禅师的骨灰,传颂着他们护卫表忠祠的故事。再翻过山岭,我们意外地发现了连贯大云岭东北向西南走向各个高峰而直达主峰的后屏山,沿着它的脊梁行走,两侧的景色美不胜收,情势各异:南侧的海丰县城楼房拥立、鳞次栉比,争唱田园沐歌;北侧的莲花山脉峰岭连天,瑰丽叠彩,任由梦想飞扬。
在最高的地方,我们试图寻找海丰古代记忆中的“落龙”:以大云岭主峰东侧的锞子岭起,落下金牛山(另称牛王山),一路至象鼻山接狗肚山,再到烈士陵园入新会营达三角站,最后结穴海丰县署(今建彭湃医院)。又试图想象大云岭下面已经消失的山光水色:鹰地山(今海城镇第三中学旁边)、马地山(今武装部西侧居民区)、月琴山(今华夏花园)、蝴蝶岭(今怡景苑住宅区)、太阳公山(今鑫湖花园)、花果山(今云岭山庄)、松柏山(今名门大厦)、金龟岭(今云岭水库北侧别墅区)、上碑塘(今城北加油站附近)、下碑塘(今海城镇计生办公楼附近)、鸭母湖(今谢氏宗祠后面)等等。拾掇这些旧时的记忆,内心有道难逾的苍桑。如果我们当时城建规划能够充分考虑到保留并且利用这些不可再生的地理资源大作文章,那么今天的海丰新城定然是一座风光旖旎的山水城市了。
由此,大云岭上的访古没有太多的东西,怀古却滋生了无尽的惋惜。惋惜即便无法弥补,可现实更为残酷。我们无力再向主峰前进,因为大云岭的主要景点长春洞所遭受的残害会使我们更揪痛。那“层峦互相拥,幽境妙于藏”(9)的古八景所剩无几!那些被开山沙土填塞了的山涧更是触目惊心:飞瀑泉声断了,瑶池浴蟾死了,空谷仙台毁了……
文明与丑陋,保护与开发在大云岭周围艰难地摩擦着。一方面,县政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发起了建设大云岭公园的募捐活动,并且规划成图,但由于后续不足而成空中楼阁。另一方面,大云岭上下兴起了无序的开发热潮和造神运动,自然景观与历史古迹在人为的践踏下危在旦夕。看吧,植被受破坏、山泉在减弱,棚寮在乱搭、坟冢在增加、垃圾在堆塞。如此下去,丰城这道几百年的绿色屏障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芳踪如梦!
我们不反对任何信奉风水及其崇拜神佛的正常活动,我们赞成保护文武帝宝藏的民间行为。但在这个过程中,如不遵循环境哲学与生态文明的原义,就是违背科学发展的天理,就将难外逃脱因为自私自利而带来的厄运,以及大自然的惩罚。因此,我们恳请那些恣意破坏环境的人们能够回归仁智之心,善待山水。同时,也迫切希望政府部门高瞻远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早介入大云岭的综合冶理,把大云岭森林公园列入惠民工程,保护好我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生态氧吧,保护好我们这片典藏文武精魄的绿色屏障,把海丰建设成为生态之城、文明之城、和谐之城。
注:
(1)古代县城通往莲花山大埔、杨柳埔、将军帽等村庄,连接驿道的垭口要塞。古迹有岭门伯公庙,相传纪念文天祥属下一名在当地殉难的部将而建。
(2)包括孔子父亲以上的五代王爵为启圣王、昌圣王、诒圣王、裕圣王、肇圣王。
(3)康熙五十九年岁贡生,高田人,在琼州任职九年,有政绩,时年八十一岁。
(4)乡试即省试,三年一科,逢子、卯、午、酉为正科,逢朝廷庆典加科为恩科。雍正皇帝始开登极恩科,当时适逢正科之科,故次年补行。
(5)谷仙为道教术语,指古方士种谷求金之术。中医配方有谷仙散等。此墓为海丰民国时代国民党师长陈小岳的胞弟、知名教师陈小仑,后裔多在台湾。
(6)清代仪克中咏《长春洞》诗句。仪克中(1796-1837),字协一,号墨农,广东番禺人,清道光十二年壬辰科举人。
(7)祀万历二十九年海丰县令郭咸和的祠堂。郭咸和,江西赣县举人,在海丰有德政,百姓感念之。
(8)长沙进士,曾任顺德县令,海丰任上有政绩。
(9)清代仪克中咏《长春洞》诗句。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疑似海丰城东某KTV年轻人喝酒后打架?
[城事报料] 六一儿童节、汕尾儿童福利院关爱智障儿童公益
[城事报料] 六一儿童节!汕尾市关爱智障儿童公益活动!
[站务管理] 厚本优正品商城申请友情链接
[看大杂烩] 关爱老人 走进海丰海城福利院
[休闲生活] 关爱老人 走进海丰海城福利院 还老人一个干净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15: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强烈呼请保护海丰文化古迹大面岭“武帝宝藏”信访书http://www.swsm.net/thread-154976-1-1.html

百年文物古迹即将给贪官污吏损坏???
请看海丰文武帝详细介绍:http://www.swsm.net/thread-154975-1-1.html
文武帝一直以来保护我们海丰人民代代平安,风调雨顺,这样破坏掉海丰会有什么事发生?开发商的挖土机挖到武帝下面的山下坏了三架,,,开挖土机的人当天晚上住进医生差点送命,最终叫他老婆去武帝请罪,第二天完好无损出院,这不引人深思???前段时间因为“三打两建|”而暂停,作为海丰人有群组的请转发。武帝保护你们家人代代平安,事业有成!
发表于 2013-1-9 20: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发表于 2013-1-9 22: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丰诗人刘世勇诗言:“登临顿觉气高昂,骑鹤欲飞眺八方,双塔巍峨天右左,百川呑吐地中央。几遭龙汉遗青碣,常跃虎门延绮章,为使儿孙频折桂,莫辞跋涉拜文昌。”
“仙人骑鹤”文昌帝近三年来前后照片对比一下就能说明什么。
2542563464645357901.jpg
2158913071372786319.jpg
发表于 2013-1-9 22: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上照片 6597751463865903386.jpg 6597439202563529093.jpg 2752543797271312814.jpg 1478306577685926467.jpg
发表于 2013-1-9 22: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10 12: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10 21: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12 01: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13 16: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现在提倡生态建设,以前在城东挖了狮山,今又开始挖大面岭了,不知何时挖莲花山?哈哈哈!
发表于 2013-1-13 16: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17 20: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是本人的作品,请署我名!拜托。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 15: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备注:保护武帝宝藏详细文章来自:陈宝荣,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