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337|回复: 1

[文学] 好与坏歪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1 20: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与坏似乎是两个界线十分清楚的名词,我们习惯的认定,就像对最高法院判决书的不容迟疑。况且,判决书往往是由我们所敬重的长辈,老师,我们的师傅,领导宣读的。顺时针思维,是我们一代传一代的传统,是好是坏,便由我们的传统铸造了永久的模式,很难再予以质疑。可是,传统的严密的判决书还是会有漏洞的,我今天且不说意识形态也或伦理道德这种高深理论。只说我们身体范围的;比如牙好总比牙坏的好吧,锻炼身体总比不锻炼身体的好吧。可惜的,即便是这两种,好坏竟然也会颠倒,使我们的习惯传统思维大蒙羞辱,领人质疑。
   原来我所在的公司有黄姓和姚姓两位科长,两科长年纪,经历,以及家庭背景都十分相仿,而且,两人的业务水平也都十分了得,都是我们公司的创利大户。唯一差别巨大的就是两人的牙齿,黄科长一口钢牙,又白又齐,将近六十的人了,咬起山核桃还是梆梆直响,真的谁见谁羡慕,人看人赞誉。而姚科长一口衰牙,三五颗就像挂在屋檐下随时即将飘落的黄水珠,牙不好吃什么都不方便,也就吃什么都没了味道。每每看见黄科长吃东西狼吞虎咽的哪个馋劲,姚科长真个眼红啊。因为都是搞业务的,公款请客招待三日一小餐,五日一大宴,山珍海味,杯觥交错是常事,可惜姚科长每次只有看黄科长大显身手的份,恨只能恨自己生不逢牙,没有吃福,还能怪谁。可是。后来的结果却是令人预料之外;黄科长因为牙好能吃会吃有得吃,终于吃出了糖尿病,高血压,才六十多岁,得了中风,早早离开了人世。而姚科长因为牙不好少吃不会吃没得吃,至今八十多了,还是活的好好的,只是屋檐下的黄水珠更少了,憋了的嘴巴就像老太婆,预示着这更是件好事,因为老太婆似乎都比老头子长寿。
  邻居邵师傅当时是我们这里的名人,六十多岁了,几十年如一日。天天风雨无阻坚持长跑,于是练就了一副好身板,冬不怕冷夏不怕热,从来不吃药也从来没上过医院,上过报纸上过电视,大家都说凭邵师傅的身体最少也能活过百岁,于是,邵师傅一度成了我们当地老年人锻炼身体的典范。而他家的邵师母正好相反,是的病秧子,年轻生产时落下的病灶,几十年似乎一直靠吃药维持着生命,看老公炼出一副好身板,也不是不想锻炼,实在是自己身体吃不消,有时只好到阳台上甩甩手,扭扭腰而已,从来不敢多活动。可是后来的事情竟然十分令人惊异,有天清晨邵师傅照例还是跑步,结果被人发现死在路边,后来经医生检查,说是死于心肌梗塞,年纪还不到七十。而邵师母当时都说最多只能活四十来岁,可现在都九十多了,虽然还是病怏怏的样子,虽然还是靠药物维持生命。
  牙好的不如牙坏的,锻炼身体的不如不锻炼身体的,现在轮到黄科长羡慕姚科长,邵师傅羡慕邵师母了,人的行为意识好像来了个大逆转,其实,自然界原本就只有规律统一的,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是人,硬要把他弄出许多生分出来。 
作者:金建平

楼主热帖
[校园文化] 中央须强化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保护
[文化天地] 武训批判的逻辑:正路与邪路
[文化天地] 人妖琐谈
[文化天地] 好看的樱花不结果
[文化天地] 好与坏歪解
[文化天地] 文学批评的底线在哪里

发表于 2013-4-11 20: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冬不怕冷夏不怕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