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945|回复: 8

[人物] 从农民到作家——小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石磊与他的文学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8 20: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阳光 于 2013-11-18 21:50 编辑

  石磊原名叫陈炳镇,石磊是他的笔名,他在海丰的新东村生活了快40个年头。他是一个农民,从代课老师干起、磨成成了现在的作家,成了汕尾市唯一一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能从农民走上文学这条路,弄了一个作家的头衔,他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艰难困苦人生路

  石磊出生在1962年,可谓生不逢时;童年、少年遇上了文化大革命,认真读书的日子没有几天。农村的很多孩子没有书读,就是有书读,也是读不了几年。1981年高考落选,石磊回到了偏远、贫穷的家乡,跟父母到田里种田了,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刚下田那阵子石磊的双手磨起了一个个血泡,那血泡破了是钻心的痛。刚当农民的石磊常常独自一个人在外面发呆。不久,石磊很快就学会了犁地耙田等农活,从七八十斤的担子,逐步挑到二百来斤,成了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从一个学生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

  有一次,石磊和母亲一起上山砍柴,不小心砍破了手,血流而注。母亲他包扎着伤口,伤心地流泪水着说,她咬紧牙关供他到城里读书,就是希望他能走出大山,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想不到又跟她到山上砍柴……此后,母亲满脸的苦楚和酸楚的声音总萦绕在石磊耳旁。令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脑海里总有一个声音在回荡:“我整整读了十年书,难道这样过下去吗?苦苦地拼搏了十年,就这样让十年的心血白白地流去?不行!我不甘于此,一定要闯出一番天地来!做什么呢?祖祖辈辈是种田的,找单位是不可能的。做生意同样不可能,家里为了供我在城里读了三年高中,已欠了不少债了。”

  1982年秋,适逢招兵。石磊不想留在山村里,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报了名。却过不了体检关当不成了兵。石磊伤心失望了,以为一辈子就住在这个山村了。一天,他的一位堂叔劝他走写作的路,他决定试试。他知道他的文字基础不怎么好,但坚信有志者事竟成。从此,他一边种田,一边写作,并利用时间阅读学习。当时,他看的书,大多是跟同学借来的。有空时,他就踩着单车到海城、公平、黄羌等地的同学家借书。八十年代初,文学名著还相当缺乏,有很多名著如《阿Q正传》、《骆驼祥子》、《家》、《第二次握手》等等,他都是一看再看。当时,有些人知道他写作,还在暗中耻笑他,说他不知天高地厚,一个连中专都考不上的人,也想当作家。面对他们,石磊置之不理,照样我行我素。

  矢志不移文学路

  1984年8月,平东镇教办招聘代课老师,通过考试,石磊被录用了,被分配到离家十多公里的一个小山村的学校。全校就一、二、三,三个年级,一共才11个学生。每天的早晨,石磊就骑着一辆除了车铃不响全身都响的单车到学校上课,黄昏,又骑着单车回家。破单车经常在半路上出故障,因而,他的单车上带有一袋修理单车的工具。那时随着父亲过早的去世,石磊成了家庭的支柱,除了每月的代课工资35元全用在家庭上,星期六日或节假日他还要到田里劳动,看书写作就是在晚上备好课、批改完作业之后深夜的时候了。按当时的流行语,石磊有了三块责任田:农田、讲台、爬格子。不少人见他那么累,就劝他放弃写作,但再忙再累,石磊始终没有放弃写作。

  石磊常在田里干活时构思他的小说。有一次,在地里锄花生草时,他在想着小说的结尾,把花生锄掉也不知道;遇上灵感来了就把它记在手臂上……人们也许不相信,他因买不起一本3角钱的稿纸,总是先把小说的初稿写在废纸,等稿子修改好后,才抄进稿纸里。有时,稿子抄好了要寄出去,又为买几枚邮票而发愁……

  命运好像一直在跟有意刁难石磊。同年9月,海丰县招聘首批合同制干部,因石磊在结婚时没有办理结婚证,而被剥夺报名资格。到了1988年,他再次参加合同制干部的考试。这次,他考到了好成绩,分数已入围了,也参加了面试。但最终录取时,却没有他的名字。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是改革开放最为活跃的时期,不少青年人纷纷从农村走出大山。在深圳的一位同学叫石磊出去,但他想来想去还是没有离开农村,继续坚守着他的那份执着,守护着他的三块责任田。他坚信,只要他的努力付出,他的三块责任田都会获得丰收的。

  生活体验可以让人经历书本上没有的,乡村生活是石磊创作的源泉。

  石磊在村子里种了近20年的田。在种田的日子里,他真真正正体味到农民的艰辛与不易。这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帮助。也使他的作品倾向农村题材的原因。

  如他在耕田时最怕的事是碰到大旱要放田水。因为白天他要到学校上课,只好晚上到田里去,多是下半夜等人家放好了或走了,他才去。要经过一座座坟时虽是害怕得很,但也要硬着头皮去。他的几篇小说《山里大款》、《光棍家》、《乡下人》等,都是在放田水时构思的。

  和考试一样,石磊在写作的道路上也是曲曲折折。刚开始,他寄出去的稿子,不是被退稿,就是石沉大海。但他并不灰心,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他知道自己的底子薄,所以加倍努力;他不怕难为情,把写好的东西,拿给同事们看,听取他们的意见,闻过则改。有时,一篇稿子需要修改好几次,修改后他都重新再抄一次再寄出。

  苦心人天不负。石磊永远也不会忘记,那是1984年6月29日,吃完午饭不久,他们一家正准备到田里收割稻谷。忽然,邮递员给他送来一封厚厚的信,那是海丰县文化馆寄给来的,他小心翼翼撕开信封。一看,惊叫起来,原来是他的短篇小说《不称职的爸爸》发表了!这是他的小说处女作,他之前只是在《海丰信息报》、《东江报》等发一些豆腐块的东西。他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立即看起他的那篇小说。那是他经过近两年辛勤耕耘的结果。那天下午,石磊在田里干活,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处女作的发表,更是给了石磊无限的动力与激励。从此,他写得更勤,发的也多。在《珠江》、《飞霞文学》、《江门文艺》、《汕尾文艺》、《支部生活》、《业余作者》等刊物上发表他的习作,也有在市县的比赛中获奖。

  辛勤创作成功路

  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具备三大因素,即天赋、勤奋和机遇。谈到成为作家之路,石磊唏嘘不已。

  石磊的人生转折点,是在1999年2月。海丰县要办一份县报,同样是因为他小有名气,他被调到了海丰报社工作。到了报社,石磊的文学创作迎来了一个美好的春天,可以说从一个量变发生到一个质变的飞跃。从这开始,石磊的一篇篇习作走向全国各地的报刊,在《北京文学》、《天津文学》、《山花》、《时代文学》、《当代人》、《中国铁路文艺》、《北方文学》、《山西文学》《文学港》等发表。2001年还出版了第一本中短篇小说集《大嫂》,2002年12月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

  加入了省作协,给了石磊莫大的鼓励。2002年末与2003年春,他开始构思长篇小说《十八岁的坦白》。他满怀着信心、希望、激情,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只写了三万多字,长篇小说写成了中篇小说。首次的长篇小说创作,失败了。从那以后,石磊只好继续写中短篇小说,再也不敢想写长篇小说了。

  2006年的春天,一个繁星满天的晚上。本籍作家王曼要石磊尝试长篇小说创作。石磊告诉了他失败的经过。王曼鼓励他: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被一次的失败所吓倒,很多人都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还说他这个时候正是创作长篇小说的最佳年龄,年富力强又有生活体验的基础。并提醒他在选材时注意,要选择所熟悉的。在王曼的鼓励下,石磊又开始了长篇小说的构思。经过三个多月的构思,决定在五一节长假时开始创作。

  五一节这个旅游的黄金周,多数人到外面旅游。而石磊却独自在办公室里,创作长篇小说《美女记者》。失败是成功之母。这部长篇小说写得很顺手,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初稿18万字。

  第一部长篇小说《美女记者》,只花三十多天的时间就脱稿了。修改好后,2006年10月在《海丰文学》连载,读者的好评如潮。从此以后,石磊致力于长篇小说创作,每年创作一部长篇小说。2009年3月,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的石磊被广东省作家协会选送到鲁迅文学院长篇小说研修班学习。

  从鲁院学习回来,石磊着手创作长篇小说《三轮车夫》,这部小说主要是写底层人物的人性,开始写得比较顺手。写不到十万字,觉得和自己所构思有很大的差异。石磊停下了笔,特地坐了两天的三轮车。有四五次石磊假装钱包丢了,以试探三轮车夫的反应,结果有两三位唠叨几句就走了,有一位非要他打电话,叫人送车费不可。从那两天跟三轮车夫的交往中,石磊加深了对三轮车夫的了解,增加了写作素材。后来该小说在2010年2月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同年11月在《汕尾日报》连载,并获得天津市第二十届“文化杯”全国梁斌小说奖长篇小说类三等奖。

  当谈及创作的艰辛时,石磊笑了:“很多作者、读者这样问我,你的长篇小说写了一部接一部,创作长篇小说苦不苦?这当然是很苦的事情。很多作家,因为写长篇小说而累到、病倒,甚至中途放弃了。有人这样比喻很恰当,短篇小说是一个“点”,中篇小说是一条“直线”,而长篇小说是一个“面”。长篇小说创作,首先要找题材。取材很关键,是成功的所在。不要重复人家写了的题材,选好的题材,就开始构思。构思的时间,一般不少于创作的时间。小说的构思是十分重要,这部小说是否精彩,就看你构思得如何了。我最害怕的不是写小说,而是修改小说。写好的小说,往往需要多次修改。有人把修改小说比喻成修路,把凹凸的路修平,把弯路修成直路。前种说法,我是赞同,后者恰好相反。小说就要把‘直路’变成‘弯路’,越弯越曲,小说就越吸引读者。”他强调文学创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不能偷懒。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辛勤耕耘的石磊至今创作了《美女记者》、《高山下的女人》、《爱的投资》、《三轮车夫》、《剩女》、《决战高四》、《一把手和他的儿子们》等七部长篇小说,还有五部中短篇小说集共五百多万字。有小说入选《广东小说精选》、《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精短小说名家经典》、《2008年中国小小说精选》、《2009年微型小说年选》、《精美微型小说读本》、《2011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名家小小说》《、2011年中国小小说精选》、《中学生阅读㈠ 11年度佳作》、《第三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获奖作品集》等。

  耕耘与收获是成正比的。2010年6月21日,石磊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会员。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内心像打翻了一瓶五味瓶似的,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他用了近30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作家梦,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作家。当晚,他写了一篇《值得记住的日子》一文,纪念这个光荣的日子。2010年7月初,汕尾市电视台为他拍了电视专题片《大山的儿子》,那一个个镜头、一句句解说词,就是记录石磊从一个农民如何成长为一个作家的艰难历程!

  海丰的老文化人余远鉴曾为石磊撰了一副对联:石灰本色;磊落人生。这副对联,是石磊人生的真实写照。在文学的这条路上,石磊一步一个脚印,苦苦追求,从不放弃。从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写到长篇小说;从农民、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到报社编辑,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石磊颇有感触说:“这些年来,我所走过的路,个中的滋味,只有我自己才清楚。在别人看来,干了几十年的工作,一无所‘长’,很窝囊。其实不然,恰恰相反,我活得很自在,在笔下之中寻求自己的人生快乐!不知人家如何看我,我也不管人家如何看我。我只想做一块有棱有角,一块坚硬的石头!”

  回首自己的作家路,石磊意味深长地说“感谢生活!我知足了,真的感谢生活!”(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陆端华)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广东汕尾原政法委书记陈增新受贿300余万一审
[城事报料] 深圳市政府与汕尾市政府举办深圳汕尾推介会(
[三唯论点] 河南林州市欲改名"红旗渠市"
[城事报料] 【即时消息】50米大道巴黎半岛前面红绿灯冒烟
[汕尾资讯] 陆丰焚毁400多吨毒品原料 15辆卡车连运数天(
[汕尾资讯] 陆丰市人民法院2名副院长被查

发表于 2013-11-18 20: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喝茶.gif 一个成功的人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份道不完的心酸!好久没见石磊兄来了
发表于 2013-11-18 21: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有志者事竟成,佩服石磊的恒心。
发表于 2013-11-19 20:56:0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轮车夫》有看过
发表于 2013-11-19 22: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1-19 23: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不容易,石前輩的創新真的艱辛,欣賞石前輩的毅力.不知道是否在此,如果看到,我向你深深地致敬: 你為汕尾爭光了
发表于 2013-11-19 23:32:1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
发表于 2014-2-25 02: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老师文采是值得赞扬和传播的!
发表于 2014-4-8 18: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刚认识石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