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本月21日,对违规而又不自行停养、搬迁的养殖场,将由职能部门依法依规强制清理。海丰在2月13日召开的县城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会议上,重申了以上决定。
会上,海丰县县长陈德忠斩钉截铁地就以上内容发表讲话。他还提到,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排查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抓好污染行业的关闭取缔和畜禽养殖场的搬迁、关闭工作,进一步加强监督,防止关闭取缔的行业死灰复燃;要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根治水源地环境污染,确保全县人民饮水安全。
此时距离该县给出的莲花山水源地养殖场清理最后期限(本月21日)只有9天。这个期限是该县在上月21日召开的县城水源地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会议上对外公布的,当时还提出要以该整治为标杆,辐射带动其它整治项目。
51家养殖场被列为重点先行整治对象 从该县发布的“海丰县莲花山水源地范围内养殖污染整治进行时(一)、(二)”公开表可以看出,此次涉污养猪场有27家,分别位于新望、总寮、莲花、吊贡村。涉及公猪20头、母猪366头、肉猪1267头、中猪1251头、仔猪1268头共4000多头。以上二表的统计截止时间分别为1月25日和2月12日。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以上数字二表相符,只在由“食品公司收购”一栏有轻微变化,即收购数量由表一的“肉猪416头”更新为“肉猪444头、中猪24头”。而落实整治情况一栏则显示,环保部门已对各场(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畜牧部门已对各场(户)实施停检;供电部门已对拒不停养或不接受收购的场(户)给予停电处理。 该县环保局长徐小星去年11月称,据调查掌握,在该地区的莲花、新望、总寮、吊贡、万中、南垭、埔仔、莲光、桂望、长埔等行政村域内,500头以上的养猪场有20户,存栏量达19378头;养猪10头以上450头以下的有70户,存 栏量为11453头;养鸡户2户,存栏量10700只;养鸭场15家,存栏量57060只;大小鱼池56口,面积1385亩。这次,对位于新望、总寮、莲花、吊贡村辖区内,直接排入影响青年水库和红花地水库水质的45户养猪场,6户养鸭场先行列入重点整治对象。这些分散式畜禽饲养场产生的废水、废液、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或堆放,不同程度地给水源地造成污染,直接影响了青年水库和红花地水库,威胁县城饮水安全,如不防治在先,整治在前,将可能贻误子孙后代,成为历史的罪人。
海丰治污行动深受市民欢迎
据观察,自本报去年3月刊发反映青年水库水体受污的透视性报道以来,海丰县高度重视,先后出台整治方案、成立专职队伍对莲花山饮水源地养殖污染、桉树种植污染及餐饮业生活污染三大污染源进行整治。整治方案还提到,力争在2013年11月30日前向海丰人民交出答卷。
而随后的治理行动经由媒体、坊间发酵之后,海丰治污的相关行为收获了无数市民赞赏与鼓励。网民“笑看世态”称,事关几十万人的饮水安全,政府下决心整治是正确的,是鼓舞人心的。希望政府在抓治污的同时,对有关部门的不作为追责,这样才能见出成效巩固成果,不致沦为“一阵风”的把式。“强烈支持海丰县政府的整治行动,还海丰人民干净安全饮水!”,“看来是动真格的,就是要有这种铁腕整治措施,才能药到病除。海丰这次给力!”一些市民在网上留言表示支持。
桉树及餐饮生活污染治情缺失致市民疑惑
但也有一些市民表示疑惑:三大污染源的整治中,为何鲜见桉树污染、餐饮生活污染的提起?他们还称,在去年“天兔”强台风之后,发现有人在莲花山集雨区补种桉树的行为;而餐饮行业及生活污染治理方面,亦未闻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而去年11月环保部门曾明确表态,将不折不扣贯彻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县委、县政府的决定,一如既往,把海丰的水源环境整治好、保护好,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不获全胜,决不罢休。
从选择位于新望、总寮、莲花、吊贡的51家养殖场作为重点对象先行整治,再到去年11月30日政府交出的不完全答卷,再联系另二大污染源整治情况的缺失,可以推想:莲花山水源地治污,并不容易。但重点还是要看政府意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中,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决定,或能再为政府加温鼓劲。海丰一名对莲花山治污极其关注的市民说。(记者 洪笳荣 魏伟生 刘佳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