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58690|回复: 41

[论汕尾] 要求海丰县政府复建海丰旅游标志物之道山古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8 17: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求海丰县政府复建海丰旅游标志物之道山古塔
叶良方
       最近,海丰民间又出现了强烈要求重修谢道山古塔的舆论及呼吁,我们通过对县城及附城地区的调查采访认为:耸立于丽江岸畔的谢道山古塔,过去是海丰山水风光的标志塔。自民国以来遭到多次的雷击,尤其是19976月,暴雨骤临,霹雳震动天地,宝塔遭受第四次最为严重的雷击,塔身又被巨雷炸掉三层,仅存两层半,如今残破的风貌已有碍于观瞻了。
      众所周知:道山,又称谢道山。位于海丰县城南郊五公里。双峰对峙,独立成山;海拔65.9米。清乾隆十四年《海丰县志》载:“谢道山。邑南十里,双峰并峙,四面绕河,直通于海。上有宝塔,邑之丁方也”。因此,道山塔是海丰一处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物,也是海丰一座闻名粤东的旅游名胜。
      过去,民间传说海丰是牛地,道山塔是白太爷用来制服海丰的牛桩,这是无稽之说!因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三月,白章(民间谓白太爷)上任海丰知县之前,道山塔已被他的前任,即康熙二十七年(1688)海丰知县姚德基所建成,早已耸立在山头八年之久了。惠州府志和海丰县志都明确记载:道山塔首先为明崇祯二年(1629),海丰县令周一敬倡建,后因明末兵乱经济萧条而停止。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春,为振兴海丰人文及镇压西溪水患,知县姚德基在县城士绅的支持下,重新启动筑造道山文昌塔之举,在县城“丁”方建一座高25米的风水塔,以增益道山的高度,与大云岭、赤山塔从东、北、南三面围绕县城,形成三足鼎立,相互照应的地理格局。竣工后,成为海丰县城南的一道壮丽景观。清同治版《海丰县志》云:“迄今湖水渊涵,塔山耸翠,洵邑大观。”清乾隆版《海丰县志》载:“‘丁峰起,魁元出’,建塔后科甲联登,其应盖不爽云。”果然,至清康熙三十八年,洪辰绂兄弟及陈天铨、彭炽等参加省考获得举人功名,其中洪辰孚省考获解元,进京赴会试进士及第金榜题名。至民国时期,海陆丰出现了政治革命家彭湃、陈炯明等,文艺名家马思聪、钟敬文、丘东平、赖少其等,故道山塔被县志和群众称为“文笔塔”或“文昌塔”。道山塔已列入《海丰县旅游志》、《海丰县文物志》、《海丰名山风物志》等旅游书籍中,成为海丰人文风光的旅游名胜标志之一。
     综上所述:道山塔,是海丰一座具有自然风光的旅游标志物,是一处有益海丰风水人才的文昌塔,也是一个牵系海外华侨心灵的故乡象征。复建道山塔,对海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宣传和推动作用。故此,我们郑重提出:1、恢复道山塔的重建工程;2、成立海丰道山塔筹建工作小组;3、由筹建小组发动海内外民间资金重建道山塔;4、县政府给予强有力的行政支持。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为什么取消汕尾市诗词学会的团体会员代表资格
[文化天地] (古风)“勇士号”、“机遇号”火星探险
[文化天地] 答黄山先生《对海丰明代第一位进士李实新考之
[文化天地] 汕尾市海防名将故事之一:开创碣石卫的第一代
[文化天地] 悲僧行——祭诗僧释函可
[三唯论点] 揭开碣石卫署旧址之谜 ——汕尾市民间考古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7: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现在道山塔.jpg
发表于 2014-3-28 17:30:5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顶力支持!
发表于 2014-3-28 17: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筹建,政府支持。好提议!
发表于 2014-3-28 17:51:3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立马支持,民间重建我捐款!
发表于 2014-3-28 18: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丰的烂尾工程还有一大堆没完工。
此类建议虽好,但被实施的机率较低。
发表于 2014-3-28 19: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捐可以,不过要有个领头的人,款项可以靠捐的,ZF,信不过
发表于 2014-3-28 19: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先生,这个提议,我支持你
发表于 2014-3-28 19: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修谢道山塔,要注意工艺,不能像南门湖那个亭子那样,贴的瓷片非常低俗,一点古朴风格都没有。
发表于 2014-3-28 21: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3-28 21: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3-28 21: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把道山塔建设成一个公园!拟补该地区缺乏公园的情况!
发表于 2014-3-28 22: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修“牛桩”?不是吧
发表于 2014-3-28 22: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屡遭雷击,经济强县装不起避雷针?还是钱都拿去买茶叶蛋了?
发表于 2014-3-28 22: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撑你,感谢叶良方同志代表群众发声。
发表于 2014-3-28 22: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风水塔,不管真不真信不信,还是重建的话,先人建这个塔总有他存在的必要性的。
发表于 2014-3-28 22: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塔身上的孔洞是哪里来的?枪炮打过吗?有战争?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23: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海闻道 于 2014-3-28 23:51 编辑
普陀居 发表于 2014-3-28 17:51
立马支持,民间重建我捐款!


谢关注海陆丰、天马、普陀居诸位网友关注支持!

此项提案十多年前已有一群老干部向县政府呼吁过,最后不了了之。现有当地多位企业家在这次政协会议上表示倡议重建谢道山古塔,经政府同意,由民间企业家发动海内外同胞,当场有五位企业家表示要各捐出十万元或二十万元筹建。但目前政政协对此项提案不甚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