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2712|回复: 17

[论汕尾] 岁月留痕,寻找逐渐被遗忘的海丰老“大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0 17: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陆 于 2014-4-10 17:56 编辑

岁月留痕,寻找逐渐被遗忘的海丰老“大街”!
       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第一集只要主义真中“信仰的选择”提到一条建成于上个世纪初的古驿道,这就是要说的海丰的“大街”!当时的大街作为海丰县城第一条马路连通海丰与广州的重要通道,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段时间成为广州至汕头的汽车通用公路。
       今日海丰人口中的“大街”位于海丰中山马路中段,东起龙津桥,西至枋铺街头,个人认为真正意义的“大街”应该是东起中山马路的径口尾(今老车头),西至幼石街的东城庙。中山马路始建于民国14年即公元1925年,是当时在海丰第一任民选县长彭汉垣的主持下,县议会通过拆迁案,拆除防城墙,重修龙津桥,拓宽中山马路。
      大街前身究竟形成于什么时期呢?现有的《海丰县明清三志》并没有记载,但龙津桥却有大量的记载。从有路必有桥,有桥必有路的角度来考究,大街前身的历史是相当久远的,据《海丰县嘉靖志》记载:“一里曰龙津桥,唐初建,天顺间,知县胡广筑堤两岸,弘治间,知县刘璇补其啮蚀,壬午训导徐淹两堤以石。可见,大街前身的形成时间必早于与龙津桥,道路形成之后,虽然没有桥,但人们可以摆渡来实现两岸的往来。
      从地理位置上分析,大街是古县城出东门,通往潮州古驿道的组成部分,其依托龙津河这一县城主要航道,交通方便的有利优势,大街的布局依水而缘,因水成路,因水成街。
      大街曾经是海丰县城最繁华的街道,昔日,沿街两边建有中西合璧式二层骑楼,楼上为住房,楼下经商,设有当铺、书局、中西药房以及教堂等,全县最有名的商铺、当铺、银行都集中在这条街上,有“民国一条街”之称。
       说起“大街”不得不提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80多年前,在彭湃的带领下,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这里的楼房被刷成了红色,一个苏维埃政权、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在此建立。据彭湃孙女彭伊娜讲:从书上看到的和我的父辈们说,彭家在解放前,特别有钱,在海丰可以算得上最大的地主,就是现在桥头走过老街的店铺都是我们家的,那一大片的房子也是我们家的,有“鸦飞不过的田产”,就是乌鸦都飞不过的田产。
       星移斗转,人事更迭,大街这条富有传奇色彩的交通要道,在开通老广汕路后,就完成了其穿城路的历史使命而成为城内路。随着县城的发展和扩大,这条曾经有过辉煌岁月的街道已淡出了历史舞台,今日的老大街已然成了海丰传统制作工艺一条街,牙医、雕刻、制鼓、裁缝、剃头、纸糊、陶瓷、打铁、饼铺等等商铺林立,这些遗留下来的传统工艺手几乎都有三、四代人以上的传承历史,走在这条古老的街上,被许多承传数辈人的民间手艺和手工作坊所吸引。这些有百年历史的海陆风情的店铺见证了这里自古以来的热闹与喧嚣。这些有着百年的沧桑店铺仍然还保留着其“古”的特色,这些与这里生活着一群安居乐业的老百姓一起以他们“古老”的营生构成了一幅幅迥异于现代文明、散漫着古朴平淡的生活气息的图景,继续演绎着百年老街的绚丽多彩。还是人们追寻记忆和了解历史的好去处,有时间请来“大街”看一看。
       今日老大街虽然破落,却依旧热闹非凡,仍为海丰的交通要道,每日人流络绎不绝。历史上,这里出现过多种手工艺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进步的步伐,许多手工艺逐渐没落了,有的乃至面临断代或失传的境况。今日再次踏足老大街,总是很担心百年的楼房越来越破旧,总是很担心熟悉的骑楼被拆迁。如果能把大街打造成当年繁华的模样,经营各类小吃,还有传统的手工艺那该多好啊!要知道这些地方小吃及将近消失的工艺,能勾起多少人古远的回忆呀!虽然这些手工作坊的经营方式已过时,但它自身悠久的历史却是一个无形的资产,就看后来者有没有超前和创新的意识加以改革和发扬。当然有必要时,还要靠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以延续海丰的历史与记忆!
  
       百年巨变,沧海桑田,昔日的商铺林立的繁华景象,今日根本不值一提,今日的“大街”风光已然不复,然老则老矣,破则破矣,旧则旧矣,当你站在老大街,依旧可从两旁颇具规模的古建筑中窥见昔日的繁荣,这就是岁月的沉淀。昔日的大街原是城镇中路面最宽、最为繁华的街道,今日却是一条再平常不过的小巷,然而这条宽不过六米的街道,在现代人看来并不起眼的小街道,却承载着历史悠久、千姿百态的文化底蕴,见证了县城道路的变迁史,而那骑楼式的古建筑、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制作工艺和发生在沿街的人物和事件,这些沿街的商铺迄今还在诉说着其历史的沧桑,依旧可以让人明显地感觉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这样一座满带历史沧桑,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地方。
     从发展的角度来考究,大街聚集了海城许多名门望族,如大街陈、布街曾、水巷刘等,这些历史久远的名门望族都与大街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共同见证了那段繁华的历史。
       百代江山,人事代谢,不管思古还是抚今,老大街都在提升着海丰古城的历史穿透力和文化底蕴。她孕育着一代又一代杰出人物,在历史的天空闪耀着不灭的光芒。近代以来,就有伟大的革命家彭湃,杰出的音乐家马思聪,粤军之父、中国致公党创始人陈炯明,著名民主人士陈其尤、黄鼎臣等等。昔日岁月峥嵘,金戈铁马,俊彦辈出,已然成为过去,相信真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老大街:
今日海丰人口中的“大街”位于海丰中山马路中段,东起龙津桥,西至枋铺街头。
大街.jpg

彭湃故居:桥东村位于中山东路,这是彭湃故里,伟大的革命家彭湃的故居就在附近!
彭湃故居.jpg
基督教海城堂(海丰基督教会):位于海丰县海城镇中山东路3—15 号。清光绪十三年(1887),基督教传入海城,由王绳武先生组织建立海城基督教会。
基督教海城堂.JPG
锣鼓铺:本家彭伯的锣鼓铺位于老桥头,传承了百年,传承了几代人,一直以来,他为各地的戏班、曲班、狮班等提供上等品质的锣鼓不计其数。
锣鼓工艺.jpg
龙津桥:龙津桥位于海城东侧龙津河,为东西向。龙津桥建于明代天顺七年(1463年)。东侧桥引40米,全长80米。现仍为海丰的交通要道,每日人流络绎不绝。
龙津桥.jpg
打铜街:打铜街长约二三十米,位于大街西段街头南边,枋铺街向东背后的一条街。旧时,打铜街是打铁打铜的,有好多铺面。打铜街是陈姓氏族聚居地,旧村落。
打铜街.jpg
大街陈:位于大街中段北边,是陈姓氏族聚居地,旧村落,有一条小巷可进入里面。
大街陈.JPG
水巷刘:水巷刘位于大街近西段北边,是刘姓氏族聚居地,旧村落。
水巷刘.JPG
幼石街:中山西路
幼石街.JPG
马思聪故居:杰出的音乐家马思聪是海丰人民的骄傲!马先生的故居就在幼石街中段,如今依旧很热闹的一条古老的大街。
马思聪~3.JPG
陈应利饼家:海丰的陈应利饼家,传了足有四代人,其产品主要销售当地和粤东地区一带,但其生产方式依然还停留在手工作坊,是很富地方特色的“百年品牌”。
海丰陈应利.jpg
东城庙:中山西路
东城庙.JPG


该贴已经同步到 海陆的微博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深汕特别合作区这块土地究竟属于汕尾还是深圳
[城事报料] 关于举行“彭士禄同志追思会”的告知。
[城事报料] 强烈要求海丰县委县政府公开1.4亿元都用在什
[城事报料] 海丰母亲河龙津河:是在清淤还是借清淤之名偷
[三唯论点] 关于违建楼盘的拆除,先要做到让老百姓心服口
[城事报料] 海丰广富路,一边封路修路,一边仍然做停车位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17: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岁月留痕,寻找逐渐被遗忘的海丰老“大街”(精简版)!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中“信仰的选择”提到一条建成于上个世纪初的古驿道,这就是要说的海丰的“大街”!当时的大街作为海丰县城第一条连通海丰与广州的重要通道。

大街曾经是海丰县城最繁华的街道,昔日,沿街两边建有中西合璧式二层骑楼,楼上为住房,楼下经商,设有当铺、书局、中西药房以及教堂等,全县最有名的商铺、当铺、银行都集中在这条街上,有“民国一条街”之称。说起“大街”不得不提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80多年前,在彭湃的带领下,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这里的楼房被刷成了红色,一个苏维埃政权、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在此建立。

星移斗转,人事更迭,随着县城的发展和扩大,这条曾经有过辉煌岁月的街道已淡出了历史舞台,今日的老大街已然成了海丰传统制作工艺一条街,牙医、雕刻、制鼓、裁缝、剃头、纸糊、陶瓷、打铁、饼铺等等商铺林立,这些遗留下来的传统工艺手几乎都有三、四代人以上的传承历史。这些有着百年的沧桑店铺仍然还保留着其“古”的特色,继续演绎着百年老街的绚丽多彩。

百年巨变,沧海桑田,今日的大街是一条再平常不过的小巷,然而这条看来并不起眼的小街道,却承载着历史悠久、千姿百态的文化底蕴,见证了县城道路的变迁史,而那骑楼式的古建筑、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制作工艺和发生在沿街的人物和事件,迄今还在诉说着其历史的沧桑,依旧可以让人明显地感觉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这样一座满带历史沧桑,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地方。

百代江山,人事代谢,不管思古还是抚今,老大街都在提升着海丰古城的历史穿透力和文化底蕴,今日老大街虽然破落,却依旧热闹非凡,仍为海丰的交通要道,依旧还是人们追寻记忆和了解历史的好去处,有时间请来“大街”看一看。
发表于 2014-4-10 21: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这些都是值得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好像还能再为它做些什么。。。。。。
发表于 2014-4-11 11: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4-11 11: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4-11 11: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陆辛若了,摆出这么多我们孩时所熟悉的斗影文化,而这些斗影文化,恰似一夜就让我们回到了咱们孩时的顽皮时光,大街,梦中而熟悉的大街,还是原来那条充满魅力的大街,红场里彭湃公英俊的塑像,还是那么令人敬仰,看到陈应利牌的小美食,更是令时光倒回到孩童光阴,是呀,时间去那呢?爸爸又去那呢?孩童的"康齐齐,去大街买双鞋"的童音,坊怱就在耳边再次响起。
发表于 2014-4-11 15: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4-11 21: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有着辉煌,有着悠久历史的老街,政府应该多为重视,多为保护!
发表于 2014-4-12 22: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3 15: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2点说明:

1、今日海丰人口中的“大街”位于海丰中山马路中段,东起龙津桥,西至枋铺街头,个人认为真正意义的“大街”应该是东起中山马路的径口尾(今老车头),西至幼石街的东城庙,这是同时代的街道,只是路段不一称呼不一样而已!

2、海丰基督教会,位于大街尾部!至于基督教海城堂:位于海丰县海城镇中山东路3—15 号。清光绪十三年(1887),基督教传入海城,由王绳武先生组织建立海城基督教会。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发表于 2014-4-15 06: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17: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22: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7-13 00: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9-18 15: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9-19 11: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D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20: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街应该传承保护好,这是海丰的一大特色!可以打造为旅游街!
发表于 2014-9-23 11: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陆 发表于 2014-9-22 20:42
老大街应该传承保护好,这是海丰的一大特色!可以打造为旅游街!

值得考虑。
马思聪故居进去过。谢谢海陆为网友们奉献这么难得的老相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