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是“全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餐盘3:2:1,意旨一餐当中应包含3份主食,2份蔬菜,1份肉类。那么,我市学生饮食营养如何?记者实地走访市区大专院校及多所中小学、幼儿园,了解学生的用餐习惯和营养搭配。调查发现学生的营养均衡搭配意识薄弱,“早餐马虎、午餐凑合、晚餐丰富”是很多学生的饮食习惯。
学生:味蕾享受是第一,管它健康不健康
记者在市区某学院食堂抽样调查结果:84人参与,经常在食堂用餐的有29人(女生24人,男生5人);在其他地方用餐的有55人(女生44人,男生11人)。从这组数据看,学生大多选择校外的食物。
学校本来就有食堂,为何还要到外面吃午饭?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学生,学生都表示,菜单一,不合口味。在选择食品方面,有95%的学生更注重口味的享受,据医生分析道:大部分孩子存在偏食问题,不能均衡饮食,营养摄入不足不利健康。几位女学生对记者说:“明明知道是垃圾食品,吃了对身体不好,但自己和同伴们追求的就是口感,不会去考虑健康不健康。”15%的学生有宵夜的习惯,这主要体现在男生。由于食堂饭菜比较单一,98%的住宿生都有自备牛奶等营养品。
学校:蔬菜肉类一锅炒,一成不变难受宠
记者在某学校的食堂里看到:午餐食堂提供10种菜式供学生选择,10个菜式中蔬菜占的比例较多,肉类很少。当天记者也亲自体验了一回学生餐,一份5块钱的饭配有三菜,在10种菜式里没有见到一个单独的肉类,唯独一个有肉的是和菜一起炒的。品尝完学生餐后感受到了学生所说的食堂饭菜就是肉少素多,一成不变没什么味道。一女生还说:“在食堂吃饭时偶有一些来历不明的狗在食堂里转悠,感觉不卫生,导致自己不太愿来食堂吃饭。”学生喜欢选择周边外卖,一是肉多,比起食堂大锅饭味道好些;二是菜品多,有自己爱吃的,可以多样挑选不同口味的食物。记者致电给学校有关负责人,校方表示,为安全起见,学校希望学生都能在食堂里吃饭,但学生不愿在食堂吃,学校也不能强制。在一条300米左右的学校路段就有数十家大大小小的“校园餐厅”,门口挤满学生。
调查过程中也有发现个别学校的食堂受到家长和学生的肯定。相关人士说:“学校食堂要做到既经济实惠,又注重营养搭配,需要学校跟食堂经营者的沟通协调。建议学校方面应该要想方设法增加食堂菜式品种数量,提高菜式色香味,维护学生的营养健康。”(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林敏 孔令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