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家乡好 于 2014-7-3 15:44 编辑
正名海陆丰刻不容缓,百利无一害 海陆丰自古不属于潮汕是非常清楚的,从无需争辩,也从没辩过。但自从59--83这段非常短暂又非常莫名其妙的过继汕头,让海陆丰吃不到羊肉惹了一身骚,剪不断理还乱。 罪魁祸首当然是某些莫名其妙的砖家学者足不出门坐在家里叹着空调添乱,没事找事总瞎扯海陆丰文化是潮文化,他们狠不得中华文化的明珠少了一种是一种,心里兴奋的变态到以为少了一种、中华文化就优越了十陪。
这些人总是罔顾海陆丰二千多年的历史,死抓一个“音不殊”大作文章。搞得海陆丰人到现在里外不是人,没有认同感,没有归属感,没有凝聚力,更没有影响力,经济也发展不起来,啥都排尾。所以海陆丰文化正名非常重要。
曾经当过汕头大学党委书记的黄赞发先生在《是潮汕文化还是潮州文化》(此文也暴露了拆分潮州府后对潮州文化的伤害,潮人也为是潮州人还是潮汕人和是潮州文化还是潮汕文化争得不亦乐乎)中说过,潮州人是从福建迁移过来的,初时也称过福佬话,后因与原住民融合,最后称为潮州话。
据记载,海陆丰人也一样大多从福建迁移过来的,当然后来也有小部分从潮州移居过来,也都是与原住民融合,最后自成一支独特的有别于潮语的语言,自古称为海陆丰话,也叫学佬话,不管当时属辖于惠州府多少年,自古以来还是非常自豪的称为海陆丰人。自从过继二十几年给汕头,又糊糊涂涂建个汕尾市,搞得大家全忘了祖,都自以为是的各叫各乱称自己是谁。回看汕头籍黄赞发先生的话,潮州人能自成一家就称潮 人,海陆丰人自成一家为什么就要是潮汕人?就因为音不殊、地相邻?试问潮话与福建话也音不殊,为什么不干脆把潮话归入福建,你不归入福建凭啥海陆丰要入赘潮i汕?(这个潮汕,潮人还在争辩有没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说还有一个雷州话,照音不殊的原则该不该也入赘潮州话去?从这基本上可看到广东定义三大语系(广府,潮汕,客家)本身就不严谨、存在错误。
海陆丰话与潮话有多不殊呢?本人因某种原因,十几年来和潮朋友联系不断,每一个星期平均至少电话联系三次以上,但都因为双方都听不懂对方说的话,十几年来都是以普通话联系。
海陆丰老一辈的人私下对潮人总是叫其“涩仔”,“涩”者吝啬也。也就是说海陆丰人与潮人的饮食习惯大大不同,海陆丰人对待吃,可说能以拼命二字形容,海陆丰大地上,食肆酒楼遍地开花,一个比一个高档,数都数不尽。而潮人朋友注重的是三杯茶,非常讲究,海陆丰人这方面比不上,说到与茶有关的那是对擂咸茶情有独钟,可这潮人吃不惯,我的潮人朋友来做客总是不吃这个。
如果海陆丰人认为自己是潮人会说自己是“涩仔”吗?再说短短跟了汕头几年,汕头给过海陆丰什么?那个是苦难,四清头头全都是汕头来的,搞得海陆丰鸡犬不宁,虽然当时有国情政治因素存在,但大恶小恶只是讲心。说这个不是要和汕头算老账,而是要让人记住历史别再让历史重演。大家不是同一阵线的怎么拉都拉不在一起,否则只会生乱,惠州人就不同,从他们对待陈炯明先生的态度就知道 。
海陆丰话与潮州话以及雷州话都是闽南方言的分支,同时也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无论少了谁,都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伤害。他们虽属同一祖先但不是什么从属关系,都是经过漫长时间积淀天然而成。
海陆丰推崇海陆丰文化,并不是在排斥潮文化。相反,海陆丰是个有容乃大的地方,她吸收消化糅合各方文化精华组成一个非常奇特自成一家的体系,海陆丰文化在中国是最具独特性的,之所以最独特在于地狭人稀,而又夹在惠州与潮汕之间不与其同,几千年来一家独尊。自古以来天下人都知道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可海陆丰话就是走不出三铺路。事实海陆丰话就只在海陆丰地区活动(移侨不算),也就 是现在汕尾市里城区,海丰,陆丰包括陆河小部分(陆河大部分讲客)惠州小部分。正因为走不出三铺路,所以才更显独特、更有魅力,更加珍稀。也因为走不出三铺路遇到打击才有些脆弱,以前她的生命力是超强的,因为那时她是完全自由的。
彻底真正把海陆丰文化与潮文化区别开来,非常重要而且刻不容缓,早正名一日,早超生一天。无论从哪一方面百利而无一害,尤其对汕尾形象的提升、经济发展。汕尾这二十几年来因为和汕头不清不白给它当尾巴,总是没有自家名片,所有光耀都给汕头吸干。
正名海陆丰文化需要全海陆丰人的共同努力,同时更需要政府支持。海陆丰文化搞得今时今日面目全非,政府也难逃其咎。对待本地文化,一些要位人物、本地传媒总是装聋作哑,不闻不问,漠视不理,无所作为。我不知道是不是与本地历届大多数主要官员是外籍有没关系,由于是外籍所以对本地文化感情可能有限或者没有。这虽然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真的不见他们对这方面重视过,一些人对海陆丰文化说三道 四,甚至连彭湃同志被人说成是潮人,都没有人出来走两步说几声。也不得不落人口柄,不叫人怀疑。也许他们只当官只讲政治政绩,不管文化认同不能怪他们,但也有可能他们潜意识根本就认为没有海陆丰文化的存在。本地籍官员也一样,不知是认同还是不敢得罪某些人,也是没心没肺的。孰不知坐人家的船就要人家的船走,现在船不走了,啥都乱套,啥都排尾了。海陆丰文化偏离了历史原有的地位与作用,遭成了人们急功近利,什么都讲眼前利益。
正名海陆丰首先应当把海陆丰话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而且当成头等大事来做,向省和国家申请批准,此是政府服务范畴。还有汕尾建市已成事实,虽诟病多多,想怎么样发展留给大智大慧之人去解决,可讨论建言别纠结攻击。民间当务之急最主要是全汕尾市的人要团结,正确定位我们自己到底是什么文化身份,最好有空一家人讨论讨论,培养下一辈的认知,别一代又一代成为无祖的弃儿。一个二十几年的事实也不容否认的是汕尾人这个名字不是不叫而是真的叫不响,所以城区的人也别太纠结,我们自古以来都是一体的。我个人建议大家最好以后向外都叫回祖先留给我们一嚎天下震的名字-----海陆丰 人!包括陆河人(陆河人别多心,海陆的陆已包含陆河在内,陆河当初也是从陆丰分出去的),当然考虑到陆河人说客家话居多,也可向外说海陆丰客家人或海陆丰陆河人。只有这样,全汕尾市才能形成统一的共识,形成合力,才有优越感。我们子子辈辈以及天下人才能知道我们海陆丰人与众不同,才能知道我们海陆丰人是原来敢为天下先那一支,让人高看一眼。现今的世界什么都打名牌广告,这对外宣传汕尾和发展汕尾经济最最有利。
注: 本人只是一位打工过日子的海陆丰人,从不喜欢政治,也不是好事之徒,本来按照当下一般人的想法本就应当自个赚多点钱过自家日子比较实际才是,别没事找事做(这是海陆丰文化受到伤害后最直接的后果,自扫门前雪也看不惯别人扫雪)。可我不说你不说,本地文化一点一滴消失,人心一点点现实,什么都排尾,实在让人痛心 ,空余时间发表一下看法供老乡思考,绝不是针对什么人,根据保护文化遗产通知的精神,保护海陆丰文化人人有责。若有人对我的看法有所不认同,大可以批评指正,但反对一切无理的攻击人体器官的言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