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区马宫街道马宫社区是一个居民、农民和渔民杂居的社区,共有6个自然片区、1200多户5300多人。该社区在创建“六好平安社区”过程中,加强党组织建设,以开展民主法治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发展意识和法律观念,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近几年来,该社区被省、市、区、街道等上级党委政府授予“六好平安社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综治维稳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和“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强党建夯实法治基础
为了提高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普法教育和文明建设的同步健康发展,该社区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子,狠抓“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培养吸收了一批素质好、热爱社区工作的进步青年进入领导班子,使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得到加强;通过开展“知党、议党、爱党”活动和开展民主评议等活动,有力地促进 “两委”干部和党员的综合素质、党性观念、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提升;围绕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健全完善规章制度23个,召开居民代表会议16次,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160多条,依法建立居民议事、居务公开、居民监督、民主评议等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制定和修改一批村规民约、自治章程;按照“六五”普法规划要求,成立了普法宣传活动领导小组,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设立“法制宣传栏”和“警务宣传栏”,落实专人管理,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并将贴近群众实际的婚姻、土地管理、土地承包、人口与计划生育和选举等法律法规条文编印成小册子,上门进户发到群众手中,确保每户有一份法律资料;邀请城区司法局法律工作者进社区为干部群众上法制课,举办法律咨询活动。近几年来,该社区共举办各类法制教育活动18场次,发放各种法制宣传资料5000多份。
综合治理促和谐稳定
该社区“两委”班了牢固树立“稳定是最大政治责任”的理念,在工作中把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和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建立和健全群防群治网络机制,形成治安、调解、流动人口管理、帮教、法律帮扶“五位一体”的综治工作队伍,加强社区维稳工作站的建设,及时调解各种矛盾纠纷,消除各类隐患,切实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如2010年10月,该社区渔民石某3兄弟因合股渔船的油差补贴分配不均引起冲突斗殴,社区党支部书记程春雄立即带领3位干部上门调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使兄弟握手言和。同时,该社区还通过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外来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造册登记,指定专人定期协助民警负责对外来人员进行走访,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成立治安巡逻队,加强辖区巡逻检查,发现情况及时跟踪解决,在震慑犯罪分子的同时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立了8个帮教小组,加强对辖区吸毒、劳教等人员的帮教,鼓励他们勇于面对现实,积极回归社会。近两年来,该社区共调解民事纠纷60多起,协助处置突发事件近10起。目前,该社区稳定和谐,居民安居乐业,没有出现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上访等情况。
惠民生促发展谱新篇
该社区“两委”干部牢固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因地制宜,做大做活“海”字文章。注重从创造良好内部环境与深化渔业经济改革相结合,实现了渔船机械化,不断壮大社区渔业生产的规模和产值,集体经济得到发展,群众收入明显增加。目前该社区拥有船只265艘计7288吨位,总马力达15801千瓦,社区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群众人均年收入达8500多元。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南湖度假村、汉迅达电缆电线厂等企业,为辖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此外,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在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扶贫帮困、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效。去年该社区培训劳动力100多人,转移富余劳动力300多人;帮助6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发放给低保户、五保户老人每人每月330元,发放给孤儿每人每月600元;社区新农合参合率100%。积极筹资修建了马宫至南湖村1500米的水泥路,安装、架设了路灯;修整辖区公共厕所,落实专人卫生环境管理工作;建设了一个1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两个各150平方米的老人活动场所,修建了一个2000平方米的小公园,为居民提供学习、休闲、娱乐场所,丰富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来源 汕尾日报 通讯员 陈辚 胡家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