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3719|回复: 2

[陆丰] 正字艺术光彩照人——陆丰送戏潭西湖东乡村剪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3 10: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陆丰市宣传部门特地委托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编排了几台适合当地老百姓口味的专场戏,在该市各村进行巡演。
  美哉正字戏
  暮色降临,村里戏台的锣鼓声已铿锵传来,敲击着人们的情绪。
  中秋期间,“送戏下乡”文艺演出先后来到了湖东镇、潭西镇崎头村,将《刘文龙》、《换乌纱》、《三女抢板》、《金山战鼓》、《三岔口》、《八仙过海》、《八仙贺寿》等几台精彩喜庆的文艺演出送到乡亲们的家门口,演员们一个个有力的亮相,一句句悦耳的唱词,引起台下观众们的阵阵喝彩。乡村的戏台下,人挨着人,人挤着人,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伸长脖子忘情地观看着;巷道上接踵摩肩的人群不断向舞台汇集,乡村的戏台下赶来观看的村民越来越多,现场一片欢乐。这是陆丰市送戏下乡活动每晚都有的场景,群众观看文艺演出的盛况超出了预期的效果。
  自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以来,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已经给该市多个村送上几十场戏曲,让群众在家门口赏戏饱眼福。
  情系正字戏
  潭西镇崎头村八十高龄的林大爷,拄着拐杖,老早就在戏棚下守候了。他说平时吃了晚饭和邻居唠嗑几句就想睡觉了,但是正字戏来演出了,他听着锣鼓声怎样都睡不着,心情澎湃,不守到终场不回家。这天演出的是《三岔口》,林爷爷微闭双眼,摇头晃脑跟着演员的唱腔尾声哼哼,到了打斗情节时,他又睁圆了双眼,紧握双手,忍不住一阵又一阵地鼓掌喝彩。
  正字戏是陆丰最隆重的乡土文化,因此陆丰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各自的戏台,小一辈们在盼着一场又一场的正字戏中慢慢变成了老一辈,戏台、戏剧承载了乡亲们太多的回忆湖东镇湖东村的三十多岁的罗女士也喜欢看正字戏,她说:“我喜欢这种地道的唱腔,就是这种唱腔,才觉得是我们自己的,有家的味道。”村民们都说,早就听说正字剧团的《刘文龙》被誉为戏剧中的“活化石”,一直没有机会看,现在剧团送戏到家门口,当然要来看看啦。
  在湖东镇某建筑工地打工的李女士一家也早早在戏台下占领了前排的位置。李女士说:“正字戏的唱腔很古老,好像让人回到了古代。”李女士的丈夫也说道,现在带着孩子看戏,让孩子也感受一下我们陆丰美丽的民间艺术瑰宝,激发他们对家乡、对古老艺术的热爱之情。(来源 汕尾日报 通讯员 陈建深)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陆丰警方开展“雷霆18”联合打击第二次统一清
[汕尾资讯] 一个农民的“科技兴农”梦
[汕尾资讯] 陆丰公安侦破系列抢劫案一假扮乘客专门抢劫司
[汕尾资讯] 陆丰警方强力推进“净土行动”又抓获5名涉毒
[汕尾资讯] 陆丰渔政伏休不忘抓安全
[汕尾资讯] 陆丰人民医院荣膺“广东省县域(区)优秀医院

发表于 2014-9-13 14: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正字戏有希望了。
发表于 2014-9-13 17: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正字戏剧团的工资多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