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泗伟 于 2012-1-15 13:11 编辑
“十招”改变汕尾人 陈泗伟 汕尾市是锦绣南粤一颗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璀璨明珠,是一片依山傍水、民俗纷呈的红色土地,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神奇的海滨城市。 由于汕尾市地处粤东沿海,地势北高南低,南濒南海的红海湾和碣石湾,北接河源市,与紫金县相连,东邻汕头市,同惠来县交界,西靠惠州市,跟惠东县接壤。海运四通八达,成为粤西与粤东、香港与内地之间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这里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拥有闻名全省的波罗基地、红椎林基地、毛竹基地、对虾基地、原盐出口基地。全市长达420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着十个渔港九个海湾,适宜开展对虾、鳗鲡、石斑、牡蛎、江蓠、鲍鱼等海水养殖,还是我省主盐区和最大原盐出口基地。矿产、水力资源潜力很大,主要有锡矿、硫铁矿、高岭土稀土、石英沙、花岗岩、矿泉水等。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常见植被种类主要有松、杉、红椎林等。野生动物有穿山甲、白鹤、山猪、红脚水鸟等。旅游资源颇具特色,开发前景广阔,从玄武山、观音岭、红海湾、龟龄岛、得道庵、品清湖、沙舌摊、后门海丽国际高尔夫球场,到莲花山、准提阁、上护温泉,像颗颗明珠串成神奇瑰丽的旅游热线,被誉为粤东旅游的“黄金海岸”,令人流连忘返。此外,还有纪念抗元英雄张世杰、陆秀夫护宋少帝的待渡山,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方饭亭”,纪念农民领袖彭湃进行革命活动的红宫、红场,以及周恩来、叶挺抢渡碣石湾遗址等。著名的风景区首推红海湾帆板基地和陆丰市玄武山至观音岭海滨旅游区,以其“神、海、沙、石”兼备的风韵,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前往观光。 既然汕尾市有如此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如此丰富的物质资源,有什么理由让汕尾得不到迅速发展呢?相信原因是多方面和深层次的!在此,笔者支出“十招”,以供参考。 政府行为:一为政。政治上的清明是发展汕尾的基础。汕尾市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海陆大地上建立地级市,底子是簿的,而人才上的稀缺更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君不见,汕尾建市初期的许多干部大多是卷起裤脚进城的,虽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知识方面的浅薄还是无法支撑形势的要求。如今,人才的储备已有一定规模,如何改变老面孔?如何让人才进行更新?补充新鲜血液,将高层次的人才充实到各领导层中已显要十分重要。二为经。当前的社会,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经济的发展在于科学筹谋,合理利用资源,用时髦的商业语言就是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所以,对于城市的定位、经济指标的制定、财政的合理预算、招商引资的措施等应有一个新的定点,实现科学跨越发展。三为城。城市特别是行政机构所在地,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晴阴表,是体现一个地方文明的标准。对于如何精心规划城市建设、如何开发城市资源、如何管理城市等问题?应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特别是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该实行问责的一定不能手软。四为文。文既是文化程度也是文明程度,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具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基础的汕尾市,文化艺术资源十分突出,但如何从硬件上进行择优整合、大力宣传、科学利用却是一个大学问,一旦改变这种散沙般的现状,一个城市的档次将即时呈现。五为卫。卫生保健等关系到市民的福利问题,对于如何管理医疗保健、让老百姓都能看上病的问题,应做为政府的一项民生工程,造福当地人民。 市民行为:一是衣。衣着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也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精神面貌,这里说的并不是大家都要穿得高档,穿名牌,而是要有品位。二是食。主要是饮食业的提升,如对菜谱的科学命名,对厨师的合理培训、对食品的包装等,做到让别人对汕尾有一个新的认识。三是住。住房的问题,房地产开发商应负一定的责任,如何让汕尾的房屋更靓丽,考验着房地产开发商的智慧。四是行。市民的行为不容忽视,市民应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特别是乱吐口水乱丢垃圾的问题,应自我克制。五是玩。市民应该享受更高档次的娱乐,拒绝嫖赌毒。 “十招”只是个人之愚见,这里只当抛砖引玉。我相信汕尾有更多的能人高人,一定能提出更精辟的观点,使汕尾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更加高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