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101|回复: 1

[汕尾车友会] 从五菱之光出发,解读五菱汽车的发迹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0 10: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些年,五菱汽车一直坐稳微型车的“龙头老大”位置,在“上汽+通用+五菱”三方合资挂牌的合作中,其发展的势头也强劲。现回首,在“五菱”转型微车前,它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却鲜为人知。从新中国的成立至今,五菱汽车一直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从柳州动力机械厂到转型生产拖拉机,从“以杂养专”到研制微车,“五菱”的发展无一不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也见证着新中国历史一路走来的深深印记。今天,茶哥就带你一起回顾五菱汽车的发迹史。

一、企业初创与拖拉机生产时期

025059eYw.jpg

025059M9x.jpg

五菱的前身,始建于1958年10月的柳州动力机械厂。工厂建立之初,各方面的环境很艰苦,但五菱人卵足干劲搞生产,工厂很快就走上正轨。

025059oRs.jpg

1960年柳州动力机械厂正式投产,1965年丰收牌拖拉机通过专家鉴定被列为国家定型产品。

1964年建厂初期,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同志视察拖拉机产品。

0251007Ii.jpg

柳州动力机械厂是从柳州机械厂(后简称“柳机”)分出来的。这边搞动力机械,那边母厂搞军用品。但到1959年经济困难时期,国家基本上没有船舶生产需求,所以柳州动力机械厂并不能很好的发展。为响应毛主席“1980年全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号召,1961-1962年柳州动力机械厂开始转产,试制拖拉机。

0251007ee.jpg

1964年9月,拖拉机试制成功,并计划年产300台。1965年丰收牌拖拉机通过专家鉴定被列为国家定型产品。初创期的五菱人,留下了许多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佳话。

025100tsr.jpg

1966年1月,拖拉机通过国家鉴定,柳州动力机械厂正式改名为柳州拖拉机厂。从此转型拖拉机生产,进入拖拉机时代。当时恰逢文化大革命,但五菱人始终没有中断生产,守在简陋的生产线上,吃着简单的食物,专注于拖拉机的生产与研发。

柳州生产的拖拉机,成为了当时市场的宠儿。拖拉机深入田间作业时,收到了广大农民的喜爱和追捧。直至70年代,柳州拖拉机进入全国8大拖拉机厂行列,年产量达到5000量。

拖拉机的产量与质量不断提升,并深受农民的喜爱。70年代中期,柳州拖拉机厂以每年递增40%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年产量达到5000辆,从一个地方性的小拖拉机厂,一跃成为全国8大拖拉机厂之一。

柳州拖拉机厂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看似到了最红火的时候,但是问题出来了。

“以杂养专”维持生存

025100KMS.jpg

1980年,柳州拖拉机厂积压拖拉机1713台,全年亏损,面临生存困境。为此,工厂开始施行“以杂养专”的政策。

柳州拖拉机厂领导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去寻求缝纫机、织布机等能做的产品来做,并且也觉悟到,死抱住拖拉机这个单一产品是不行的。这样不但保不住拖拉机,而且连工厂能否生存下去也成问题,因此必须痛下决心调整转产。

025100Vdk.jpg

1980年初,中央农机部军工局引进一台日本三菱小货车,组织国内相关厂家研究攻关,不过这里却不包括柳州拖拉机厂在内。而柳州拖拉机厂了解到相关消息后,顶住各方面压力,引进一辆日本微型车,开始了自行研究。

025101CVE.jpg

针对当时部分轻工、民用产品销路较好和我国汽车工业缺少微车这一实际情况,工厂决定一方面转产多功能缝纫机和1515型自动换梭棉织机维持生存,一方面开始研制微型汽车。“以杂养专,不赔不赚”,“站稳双脚,打出拳头”,这些代表性的口号,生动地勾勒出当时五菱的生存状况。

当时“五菱”的资金非常紧张,工厂咬牙买车给技术人员做测绘。技术人员在短短3个月内完成整车的绘制工作。

二、正式进入微型车时代

1984年,柳州微型汽车通过国家鉴定。1985年5月,柳州拖拉机厂正式更名为柳州微型汽车厂。

025101Wyh.jpg

1982年1月,工厂用手工敲打和靠模等方法研制的第一台微型货车LZ110试制成功,实现了在微车制造领域零的突破。9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柳拖柳机联合建设微型汽车的通知》,决定柳拖转产微型汽车。1983年4月1日,国家计委、经委计机字(1983)425号文《关于微型汽车搞好定点的通知》,工厂被国家计委和机械工业部指定为中国四大微车定点生产厂家之一。1984年10月,柳州拖拉机厂生产的“五菱牌”LZ110微型货车,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当年投放市场2300多辆,很受用户欢迎。

1985年,工厂实际生产汽车4224辆,工业总产值7323万元,超额完成了“小货车达到3000辆,工业总产值6000万元”的五年调整设想。也就在这一年,柳州拖拉机厂正式改名柳州微型汽车厂,成功转型微车。

025101jvn.jpg

说到五菱的标识,最初,微型车曾沿用了该企业生产的“万家”牌缝纫机的“W”标识,后改为宝石型的车标。而有一天,一位名叫韦宏文的年轻大学生根据当时的一些反映,对在用的五菱商标图案进行了重新创意,新设计的图案由五个菱形组成“W”状,与“五”的拼音字母吻合,图案整体简洁大方,给人以强烈的“起飞、奋飞”印象。当时厂里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并召开会议反复讨论,最终一致同意了这个创意。1987年,Z110OVH厢式车下线时,正式注册启用了这个新五菱标识,并一直沿用至今。

转型微车后,“五菱”积极向社会各界融资金、融技术,持续改进公司的制造水平与产品质量。同时,围绕汽车生产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进行了三期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质量改进。

025102ETJ.jpg

同时,柳州微型汽车厂开始积极探索走出国门的道路。1990年,首批15辆微车出口泰国,实现对外出口的零突破。

1992年,柳州微型汽车的年产量在同行业中位居第2,在全国年产万辆以上的40家汽车厂中位列第13位,由此可见,柳州微型汽车厂在全国汽车行业中已占有相当的地位。并且,在质量方面,从1987年起,柳州微型汽车每次行检结果均达到一等品,1990年,产品还被列为“免检产品”。如LZ110P型载货车的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80年代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被用户评为“中国公认名牌产品”。

1995年,五菱汽车运抵布达拉宫脚下,正式进入世界屋脊-----西藏市场。

025102Cd7.jpg

通过对外合作和三期技改,柳州微型汽车厂拥有了现代化生产线,制造能力、管理水平、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产品线逐渐丰富,产能逐渐扩大。1995年,其年产销达到5万辆,规模效益初显,并以每年近20%的速度提升;同年,五菱汽车进入世界屋脊——西藏市场。

三、成立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1996年2月28日,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期间,多位国家领导人莅临工厂进行视察和指导。

025102hJM.jpg

1996年7月8日,五菱汽车经过多方调研和考证后,最终与日本大发汽车株式会社签订技术援助合同。同年,两方联合开发的LZW6370A首批10台下线,该车于1997年3月16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中国五菱汽车‘97北京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公开亮相。

025102xEl.jpg

由于将车身降低加之车头前移,整个外型一改过去方头方脑的样子显得流畅圆滑,像一颗子弹头。该车采用日本大发1.3L直列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54千瓦。除此之外,三排座椅均可调节角度,后排座椅可进行折叠以增大载物空间,是当时公用及家用中较为理想的车型。

1996年7月20日,柳州市发生有史以来最大的洪灾,五菱汽车冲压件厂、五配厂全被掩灭,五菱汽车冲压件厂、五菱厂全被淹没,损失人民币共计3459万元。7月26日,五菱汽车积极响应柳州市委、市府的号召,捐款总价值200万的资金:包括100万人民币及一批总价值100万的微型车。

025103aCb.jpg

四、以合资求发展,五菱汽车困境中寻找出路

1998年12月,五菱汽车的销量达到10万辆,位居国内行业第一;1999年7月13日,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025103nKF.jpg

同年8月23日,五菱汽车第50万辆下线。但在这光鲜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微车市场竞争的汹涌激流。在1999年6月份,市场占有率已从原来的20%以上,下降至15%,五菱又一次面临挑战。企业内部随着快速发展却显现出粗放式管理的问题,也给管理层带来了思考。在那时已明显感到后劲不足,无论是资金、管理还是技术,都是力不从心。这时国企改革已发展到了一个企业重组、引进外资和技术的新阶段,市区政府和厂领导也开始向这方面努力。

1990年初,五菱汽车开始建立技术中心。到2000年5月,五菱汽车技术中心荣获“国家技术中心”,并与清华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联合开发新产品。

2000年5月16日,五菱汽车与印度尼西亚新都山城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每年出口2000辆微车。

025103PpS.jpg

1999-2001年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高层人士频繁来五菱汽车进行考察,为日后的合作加强沟通。

025104nZR.jpg

2001年7月19日,上汽集团、五菱汽车在广西南宁签署资产划转协议,上汽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在寻求对外合作的过程中,五菱汽车不断捕捉合作机会,不断探索合作方式。那个时候有不少国内汽车厂跟外国著名的汽车公司合资,形势看好,四川昌河就是一个先行者。于是五菱也有意向通过“市政府主导,企业配合”与通用谈合资。但是当时中央有规定,一个外国公司最多只能跟两个国内企业搞合资,而当时通用已经有了两个,其中一个就是上汽集团。而只有先加入上汽集团,才能以上汽的身份来跟通用合作。2001年7月,五菱汽车以核心企业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划拨的形式,与上汽集团形成战略合作,实现了 “做大”的第一步。

五、三方合作,达到历史最高峰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025104sHn.jpg

2002年,对五菱汽车来说,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年。6月,五菱汽车与上汽集团、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达成合作,成立了三方合资的“中中外”汽车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GMW,五菱汽车把资源优势划拨给上汽集团,最终诞生了由上汽集团占股份50.1%,通用汽车占股份34%,五菱汽车占股份15.9%组建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当年11月18日正式挂牌。至此,五菱汽车集成了上汽集团与美国通用汽车在资金、技术、管理等各方的资源与优势,站到了一个全新的起点,踏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025104ewr.jpg

2001年五菱之光开始研发。不过在样车下线之后,公司发现它的车身太窄,并决定把车身宽度从1.40米加宽到1.56米。2002年11月五菱之光下线并正式上市,不过在市场上的反响并不理想。

面对这些问题,上汽通用五菱决定宁可不卖车,也要先把这些问题解决掉。他们专门从通用汽车请来专家,从提高产品质量入手。到2003年的六七月,五菱之光的销量就已经往上走。

025104tyd.jpg

到目前为止,五菱之光这一经典车型已经走过了十几个春秋,现在仍是广大用户关注和依赖的产品。在2012年,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出了2011年全球销量最好的12款车。除了丰田卡罗拉和现代伊兰特分列一、二名外,五菱之光以全球销量94.3万辆排名第三。它也是全部上榜车型中唯一一款非轿车产品,也是唯一一款源自中国的品牌。而就在前一年,它曾被《福布斯》誉为“THE MOST IMPORTANT CAR ON EARTH”(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车)



楼主热帖
[汕尾汽车] 技术宅的逆袭!试驾进口本田雅阁Hybrid
[汕尾汽车] 中型SUV市场新格局!昂科威VS新索兰托
[汕尾汽车] 运动化打造 森林人tS限量版官图发布
[汕尾汽车] 外观小改/动力提升 实拍新款保时捷卡宴
[汕尾汽车] 新增加长轴车型 实拍2015款大通V80商旅
[汕尾汽车] 格调够高!图解奔驰CLA Shooting Brake

发表于 2014-12-19 11: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易车宝 交通违章查询/代缴 www.yichebao.cn 手机上动动手指就全搞定了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