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团队
前些年,我教书之余,应邀兼职于一家规模企业,负责服务和培训工作。我以一个打工者的身份,一直在思考;在物欲横流、人情淡薄的社会,没有一个优秀团队,是很难做成大事的,然而,怎样才能建立一个优秀团队呢? 我觉得,创业伊始,是最适合建立优秀团队的时机。刘邦、李世民、毛泽东都是靠优秀团队完成开国之举的。优秀团队必须具备三大基本条件:1.同心同德、同甘共苦,2.分工协作、亲如兄弟,3.敢想敢干、心胸坦荡。才有与众不同的凝聚力、爆发力。 我多次参与团队的建立及其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个高中时创立的那个团队。十年过去了,当初一幕幕并肩作战的情景,时时浮现在我眼前,还是那么激动人心,那么热血沸腾,我作为这个团队的一员,感到自豪和骄傲。我相信,这个团队的每位成员,都有相同的感受。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我们带着复杂的难以言表的情感,看着这间高中因合并而消失,我们融入一个更大的团队。在新团队里,我们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成为新团队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可是对原来团队那份真情,积蓄在心底多年,无地倾泄,今天我想说,我们是这个优秀团队的成员,我们值了。 其实,承认原来团队之优秀,对新团队即大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有利无弊。多年的事实说明,经历过艰难创办历程成长起来的人,胸襟开阔,不会拉帮结派,也没有时间拉帮结派,只想通过行动证明踏实肯干的好处。 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体制改革,原来的师范撤销,教职员工何去何从,摆在眼前两条路,一是分流,另一条是咬紧牙关,顶着逆流迎难而上。严峻的现实考验着以年青而无高中教学经验的第一线教师为主体的队伍。我们还是选择了遇难而上的正确道路。 带头人头脑冷静、思维敏锐,观念新颖,体恤下情,十分重要。 原来师范曾被冻结财务一年,经济拮据,已成现实,社会对师范能否办好高中有很多疑惑,大家心里清楚,有钱要干,无钱也要干,而且要干好,要打响第一炮。学校的激励机制没有那么细化,往第一线尤其高三倾斜,大伙没有怨言。经常起早摸黑,加班加点,没有多少补助,照常做,可能大凡创立之初的领导都能身先士卒,亲力亲为。这个团队的领导也不例外。 在这个团队,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年龄大小,只有分工不同,任务不同,有些原来性格孤傲的领导老师,也变得随和亲切,有才华有个性的老师,再不调皮,一心扑在工作。有时同事们为了工作争吵得面红耳赤,过后依然亲如兄弟姐妹,心里不留疙瘩。记得,那时,县委主管教育的领导,经常不带随从,不打招呼,径直去教师办公桌,我们把他当成朋友,侃大山。大家就在忙碌热情没有隔阂的氛围奋斗着。 忙完了工作,大伙不约而同想到聚餐,学校是没法出钱的,大伙自然凑款,AA制是我们的常例。酒桌上大家更没有大小,啤酒是不倒在酒杯喝的,站在椅子上,拿起酒瓶吹,对着干。许多误会摩擦在聚餐中烟消云散。谁有喜事,每人出份钱,区区几十,换来团结和快乐。有空了,一起出去玩玩散散心,自己找乐子。同事们这样建立的情谊是厚重的,经得起风浪。 没有经验,不见得都是坏事。没有条条框框鎛住,放开臂膀大胆干。学校对老师出外学习交流不吝啬,我们有时集体或者个人出去学习,顺便旅游。对别人的经验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灵活采纳。当然,大家注重基本功,踏踏实实打好基础。观念是最新的,师生都不搞疲劳战术。关于教学,我们是许多心得的。 老师领导没有明显的等级意识,学生看在眼里,自然更加尊重老师,师生感情深厚,学生学习劲头大了。 反正,大家心顺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几年下来,高考成绩和学生素质有目共睹,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好不容易创办的高中,说合并就合并,太可惜了。 其实,这样的优秀团队随处可见。今年我在深圳治病时,就遇到一个康复团队,也是优秀团队,其前景十分美好。
写于2013.10.18正式发表于2014.11.26林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