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41311|回复: 35

[论汕尾] 从“浪险过剃头” 这句俗语说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7 23: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5-1-8 16:17 编辑

                                            从“浪险过剃头”这句俗语说起
                                               陈治赠    2015年1月6日


       “浪险过剃头” 这句俗语,产自何时?出之何典何藉?笔者不清楚。1965年在捷胜,曾听一位潮籍四清运动工作队员面对“拉大网” 那种高亢气氛特别是抢收网内鱼时紧张场面时有感而发。后在广州读书,又是潮籍同学的口头禅。由此揣测,“浪险过剃头”可能是潮籍俗语。

       “浪险” 一词,大概与海丰话的“惊险” 、“风险”近义。但“剃头”(理发)与“拉大网” 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那位潮人何以相持并论?似乎在于“剃头” 与“拉大网” 都有“玩命” 的味道。确有“浪险” 之处。

       旧式“剃头” ,有梳、推、剪、剃、挖(掏耳屎)等工序。到了刮面毛剃胡子这道工序,身家性命几乎捏在“剃头”师父手里。那把剃刀,锋利无比。“剃头”师父还要不时往“刀帖”来回磨擦,寒气更加迫人。上至眉目前沿,下至咽喉要地,无不一一过刀。临到完工,还要用刀梢往瞳孔扫几扫,名曰“洗目” 。仿佛是在“过刼” 。但“浪险” 归“浪险” ,活着的男仕,不分老幼,上至达贵下至贫贱,没有人会举报“剃头” 师父手执“凶器”,也没有人会担心成为剃刀下的冤魂而却步。一年到头,都要十几次奋不顾身,去享受“剃头”师父熟练的技巧和服务的周细。时下,发廊代替“剃头铺” ,工具有些变化,增设洗、染、“电”等项目,但梳、推、剪、剃(挖)等工序依然延续、无论是裁剪工还是发廊妹,闪着寒气的剃刀仍然在握,上发廊者无惧“浪险” ,甘愿“过刼” ,相信不是为了去按摩。

       发廊因为曾经存在龌龊,败坏了“剃头” 的声誉。如果有人因此而拒绝剪发,甚至破口大骂祖宗为什么偏偏要留下“剃头” 这个与人类共存的行业,这个人肯定不是变态就是丧心病狂。

       近期,因南方卫视有位主持偏面解读“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的不慎语言,有典解、妖化海陆丰之嫌,引起部份海陆丰藉网友的强烈批评。如何解读“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汕尾市民网》发生一场争议,褒贬不一,人言人殊。在能上网的不同阶层留下深刻影响。引起了《南方日报》、《汕尾日报》的关注。

       有几个对“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这句俗语深恶痛绝的网友,骂声愈演愈烈,其逢人就骂,乱扣帽子之势“浪险过剃头” 。结果如何?根据《汕尾市民网》出现的言论,有下列几点。

       一、“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这句俗语的由来有5种纯属个人的不同观点。


      1、源自“明代” 。是对海陆丰人抗倭冦的赞誉。

       2、产自彭湃革命年代。是对海陆丰农民运动的赞誉。

      3、岀现于“陈炯明主政广东时期”。是社会对海陆丰人豪侠尚义,刚直不呵,维护公理正义和同心同德维护家乡形象的赞誉,是海陆丰人不逝的标记。

      4、出自明代,是敬重“舅公” 之说脱胎变异。

      5、产自改革开放后,是一句咒骂海陆丰人的话!

      二、“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这句俗语出现的年代有三种说法。

      1、明代。

      2、民国时期(1921至1927年之间)。

      3、改革开放后。

      三、“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 这句俗语是褒义还是贬义?

      1、从明代抗倭冦到敬重“舅公” ,从陈炯明第二次主粤;彭湃的农民革命运动到改革开放前,这句俗语流传时间久远,起码百年以上,含意是赞誉和敬重。属褒义。

     2、有网友认为,这是一句咒骂海陆丰人的话!应该出现于改革开放后。另有网友认为:这句俗语是“比刨祖坟、拆祠堂伤害更大的咒语”出现于2011年11月网文“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之由来》,含意是毀,属贬义。

      四、“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 这句俗语的来源,无论何种观点,都是依据民间传言解读。

      目前,均没有人能在国典古籍、关于彭湃的党史文章,与陈炯明有关的民国史料及当时的报刊中找到“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 这句原话的记载。

      一阵鼓角齐鸣之后,归根到底还是各抒己见。说明任何试图在网上用个人见解独搅乾坤,都是痴心妄想。

      这句俗语是褒还是贬?上述5种不同见解,3种出现时间,哪种符合客观?自有民心在!不是网上说了算,更不是任何个人说了算。如果网友仍有兴趣继续探讨,建议阐明自己的见解,不要人身攻击,不要乱扣帽子,不要将自己的见解强加于人。自損人格的不当语言应该适可而止,自以为是的态度更是不可取。

      笔者坚持自己的见解,提倡豪侠尚义,刚直不呵,维护公理正义,同心同德维护家乡形象。任何网友都有探源、解读的权利。只要不“抠屎糊脸”抹黑海陆丰就行。

  “剃头”之后,有“改头换面” ,精神振奋之感。这一段来的争议,己将“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这句俗语的传报推到巅峰状态,比任何时候更加深入人心。有不少高、初中生也在议论。预示着海陆丰先辈豪侠尚义,刚直不呵,维护公理正义,同心同德维护家乡形象的高贵品质必将代代相传。

     振兴海陆丰,是建设新汕尾的根本!海陆丰不发展,汕尾市就尾大不掉。时下最缺什么?——社会公德。官场腐败,民间丑行等等,说到底是这些匪类丧失了社会公德。时下最需什么?——天地正气。官场民间,各式场合,急需正义公理!是否如此,需要关心家乡的网友们去思考,去探索。




该贴已经同步到 缘来缘去的微博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是历史文明还是黑恶势力
[三唯论点] 天地从来不造假 岁月无奈诉衷情
[三唯论点] 是民众固执 还是民生使然
[三唯论点] 请给部份底层群体留点谋生缝隙
[三唯论点] 鼓足干劲 迎接新的挑战
[三唯论点] 校园年年飘溢荔香 师生岁岁共享佳果

发表于 2015-1-8 00: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天顶雷公,地下海陆丰”这句话对海陆丰的形象的正负影响有歇浪险?俗语一句,语境的正负能量由事因、环境、人物而定。海陆丰的文人楸着这句俗语辩论了N长日夜,甚至恶言相对。“天顶雷公,地下海陆丰”这句俗语真正是“浪险过打紫菜”
发表于 2015-1-8 01: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本帖最后由 埔陇宫 于 2015-1-8 01:50 编辑

《“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之由来》是以正史的手法来叙述的,标题和内容,都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在没有准确史料佐证之前,就仓促以正史的面目示人,着实不应该。

现在你说纯属个人观点,依据民间传言解读,推翻了自己之前正史的结论,这就是是进步,在没有准确史料佐证之前,必须放弃“天上雷公、地海陆丰”产生于陈炯明主政广东时,海陆丰籍三轮车夫打抱不平的“正史”结论。
发表于 2015-1-8 01: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浪险过打紫菜。
紫莱为何物,何为浪险。
待有空来吹吹水,
还有一句对打紫菜人士真正描写

爱落死胶地,唔落死全厝。
打紫菜人挣扎在生活的边缘,。
发表于 2015-1-8 01: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丰俗语,歇后语,贴近又玄远,清晰而哲理。

有一句不切实际,就是(鬼拍你),问一声,有谁被鬼拍过。谁见过鬼?
再者就是雷公(雷公教你),实际就是电极。
我们提倡雷公说,是反人类科学,是愚弄,无知。
发表于 2015-1-8 01: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所住的楼宇(城市)都设有避雷针。
如果雷公是正义的神的话,何必设避雷针,多此一举。
所以证明,雷公对人类伤害程度极大,防不胜防。
我们应用严肃科学态度打破雷公神论。
发表于 2015-1-8 09: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逢人就骂,乱扣帽子之势“浪险过剃头”-------------------------
陈老“逢人就骂,乱扣帽子” 言过其实。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10: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埔陇宫 发表于 2015-1-8 01:01
《“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之由来》是以正史的手法来叙述的,标题和内容,都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在没有准 ...

承教。
      依据民间调查,坦坦荡荡表述并一再坚持自已的见解,不是唯一性和排他性的体现。正如先生坚持自己的看法一样。
      我对其他4种解读从无置评,何来唯一性和排他性?我是对陈炯明主粤时期,海陆丰先辈豪侠尚义,刚直不呵,维护公理正义,同心同德维护家乡形象的高贵品质表示由衷的敬佩,从未说过自已的见解是“正史” 。谢谢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10: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显兵 发表于 2015-1-8 01:29
我们所住的楼宇(城市)都设有避雷针。
如果雷公是正义的神的话,何必设避雷针,多此一举。
所以证明,雷 ...

承教。
      我坚持自已的观点,看重的是字义,敬重海陆丰先辈忠肝义胆,同心同德,维护家乡良好形象崇高品质;先生咬文嚼字,关注现实“雷公”( 雷电),探讨现代科技,与讨论“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 这句俗语的来源、含意,是两回事。谢谢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10: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晚安吾爱 发表于 2015-1-8 09:10
其逢人就骂,乱扣帽子之势“浪险过剃头”-------------------------
陈老“逢人就骂,乱扣帽子” 言过其实 ...

承教。
      对句俗语深恶痛绝的网友,骂声愈演愈烈,逢人就骂,乱扣帽子之势“浪险过剃头” 是否言过其实?网上言论历历在目。多谢先生关注!
发表于 2015-1-8 11: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这就是市民网“名嘴”的水准?不敢恭维!“天顶雷公地下海陆丰”这个破尿壶无人批判时,这是我老陈的杰作,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动辄”一声“阮是海陆丰人”,于是赚回了一个“雷公”。那是说得有根有据。我老陈是学者、是专家,是我著书立说研究“雷公”的。就差申请“雷公说”的专利了。在我发文《我找不到“天顶雷公地下海陆丰”这句话任何褒义的使用场合》后,第一时间跳出来,扬言要对我“当头喝棒”,我是一等再等,可惜你拿出来的东西比牙签还小。应了海陆丰一句俗语:这货会吠不会咬。
“雷公说”有多少个版本?为什么单单你成谴责的对象?因为你想出名添枝加叶杜撰“雷公说”,将“雷公说”这个游魂野鬼贴金包装供奉入龛。始作俑者是你,不找你找谁?
今天你的“剃头帖”发得是不是太草率了,你引以为荣,一生经营的“雷公说”就这样不要了?自己承认有五个来源的说法,那就是承认自己当年著书立说写“雷公”是拿嘴来放屁!输掉“雷公”是小事,输掉人格以后就不能再装君子用歪理邪说蒙人了!再也无市场了!
与你辩论太乏味了,理穷时免穿龟壳就潜水。今天抛出“雷公说”有五个来源,放个烟雾,自己潜逃。还自鸣得意的说“险过剃头”。以为自己逃脱得了,太天真了!
                                                         银华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11: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银华 发表于 2015-1-8 11:00
原来这就是市民网“名嘴”的水准?不敢恭维!“天顶雷公地下海陆丰”这个破尿壶无人批判时,这是我老陈的杰 ...

      "这货会吠不会咬"。"拿嘴来放屁"
-----------自损人格,可悲!
发表于 2015-1-8 11: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5-1-8 11:18
"这货会吠不会咬"。"拿嘴来放屁"
-----------自损人格,可悲!

是形象的比喻。你不懂的。慢慢学习。再敢乱说,照揍不误!
发表于 2015-1-8 11: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5-1-8 10:44
承教。
      依据民间调查,坦坦荡荡表述并一再坚持自已的见解,不是唯一性和排他性的体现。正如先生坚 ...

说到底也就是几个出外踏三轮车工友的事,何来海陆丰前辈?行文逻辑松散。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11: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银华 发表于 2015-1-8 11:25
是形象的比喻。你不懂的。慢慢学习。再敢乱说,照揍不误!

原来是自画相。
千万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发表于 2015-1-8 11: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底也就是几个出外踏三轮车工友的事,何来“海陆丰先辈豪侠尚义,刚直不呵,维护公理正义,同心同德维护家乡形象的高贵品质”?行文逻辑松散。
发表于 2015-1-8 11: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5-1-8 11:28
原来是自画相。
千万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你是搬起“雷公”卡自己。
发表于 2015-1-8 11: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

先生说的近代(1921至1927年之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