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219|回复: 1

[文学] 一位总经理的文学梦—— 记省作协会员陈树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31 14: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位总经理的文学梦—— 记省作协会员陈树龙
时间:2015-05-31    文章来源:汕尾日报 
  在海陆丰籍的作家中,专门写小小说的不多,其中陆丰甲子的陈树龙、陈树茂兄弟可谓佼佼者。近日,记者通过QQ的方式采访了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小小说学会副会长陈树龙。
  相对于陈树龙这个大名,喜欢小小说的读者可能对他的笔名“陈家大少”更加熟悉。跟许多非专业作家一样,陈树龙的职业和他的爱好相差十万八千里。他拥有暖通空调高级工程师的头衔,系惠州市茂源冷气净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事业有成。
  文根早种 半路出家
  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陈树龙读书年代就爱好文学,作文成绩一直很不错。多年后,当他回首往事时,却说,真正在他心中栽下文学种子的是一份家乡人办的小报《萤光》。
  用今天的话说,《萤光》是一份民刊,创办者是李勤,其主要参与者黄汝英(耳汝尔)、林婵娟、李济超等等后来都成了作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当其时国家刚从“文革”中缓过气来,电视机是奢侈品,录音机都不常见;至于今天的人手一部“爱风”,想听歌、看电影、读小说……一机全都解决,在当时是完全不可想象的。由于文化娱乐的种类少、数量奇缺,文学杂志成了人们的主要精神食品粮。我们不知道,李勤等人当时克服了怎样的困难,才出版了《萤光》这张小报,但是,我们可以肯定,《萤光》在许多人、尤其是少年人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多年后生根发芽,甚至茁壮成长,这是《萤光》值得骄傲的成绩。在《萤光》的影响下,还在读中学的陈树龙积极组织校园文学社,并创办了社刊《春笋》,做起了文学梦。幸运的是,他的语文老师有很深的文学造诣,给了他不少具体的指导。
  然而,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之后,陈树龙和大多数人的遭遇一样,首先追求的是生活保障。在寻找自己的位置的过程中,陈树龙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成功,这时,睽违多年的文学梦似乎又重新活跃起来。
  2005年6月,三十多岁、事业初成的陈树龙空闲之余,上网浏览,看到网站上有一些写得不怎么样的文章,却有很多人叫好,他当时就有点不服气:这样的文章我也能写出来!干脆写一篇和他比一比。他对记者说,正是在这种逞强好胜的心理的驱动下,他注册了“陈家大少”的网名并写下了《砂锅》一文。《砂锅》很短,700字左右。写好之后,立即贴上去,立即有人来评,感觉还不错。写文章的人都有这种感受,自己的文章有读者、有赞许,那就是莫大的鼓励和欣慰。这下子,陈树龙的写作兴趣重燃了,再接再厉,想再写一篇,却一时文思不接。这时候,他想起读高中时代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晨练》,曾得到老师的表扬。可惜因为时间久了,没能保存,好在大意还记得,于是立即进行重写,也立即贴上论坛。(后来此文发表于《惠州日报》)。
牛刀小试,叫好连连。这一成功让离开文学多年的陈树龙生起回归文学的渴望!
  引路人和第一个读者
  经朋友介绍,陈树龙加盟了惠州文学论坛。在论坛上,陈树龙高兴地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李勤。
  陈树龙对记者说,在他的心目中,一直将李勤视为文学路上的引路人。时隔二十多年,在异乡再次遇到李勤,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经联系,陈树龙将自己的作品送交李勤评点,李勤看完后认可了陈树龙的写作潜力,并给予了很细心的指点。在李勤的鼓励下,陈树龙加盟全国的小小说论坛网站,加入李勤为龙头的朴璞文学沙龙。
  当陈树龙的作品在小小说论坛帖出后,点击率颇高,赞许的声音不绝。当他把这消息告诉了李勤时,李勤非常高兴,让陈树龙把所有贴上论坛的作品都打印出来,并约好惠州大学的南木共同对陈树龙进行指点。在他们两人的指导及肯定下,陈树龙顿时充满自信。陈树龙说到当日的情景依然充满了兴奋:“那天回来后,我一天一篇小小说,连续写出了《抓小偷》等七篇作品。”
  2005年12月4日,陈树龙的小小说《抓小偷》在《惠州日报》副刊《西湖文艺》发表了,这是他的文字第一次变成了铅字!陈树龙兴奋极了,到处发信息给朋友,一大早跑了几个地方,买了十几份报纸回来收藏。
  在李勤和众多文友的鼓励和帮助下,陈树龙试着将文章向省外报刊投稿,但投了好几次,都是泥牛入海无消息,不觉有些灰心。陈树龙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反省:我的小小说为什么没有编辑选上,是否存在什么问题?是题材,还是写法,或者是文字功力不够?不久,《古今故事报》发表了他的作品《我老婆的项链给抢了》,编辑特意改了名叫《老婆的项链给抢了》;接下来,他的作品陆续被《芒种故事》《洛阳晚报》等报刊采用。他又恢复了自信!创作劲头越来越旺,其小小说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陆续发表或被转载,并结集出版《这事不能说》一书。
  陈树龙的成功受到惠州文坛的欢迎与肯定,大家推选他为惠州市小小说学会副会长。惠州有全国小小说创作基地的称号,能被选为副会长,绝对是一种成功和肯定。陈树龙说:“李勤是我文学路上的引领人。套用李勤的一句话,唯有多写才是报答。”
  谈到平常的写作状态,陈树龙说:“我老婆一直是我的第一读者,我的这个作家头衔也是老婆促成的,她一直在支持我写作,坚持下去。很多题材是我们俩在聊天或者她的经历启发的。譬如《这事不能说》是我俩开玩笑的一句话;《床头灯》是晚上睡觉时谁来关灯引发的;《我老婆的项链给抢了》来源于老婆当天给抢了项链,网友说不能白给抢了,写篇文章弄点稿费。”
  陈树龙还说:“写作于我纯粹是工作之余自娱自乐。写作圆了少时的作家梦。我是快乐写作,不给自己任何压力。最近因为养家糊口工作比较忙,也就顾不上写小小说,写得少了,有些读者会追问我,催促着我继续写下去。我想我也不会辜负大家的一片心意。”
  生活积累“活”了小说
  陈树龙的小小说为什么能够受到读者的欢迎?他的引路人李勤曾写过专文进行评论。这里综合如下:
  首先,纵观陈树龙的小小说,除《该不该说》外,所有的主人公都是男性,而且绝大多数都叫阿六。
  这个阿六,忽而是暴发户,忽而是民工,忽而是干部,忽而是学生,忽而是青年,忽而是中年……身世、背景、年龄、身份都不同。连带的,阿六的老婆也跟着变化,有时是农村人有时是城里人。但所有阿六的身上,有那么几种相对固定的特征:
  一是作为刚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弱势群体,表现出对城市生活和城市人的不适应,如《串门,有事吗》、《母亲节》、《阿婶来电话吗?》、《买票》等。阿六在这些作品中,表现得相当老实、木讷,欲言又止,无可适从,有几分可怜更有几分可爱。
  二是作为在城里混得不错的“新移民”,在当代社会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得相当聪明却又底气不足,如《省城归来》、《老同学》、《陪练》、《喝酒》等。阿六在这些作品中,不再老实可欺,而是反过来能够行“坑、蒙、拐、骗”之事了。这样的阿六不再可怜,也不复可爱,反而有些许可厌。
  其次,陈树龙的小小说,涉及的题材或主题,都不是重大或严重的,而多指向我们身边,指向我们的日常生活。
  再次,主题模糊(或称主题多义)是陈树龙小小说的另一特色。
  作为对陈树龙的文学创作最了解的人,李勤说:“陈树龙是不经意地涉足文坛的,虽然他也经历过一段犹豫徘徊、停滞不前的郁闷日子,也曾走过‘改邪归正’的捷径,让我颇为担忧,所幸的是,我看到了《喝茶》,放心了。《喝茶》标志着陈树龙度过了青涩时期,走向了成熟。”
  专门写小小说的陈树龙,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里借用李勤一句话作为本文结语:“陈树龙还很年轻,创作的路还很漫长。相信陈树龙凭着多年的生活积累和活跃的思维,能够再闯高峰,带给我们更加酣畅淋漓的艺术享受!”(记者  沈洛羊)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汕尾教师家长须警惕,手机毁掉孩子成绩不商量
[城事报料] 汕尾春节天气预计
[三唯论点] 高考后说高考
[三唯论点] 擦亮“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振兴汕尾
[三唯论点] 点赞:市教育局向全市中小学生和家长发出倡议
[文化天地] 做人的高度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4: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这个阿六,忽而是暴发户,忽而是民工,忽而是干部,忽而是学生,忽而是青年,忽而是中年……身世、背景、年龄、身份都不同。连带的,阿六的老婆也跟着变化,有时是农村人有时是城里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