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楼主: 天马王

[论汕尾] 评网民关于汕尾市民网站长被“和谐”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9 11: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马说的有理!支持
发表于 2012-2-29 12: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在中国讲法制讲得过去吗?这样的网站在汕尾没后台能站得住脚吗?

我认为站长最少有汕尾市高层领导作背景,也有可能郑总在扶持。要不然早被人搞死。
发表于 2012-2-29 13: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顶一个!
发表于 2012-2-29 13: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天王马兄!
发表于 2012-2-29 13: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站长不和政府和谐,与谁和谐?不懂,又傻了。楼主观点正确,支持。
发表于 2012-2-29 13: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太低估天朝的维稳决心了
发表于 2012-2-29 13: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机钻井同志 发表于 2012-2-29 11:16
这些太客观了。不切合实际了。当有敏感话题的时候,什么管理条例都是浮云。

支持
发表于 2012-2-29 13: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瞎担心.真要搞你,你能没事吗?--坐在家都有事.
发表于 2012-2-29 14: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言是“法理应然”,但要清醒看到,“法理应然”距“现实已然”还有相当路途,现实有时仍然严峻!这里且不展开,只先建议一条:适当的未雨绸缪是必要的!在未能保证哪种保护方式一定有效时,至少应争取做到将遭遇不测的真相公之于世。这个道义担当,主要在第一流的内外网民朋友身上!
发表于 2012-2-29 14: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贴篇旧文,作为网友“表达”的某些背景参考:

“无效表达”拷问“官念”转型
郑溢涛

5月26日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中指出:“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但仍有许多声音未被倾听。一方面,有些声音被淹没在强大的声场之中,难以浮出水面;另一方面,也有些声音只是‘说也白说’,意愿虽表达,问题未解决。这些,都可谓无效表达,有人称之为‘沉没的声音’。”
事实正是如此!在眼下的“众声喧哗”中,流于“无效”, 被漠视、被淹没,“说也白说”的,除了许多“个人利益诉求”外,就是大量意指公共利益的表达。看来,无论你身为一介草民,还是思想、知识精英们,多半一样还是“表达上的弱势群体”。
事实还不仅仅是如此!一部分表达,不仅仅流于“无效”,不仅仅被漠视、被淹没,甚而至于因表达而获罪!回想2009年4月13日,“评论权”三字载入中国政府首份人权规划——《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计划中明载依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发表权。消息一出,媒体人为之喝彩,庆幸从此以后“表达是人权,封杀有风险!”我想问的是:那天之后,还有没有记者因言罹祸?还有没有人“冒险”施行封杀?恐怕不是没有,而且仍然不少,表达的风险仍旧大于封杀,封杀的成本未见大于表达。遑论那天之前,遑论新闻界之外!
人民日报的这篇评论说:“诸多矛盾冲突事件背后,往往是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从这个角度看,维权就是维稳,维权才能维稳。”这显然是付出过大量沉重代价之后的“不争之论”!
评论提出要“尽可能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以政府之力,维护弱势人群的表达权,使他们的利益能够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渠道正常表达…”事实上,在国家的政制设置、建设理论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都是“民意代表”么?不都负有“采集民意”之责么?如果真能一步一个脚印照实做去,如果大多数代表、委员真能当得实至名归、不辱使命,架设“制度化规范化的正常表达渠道”,我认为早已根本不是个问题了!
当下大量“意指公共利益的表达”流于“无效”、“说也白说”的事实,在我看来,正类似于古之“朕即天下”时代的“谏”的命运。
谏这东西,原是“家天下”的产物。有篇题为《“冷拒”与“酷拒”》的文章,说的是古代“拒谏”的故事和教训。文章以周厉王和明武宗为例,介绍了“拒谏”的两种形式及其特点,一为“冷拒”,什么金玉良言,一概当耳边风,不予理睬,继续我行我素;一为“酷拒”,谁敢犯颜直谏,提不同意见,下诏狱、戴枷锁、罚跪,廷杖伺候,还动用调任、降级、夺俸、削职等手段,杀鸡给猴看。“冷拒”和“酷拒”,只是“拒”的方式和程度不同,结果则是一样的,都对社会的发展不利。“冷拒”易使进谏之人产生怠惰之情;“酷拒”更使人生惧怕之心,难有后继者。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警示:“谏,从来不是虚饰品,是非常实在的东西,是社会管理所必需的,是‘上者’之外的人从另一角度看待人和事所产生的思想。无论它遭到何种方式的拒绝,最终都会导致思想的泯灭,社会的停滞……谁听说过有拒谏而繁荣的社会?”历史的保留节目是,家国的溃败,常常就始于当家人听不进直言规劝。不同意见多逆耳,可明知道逆耳之言、逆命之行多是出于好意真心,就是没多少人喜欢。之所以逆耳,是因为人性中本来普遍具有喜欢“顺着来”和“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弱点。所谓英明或昏庸,取决于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克服了自己身上的这一人性弱点。
今天当然不允许再叫“家天下时代”了,理论上讲,人人都是享有公民权利的国家主人,但事实上,由于眼下各级官员的职位并非直接来源于一个个选民,致使“家天下”遗风犹在,大大小小的“朕”仍然不少,一成了某个单位的头,那单位便俨然是他家,他这个家长便可大开他的“权力私家店”。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今天称作“后家天下时代”似无不可。既然是“后家天下时代”,那就有了“谏”诞生的背景,也就有了与“家天下时代”一脉相承的“谏”的命运。尽管喜欢对公共事务管理提意见的人具有多么强烈的现代公民意识,再怎么自我感觉是在行使“公民权利”,是在“公民言说”,他的“意指公共利益”的建言献策,其实也还常常会被视如古代的“谏”,也就是说,主事者还是可听可不听。“酷拒”诚然已渐少,“冷拒”却还是随时随处可见的。他不听,你也没他办法,因为你根本不掌握实质性的弹劾权。这一方面提醒人们,对于眼下公民社会的发育,不能估计过高,否则,你自以为是公民,自认为提意见是出诸公共理性,人家却仍然以你为一介“臣民”,就是不欢迎你来说“我家的事”,这样你倒要成了鲁迅所揭示的“隔膜”了。
“无效表达”的事实提醒人们,公民社会建设是多么艰巨的事!可以肯定的是,在民众公共理性正持续苏醒、高扬的背景下,阻碍公民社会发育的罪责,主要在于官员,在于执政者“官念”转型的迟滞,或行动上的敷衍、作秀,甚至是“倒行逆施”!

2011.5.27
发表于 2012-2-29 15: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lol
发表于 2012-2-29 16: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有被 和谐!:lol
发表于 2012-2-29 17: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遵纪守法、理性上网
发表于 2012-2-29 17: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才叫不违反国家法律,我们宪法还说得清清楚楚,言论自由,等。。。。可是事实,因这些被叫去喝茶,和谐不知有多少。

这个说了等于没说,和谐社会,随时都有被和谐的可能。
发表于 2012-2-29 17: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D不错( ^_^ )不错嘛
发表于 2012-2-29 17: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小白了您。
1、没有备案的网站在中国大陆一个都没法存留,备案是服务器放在中国大陆的前提,而备案和是否被和谐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2、会员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这个谁都这么声明,但网站也有监督言论的责任,有人发了CCP不喜的言论,网站一样有责任。
3、您说的第三点您自己相信吗?反正我是不信的。
4、权责自负没错,还是用第二点回答您。

最后说一点,如果他们不跟你玩阳谋,就跟你玩阴的,这不,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事儿,被迫搬离了不是?
发表于 2012-2-29 19: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是“和谐”社会,为了不轻易被和谐,就只能来个“金蝉脱壳”了。:lol
发表于 2012-2-29 20: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性沟通;实事求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