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彬,是海丰县彭湃医院泌尿外科的一名主任医师。他十几年来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始终致力于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肯定。特别是许多被他救治了的患者,更是对他好评如潮。俗话说,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那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一副副表示肯定赞扬的“红挂匾”不断地送给被人们称赞为好医师的林文彬,这是无数康复的患者对他医术医德的一种最为直接、朴实的肯定。 林文彬多次获得省、市颁发的各项科技成果奖,多年来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和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3年他获得“汕尾市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林文彬生于医生世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母亲也是医生。其父母一生行医,治病救人、行善积德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受其父母的熏陶和影响,林文彬从小就立志于要像父母一样当一名受人尊重的医生。多年来,他潜心研究,把所掌握的医学技术和多次参加省内外培训学到的新知识,不断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总结和巩固,并在无数次临床抢救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年前,家住海丰县黄羌镇角元村的刘木贵,其6岁多的儿子患有尿道下裂症,一拉尿就湿裤子,这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的负担及生活上的不便,经诊断需要做矫形手术。但其家庭十分贫困,刘木贵的妻子患有尿毒症已有几年了,为了治疗她的病,一家人已是负债累累,不堪重负。可儿子的病又不能不治疗,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生理的发育,会给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经人介绍,刘木贵来到彭湃医院找到林文彬。他了解情况后,不仅全力治疗刘木贵儿子,而且还发动他所在的外三科全体医务人员以及医院工会为其捐款。如今,刘木贵的儿子已恢复正常。 海丰某村有一个3岁的小女孩在路边玩耍时,不幸被一辆拖拉机撞倒并辗压,导致骨盆骨折,膀胱严重破裂,尿道、子宫、阴道完全撕断,失血性休克。送到医院时,小女孩的父母身无分文,而林文彬却是二话没说,救人为先!于是,在该院领导及相关科室的支持下,由林文彬主刀,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抢救,终于把小女孩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由于抢救及时,小女孩恢复很快,2个月后就能自排小便,半年后已经能够正常行走。 一位70多岁的五保户罗伯,因患前列腺肥大症,反复到门诊导尿,致使泌尿系统感染,病情加重了。罗伯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来到该医院求医。林文彬了解这一具体情况后,立即为其捐款,并亲自为罗伯做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很快解除了罗伯的痛苦。 家住农村的陈某得了双肾输尿结石梗阻,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得不到有效治疗,一拖再拖而引起严重尿毒症,浑身浮肿。陈某来到该院求医,林文彬先后为其进行经皮肾造瘘引流及弹道碎石术。因陈某原来的身体很差,术后护理也是关键,林文彬因此当起了“护工”,全程跟踪、细心观察,在护士忙不过来时,亲自为陈某做管道护理,使陈某迅速恢复了健康。陈某及其家属对此感激涕零,老实巴交的陈某连连感叹林文彬待其如亲人,有问必答,关怀备至。与陈某同个病房的几位病友也有同感,其中一位激动地对记者说,林医师每天巡房好几次,目的就是要及时了解我们这些人手术后恢复的情况。他不但手术做得好,而且周到细心、亲力亲为服务病人。他每天早上上班,总是比别人提前十几分钟到达,而且一进来就先到病房看望我们,特别是察看那些刚动过手术的病友。下班前,他也要进来病房察看一圈才走。有一天晚上,他在家里吃了晚饭后又来到病房,原来是当天下午有一位重病患者刚做了手术,他放心不下要来看看。说到此,这位病友由衷地感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有责任心的医生。 另一位在林文彬手下得到康复和救助的林某由衷地说,对于如今老百姓就医难的问题,除了制度上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医疗保障之外,如果社会上能有更多像林文彬这样的医务人员,医患关系何愁不和谐呢?(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郑冰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