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335|回复: 20

[地方志] 海丰鲤趋埔林氏世代书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9 23: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丰鲤趋埔林氏世代书香

                                                                              —— 吴福钦

     明末清初,海丰鲘门已成为省内外航海商客贸易的重要港口,市场经济活跃,一片繁荣。这时候,潮州澄海县鸥汀铁陇埔村第三代林敬宇,看到鲘门港的鱼业生意很有发展的门路,便从澄海县迁到鲘门从事鱼行。但是,好景不长,因为清朝政府为防止沿海百姓参加郑成功据台湾“抗清”的战争,朝廷发下史无前例的“禁海令”,康熙三年(1664年)四月初六日,海丰的沿海地区百姓吞声忍泪迁出他处。正在鲘门港做鱼行生意的林敬宇也成为迁界的“对象”,带着家庭人员搬迁到县城的鸭仔寮临时居住,又再迁到桥东社七圣宫附近。
     清康熙中期,林敬宇在龙津溪西畔的鲤趋埔购买土地,投入大量的资金,兴建林氏家族二大座颇具规模的庭院,一座称为“笃庆堂”,一座称为“叙伦堂”,这二座阳居都是三进院落、面宽三间及两侧附屋,同时,在附近兴建了一座三进、面宽五间、附屋九间的“九包五”格式的林氏祠堂。足见清代鲤趋埔林氏的经济地位,林氏在鲤趋埔创基发迹有350多年历史了。
    当年,林氏先祖以广置田产发展农业经济为主,租田遍佈附城、城东等地。经过二、三代人的奋斗,虽然成为富甲一方的家族,但是在社会地位缺乏“功名”,这时期,林氏先祖开始注重文化,教育子弟勤奋读书,争取在科举的正途上赢得功名,激励子孙以“读书为荣,忠孝传家”为原则。
      康熙末年,鲤趋埔林氏始祖林敬宇的曾孙林子恭便取得了“太学生”的学位。之后,林观澜取得“监生”的身份。从清康熙末年至清光绪年间的200年历史长河中,林氏名门望族文风鼎盛,科举名人辈出,设有书房供给家族子弟读书,也接受外姓的学生。
     当时,林梦星以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继承父业,在桥东龙舌埔林氏祠堂的私塾学校,招收学生,培育出一大批科举优秀人才,桃李遍海陆丰;其中:一代奇才的黄汉宗早年拜林梦星为师。两广总督陈炯明、农运领袖彭湃都在童年时也曾在龙舌埔林氏祠堂私塾读书。民国时期,林晋亭、林铁史等先烈也为近代海陆丰农民运动付出热血,支持彭湃的工作,在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荣的一页。
话说:清雍正十三年(1735),林观海(字孟侯),以贡生的资格到广州参加乙卯科广东乡试,考上第二名举人,林观海受到朝廷的录用,敕授文林郎,奉旨出任山东省济宁州嘉祥县知县,官秩正七品。林氏在鲤趋埔建基三、四十年后,出了一位举人、又是任了“县长”的职务,真是“富贵双全”,门第增辉,荣宗耀祖,多么光彩。
     林观海任职届满,回海丰了。正值升平盛世,兴文重史之时,乾隆十一年(1746年),江苏金坛县举人于卜熊出任海丰知县,响应朝廷的号召编修《海丰县志》,林观海和姚世英、姚璋、林向荣、林丁峰等县里名士积极参与编校《县志》的工作,发挥才能,出点微力。
     乾隆十八年(1753年),徐式金、林菶、林向荣等五人为报答老师林观海(号函文)先生的恩情,特地制作了一张木刻匾额送给恩师。现在还保存,该匾长170×58厘米,木质阳刻着:“恭誌  近思堂林夫子函文”、中间四个大字刻着“入座春风”、落款“受业门人、徐式金、张鸿光、洪灏、弟 菶、侄 向荣,乾隆十八年岁次癸酉暑月拜立”。其中:林菶是梅陇归丰人,林向荣是海城金带街人,都是举人。  
    从这时期开始至清末,林氏的文风蔚起,成为海丰县城的文化阶层杰出家族和传播中心,世代相承,科举人才有:举人林云鹤、恩贡生林昞开、拔贡生林昉开、副贡生林时开、岁贡生林初开、太学生林晓开、林晤开,恩贡生林梦星、廪贡生林秀升、附贡生林凌汉、林汝汉、以及增生林添祜、国学生林添禧、职员林添祺、林溯汉,秀才林凯升、林芷升、林晋亭等二十多人,都是享受国家各级待遇或有名望的。作为一个家族有这样的人文气势,在海丰古代史上实属少见,独一无二,是名副其实的“世代书香”门第。
    清嘉庆五年(1800)庚申,林云鹤(字宅周)年已46岁了,学历还是贡生的资格,这一年的八月,正逢朝廷开科取士的考期,他坚定信心一定要考上举人。在开考的前一个月,即农历七月,林云鹤坐着轿子,带了二位书童,亲身到龙山准提阁烧香拜菩萨,祈祷考试成功的心愿。之后,在准提阁老和尚的陪同下登临龙山,
这时,林云鹤诗兴大发,挥毫在龙山石壁上题写了七言句、共224字的《龙山石刻歌》,其歌曰:
                                       吾尚好古扬冯多,邀我龙山登嵯峨。山僧取径导游屐,
                                       当空峭壁悬藤萝。参差石刻忽相向,数行隐约腾蛟驼。
                                       卢黄五人此泛菊,九月九日来陂陀。纪元嘉定岁己卯,
                                       同官共醉金叵罗。我顾诸子起叹息,此石遗迹先五坡。
                                       忆昔宁宗廿五载,边庭稍稍销金戈。长吏馀间竞挈榼,
                                       东篱归骑红颜酡。六百年来盛事歇,残碑故在谁摩挲。
                                       邑乘浪云不可考,委弃榛芜理则那。古迹未堪遽烟灭,
                                       坐使名胜沉山阿。二生抽毫更进牍,劝作龙山石刻歌。
                                       方今七月亦秋令,龙津之水生微波。老子此来兴不浅,
                                       彼五人者宁殊科。后之视今今视昔,对此茫茫叹奈何。
                                       山僧大笑请饮酒,来日登高盍再过。
       这首石刻歌生动地描写了海丰、龙山、准提阁的历史和景观,成为千古名篇,给龙山和准提阁增添文化气氛。可惜,在清咸丰年间的“农民战争”中,龙山上的石刻遭受毁灭了。

      说来奇巧,菩萨真的有灵应,是年八月,林云鹤到广州参加庚申科(1800年)广东乡试,考上全省第32名举人。他中式举人后,受朝廷录用,嘉庆皇帝颁旨派他担任广东琼州府感恩县儒学教谕,官秩正八品,敕授修职郎。教谕:是掌管教学的官吏,相当于现代的教育局局长,负责教育和文化工作。林云鹤在任教谕很有成绩,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调任琼州府临高县儒学教谕,连任二届六年;朝廷对林举人的教育工作成绩,予以表彰,按照朝廷的规定,对八品官员的“封赠”只有本身,林云鹤以孝道之心,为报答父母恩,上呈报告向嘉庆皇帝要求将“浩荡皇恩”转封给父母,皇帝支持林云鹤的孝意,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朝廷发出“文件”,派出钦差大臣到海丰宣读“圣旨”,敕封林云鹤的父亲林观若为修职郎、临高县儒学教谕正八品的荣誉职衔,封林云鹤的三位母亲黎氏、罗氏、黄氏为孺人。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朝廷又命林云鹤调往琼州府昌化县、担任儒学教谕。林举人家庭出身富裕,他保持读书人厚道的本色,为官清廉,不尚于逢迎巴结上级官员,尽管林云鹤的学问渊博,精通经史,才情敏捷,业绩可观,但他只在琼州府的感恩、临高、昌化三个县担任了十三、四年儒学教谕的正八品官职,未能升官晋级。
      道光四年(1824年)冬月,举人林云鹤年已70岁,他在昌化县的任职上因病不幸逝世。林晓开、林时开、林昞开等五兄弟前往琼州府昌化县将父亲林云鹤灵柩扶回海丰安葬。林举人落叶归根,结束了他一生的文化事业生涯了。
      林云鹤举人是一位教育家、诗词家、史学家,海丰名胜多有吟咏,其中有《龙山石刻歌》、《五坡岭》、《后门壮帝居》等名作传世。
还有题咏:壮帝居的三首诗,诗曰:
(一)
波絮风萍丧乱初,蒙尘曾否此山居?
应知题石当年意,只是臣心矢介如。
(二)
铜驼荆棘叹家庭,岭海何论旦夕停。
数百年来遗老尽,翻将岩石比冬青。
(三)
江潮海飓意何如,王气销沉剩露居。
欲证当年迁播事,空山无语又秋初。

      鲤趋埔林氏先祖累受朝廷恩惠,清嘉庆二十四年(1891)和道光十六年(1836),林氏第六代林宅寅(即林云鹤堂兄)由于厚道忠诚,知国法、肃家规的楷模,先后得到嘉庆皇帝、道光皇帝赐给“恩荣”的荣耀,林宅寅享高寿九十二岁。

         林宅寅之弟林宅衡,自少到老有长者风范,于九十二岁时,即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适逢道光皇帝昭示天下,奖励有道德的模寿星,海丰知县崔曾泰奉圣旨,带来皇帝的慰问信、并赐给林宅衡的布料、肉类、现金二两银等慰问物资;至道光二十五年(1845),道光皇帝的老婆(皇后)的生日大庆,恩昭天下九十岁以上,封赐八品衔、百岁的封赐七品衔;这时,林氏家族又受到浩荡皇恩的喜气,庆祝林宅衡荣受八品衔的“福禄寿”的光彩,荷蒙皇恩特殊待遇的林宅衡活到咸丰元年(1851)已寿逾101岁而善终。
         林氏先祖在经济发展和科举上层出不穷,成为海丰名门望族,订立传统礼法的家规,严肃教育子孙,遵循孔孟之道,忠孝为本,世代相承,富而乐善。
道光十九年(1839),知县张熉为振兴海丰教育文化事业,在五坡岭创建“莲峰书院”,当时,海丰的教育经费缺乏,每年收入仅100余两银,不足于付出。林晓开以太学生的身份满怀热情,慷慨地将位于留颍乡的祖业200余亩租田(即13.9万平方米土地面积)捐献给县府作为教育事业公益基金。
        第二年,林晓开又做了一件文化事业的善举,他与名门望族的好友姚荣吉二人向海丰孔庙捐献绿豆青石雕刻的“石鼎”一口,姚荣吉是高田社人,清道光元年(1821)辛巳科恩贡生。
这个石鼎一边镌刻着:“清道光庚子年孟秋吉”,一边镌刻着:“后学邑人林晓开、姚荣吉”中间镌刻着“盤根正嶽、鼎寿名山” ,都是阳刻篆体字。
       石鼎作为祭孔的礼器,供在孔庙内,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取得胜利,成立海陆丰苏维埃政权时侯,孔庙的古代文物均被搬出,直至去年夏月,这个石鼎在彭湃医院建设工地出土。
       清道光元年(1821年),林云鹤的第三子,林昞开(字捷玲),到惠州府参加辛巳科府试,考上恩贡生;上级官员非常赏识林昞开的才干,安排他担任海丰清治局负责人,清治局:相当现代的治安部门。
       咸丰四年甲寅(1854)至六年丙辰(1856)年间,海丰等地因暴发了“三点会”农民战争,烽烟四起,县城告急。林昞开因职责所在,他毅然与举人马逢蕃等积极协力带领勇兵壮士平击叛乱分子,协助海丰知县梁凤辉督守县城,抵御“三点会”的暴乱和进攻,稳定社会局面,立下功劳。后来,广东总督毛鸿宾、广东巡抚郭嵩焘二位钦差大臣根据海丰县和惠州府的上报,奏请朝廷表彰林昞开的模范事迹,咸丰皇帝特授林昞开以直隶州州判官职的选用人才;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林昞开协助海丰知县蔡逢恩编纂《海丰县志》的工作。
      清道光四年(1824年)四月,林时开、林昉开兄弟与其他同学30多人往惠州府参加甲申科府试。揭榜后公示名单,捷报传来:这一科海丰县中式了拔贡、副贡、岁贡三名;鲤趋埔林昉开考上拔贡生、林时开考上副贡生,双喜临门,给海丰和林氏家族增添荣誉。
       林昉开(字捷超),是林云鹤的第五子,他在功名取得拔贡生的学位,不但他的才华出众,而且文行兼优,为人孝顺廉正。赢得海丰县向朝廷推荐他为“孝廉方正”的荣誉资格。
林昉开擅长书画,当年,他的书法艺术名盖惠州府,是闻名的书法家。据说:现在我县民间有收藏林昉开的书画艺术作品。
林昉开的传世诗词其中有游览惠州西湖题咏“白鹤峰苏东坡故居怀古”,诗曰:
苏公遗迹耸崔巍,白鹤峰前翠作堆。
俎豆千秋尊大节,宣仁二语泣奇才。
生逢宸眷犹如此,老入穷荒更可哀。
今古茫茫凭吊处,寒潮落日大江来。

       最近,县政协文史委和县楹联学会出版的《海丰古今楹联选》中,选载了林昉开为自己的府第“叙伦堂”撰题的四副佳作,其对联曰:
(一)
春回梨岭;
籍隶蓬洲。
(二)
金乡旧治春风远;
琼海馀波化泽长。
(三)
祖有德,宗有功,百世馨香绵俎豆;
忾乎闻,懓乎见,一堂色笑廪羹墙。
(四)
我先人创业惟艰,预留好地基,镜水屏山,俾子孙鼎建祠堂,蒸尝百代;
尔后嗣贻谋有确,认定正门路,规行矩步,念宗祖世传诗礼,冠冕千秋。

林时开(字捷书),是林云鹤的第二子,道光甲申科副贡生出身;他为报答“至圣先师孔子公及先贤”的鸿恩,偕同东城寨仔埔的同科岁贡生陈炳,二人捐资向海丰孔庙捐献绿豆青石雕刻的石鼎一口,在石鼎(俗称:香炉)正中镌刻着:“万古流芳”四个字,两边分别镌刻着:“清道光庚子年秋之吉”、“后学陈炳、林时开”的文字,现在还保存在红宫。
林时开好游山水名胜,他的传世诗词其中有题咏《南湖》、《观音万善堂》、《五龙寺》的作品:
南  湖
步月到南湖,闲倚湖边树。拂面微风来,竹露声如雨。
白云半空飞,月在云开处。素影落寒波,潮痕自来去。

万善堂
附郭招提境最幽,逍遥聊作避喧谋。
深尝世味终须觉,历遍寒情自耐秋。
时鸟数声来木末,遥山一角落墙头。
眼前挹取都无尽,天际闲云淡未收。
五龙寺
古榕飒飒草萋妻,门外幽禽着意啼。
日午石桥无客到,有人闲步竹林西。

    清道光、咸丰年间,是林氏的文风鼎盛时期,林云鹤之孙,林昞开之子,林梦星是一位承先启后的杰出人物,他是教育家、诗词家。
清道光四年(1824),林梦星(字际録)考上甲申科廪生,于咸丰元年(1851)辛亥科考上恩贡生。林梦星在鲤趋埔设馆教书,平生不参与政事,以文章学识广授门徒为业,远近的他姓学生登门求学,他执教以春风细雨,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科举人才,黄汉宗是其中一名。林梦星在教余之外,喜欢吟诗作赋。以前,有钱人家或文雅之士,习惯在眠床前上面横眉,挂上布织绣着山水、或花鸟图案和绣着诗句的“眠床眉”,作为美观的装饰品。很多人就捧上“红包”请林梦星贡爷题诗配画,门庭若市。

     现在尚保存林梦星贡生的传世诗词160多首,《林梦星先生诗抄》于2004年5月21日在海城发现,全本书有56页,原版本长17.2×宽12厘米,用清代“文补楼”的书笺纸,是清末秀才黄立庭手迹抄本,以颜体行楷笔法直行精细抄写,劲而清秀,行句字迹清晰。
自明、清以来,海丰诗人的作品能较全面传世的寥寥无几。而林梦星的诗词有160多首,传至现一百多年,真是不易,堪称海丰历史文化名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县楹联学会非常重视这本诗抄,特在《海丰联苑》第四辑设立专栏,附印《林梦星先生诗抄》发行传世。

     林梦星贡爷的诗词作品以借物抒情、写景描史、吟咏山水名胜、以及对时代和生活的感慷。其中有题咏:
银瓶飞瀑
名山自古号银瓶,一水悬空势莫停。
好似仙人持匹练,倒垂介断数峰青。

咏 古 镜
本来朗抱自晶莹,任历星霜不变更。
宫女犹传乾德号,先生合得寿光名。
识人多处无私照,阅世深时有至明。
底事物新人易老,眼前相对最关情。

帐眉画梅菊牡丹
写到河南第一花,分明彩笔吐流霞。
芳邻住近林逋宅,直节浑忘献子家。
泉石因缘三友在,神仙富贵一时夸。
天香暗惹平安梦,低帐春浓日上纱。

     清咸丰年间,林初开考上岁贡生;同治十二年(1873年),林初开与堂兄林昞开协助海丰知县蔡逢恩编纂《海丰县志》,一个家族居然有二人参与地方志的工作,可见林氏的行情多好呀。

    清光绪年间,林氏又先后出了林凌汉、林汝汉、林秀升三名附贡生。

     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科,是清王朝开科取士的最后一科举考试了,这一年,海丰考上秀才的有数十人。当时,龙津鲤趋埔林姓有三位童生、李姓有一位童生(共四人)报名参加县试,揭榜后“报仔”跑来报喜领“脚皮钱”的红包,说“鲤趋埔四个童生,三个考上秀才”。原来,三名秀才都是林姓的,其中一位叫林晋亭。林氏家族男女老幼欢天喜地,象赛龙舟赢了“头标”(冠军)一样,张灯结彩,喜炮、三把连放了几天,请来西秦、白字、正字三个剧团,搭起三座戏台,同时演出大戏庆祝。

     林晋亭、又名树声,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他考中秀才后,历任高小校长、中学教员、教育会长、戒烟局董事等职务。
1911年辛亥革命后,陈炯明任广东都督,林晋亭负责陈都督的秘书工作,1913年任省审计处处长。后来因政治风波,林晋亭先生避居香港,他在香港利用主编《香江杂志》的机会,发表爱国文章,以鼓励革命同志为振兴中国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后来,协助陈炯明的军务,往来于香港、澳门、惠州和海丰等地。这时,香港政府禁止华人居港搞革命工作。1916年,林晋亭在香港被捕下狱,囚禁了54天,他在狱内感慨地吟咏爱国的诗词《香狱吟》一部共90余首,借用诗词抒发革命情怀,揭露社会的黑暗。
     林晋亭先生是一位进步民主人士,他同情农民的疾苦,竭力支持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在陈炯明与彭湃有某些问题发生矛盾时,林晋亭出面说服陈炯明,陈炯明也非常尊重林老师的意见。
      抗日战争时期,林晋亭先生避居澳门,1941年在澳门病逝,享寿68岁。

      民国时期,在林晋亭先生的教育下,在彭湃的影响下,一个显赫的书香门第,富裕家族,于轰轰烈烈的海陆丰农民运动之中,也同样出现了十多位革命人物,投身于农民运动的队伍。

     林晋亭的儿子林铁史,他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1914年秋,考入海丰中学, 1921年参加彭湃创办的“社会主义研究社”。同年10月,林铁史在陈炯明的支持下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回国后。参加海陆丰农民运动,于1925年4月,加入中国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共产党,他在海丰中学增设“社会主义科学专修班”,为海丰培养一批革命人才。1927年春,林铁史调任陆丰县教育局局长,他先后担任海丰临时革命政府委员、东江特委委员、陆丰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兼秘书长、陆丰县委常委兼军委主任。
      1928年7月6日,林铁史到陆丰碣石、金厢一带传达东江特委的指示,途经九更寮村时,被敌人包围,他在组织武装突围时头部负伤被俘,被押回海城,1928年7月11日,林铁史壮烈牺牲,时年仅32岁。
抗日战争时期,在林氏的书室设立海陆丰中心县委,是一处革命旧址。

     在海陆丰农民运动中,林氏家族有:林铁史、林芳史、林通竞、林新家、林集家、林忠岳、林中卫等8位兄弟子侄为人类的解放和推翻黑暗社会而付出了生命。解放后,省人民政府追认林铁史、林芳史、林通经、林新家等8人为革命烈士。
      鲤趋埔林氏在清代的科举功名人物中有20多人,而在近代的革命史上出现了8位英雄儿女;在现代的博士生、大学本科生、教授等也有30多人。【此文帖于2011年4月25日发表于捷胜论坛】


入座春风.  




林时开赠.






孔庙石鼎

林梦星诗抄1.







林晋亭先生像.  




林晋亭..香狱吟.
林铁史烈士像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风水掠影—天葬地“金鸡缩爪”
[文化天地] 从务实奋进中崛起的捷胜中学
[文化天地] 穿越史前文化、追溯现代文明
[文化天地] 延续五百多年捷胜何氏宗祠冬至谒祖“三献礼”
[文化天地] 无私的捐助、大爱的善举
[文化天地] 汕尾市何氏宗亲总会成立庆典圆满成功

发表于 2016-8-30 00: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发表于 2016-8-30 13:20:5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好传统
发表于 2016-8-30 13:21:17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梦星以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继承父业,在桥东龙舌埔林氏祠堂的私塾学校,招收学生,培育出一大批科举优秀人才,桃李遍海陆丰
发表于 2016-8-30 13:22:0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家族有这样的人文气势,在海丰古代史上实属少见,独一无二,是名副其实的“世代书香”门第。
发表于 2016-8-30 15: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传统要继承起来,尤其是我市的各级学校,要把这种教育传统继承起来
发表于 2016-8-30 15: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双 发表于 2016-8-30 13:22
作为一个家族有这样的人文气势,在海丰古代史上实属少见,独一无二,是名副其实的“世代书香”门第。

独一无二
发表于 2016-8-30 15: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梦星以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继承父业,在桥东龙舌埔林氏祠堂的私塾学校,招收学生,培育出一大批科举优秀人才,桃李遍海陆丰
发表于 2016-11-17 09: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鼎是2009年8月11日彭湃医院工地出土的,照片是我第一时间在现场拍的。
2889340635935685907.jpg
2889340635935685981.jpg
1057220012526004424.jpg
2889340635935685887.jpg
发表于 2016-11-17 19: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吾尚好古扬冯多,邀我龙山登嵯峨。山僧取径导游屐,
                                       当空峭壁悬藤萝。参差石刻忽相向,数行隐约腾蛟驼。
                                       卢黄五人此泛菊,九月九日来陂陀。纪元嘉定岁己卯,
                                       同官共醉金叵罗。我顾诸子起叹息,此石遗迹先五坡。
                                       忆昔宁宗廿五载,边庭稍稍销金戈。长吏馀间竞挈榼,
                                       东篱归骑红颜酡。六百年来盛事歇,残碑故在谁摩挲。
                                       邑乘浪云不可考,委弃榛芜理则那。古迹未堪遽烟灭,
                                       坐使名胜沉山阿。二生抽毫更进牍,劝作龙山石刻歌。
                                       方今七月亦秋令,龙津之水生微波。老子此来兴不浅,
                                       彼五人者宁殊科。后之视今今视昔,对此茫茫叹奈何。
                                       山僧大笑请饮酒,来日登高盍再过。
发表于 2016-11-17 19: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东 发表于 2016-11-17 09:39
石鼎是2009年8月11日彭湃医院工地出土的,照片是我第一时间在现场拍的。

发表于 2016-11-17 19: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食五谷 发表于 2016-8-30 15:10
林梦星以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继承父业,在桥东龙舌埔林氏祠堂的私塾学校,招收学生,培育出一大批科举优秀 ...

发表于 2016-11-17 19: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双 发表于 2016-8-30 13:22
作为一个家族有这样的人文气势,在海丰古代史上实属少见,独一无二,是名副其实的“世代书香”门第。

发表于 2016-11-17 19: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双 发表于 2016-8-30 13:21
林梦星以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继承父业,在桥东龙舌埔林氏祠堂的私塾学校,招收学生,培育出一大批科举优秀 ...

发表于 2016-11-17 19: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帐眉画梅菊牡丹
写到河南第一花,分明彩笔吐流霞。
芳邻住近林逋宅,直节浑忘献子家。
泉石因缘三友在,神仙富贵一时夸。
天香暗惹平安梦,低帐春浓日上纱。
发表于 2016-11-17 19: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银瓶飞瀑
名山自古号银瓶,一水悬空势莫停。
好似仙人持匹练,倒垂介断数峰青。
发表于 2016-11-17 19: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壮帝居的三首诗,诗曰:
(一)
波絮风萍丧乱初,蒙尘曾否此山居?
应知题石当年意,只是臣心矢介如。
(二)
铜驼荆棘叹家庭,岭海何论旦夕停。
数百年来遗老尽,翻将岩石比冬青。
(三)
江潮海飓意何如,王气销沉剩露居。
欲证当年迁播事,空山无语又秋初。
发表于 2016-11-17 19: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昉开的传世诗词其中有游览惠州西湖题咏“白鹤峰苏东坡故居怀古”,诗曰:
苏公遗迹耸崔巍,白鹤峰前翠作堆。
俎豆千秋尊大节,宣仁二语泣奇才。
生逢宸眷犹如此,老入穷荒更可哀。
今古茫茫凭吊处,寒潮落日大江来。

白鹤没有避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