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424|回复: 0

[汕尾宗教]  【基督教】基督教汕尾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1 11: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督教汕尾堂:位于汕尾市区二马路66 号。清咸丰六年(1856),英国基督教(新教) 长老教会派驻中国岭东西教士会来汕尾创建“汕尾基督教会”,初建礼拜堂较简单,设在汕尾东社现二马路东的一间平房。首任长老王可均,按英国长老教会制度称“汕尾基督教长老会”。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英国传教士兰大卫牧师抵汕尾传教,并在汕尾东社礼拜堂巷(原称新兴街直巷) 建礼拜堂一座。同年,又在东社水仙爷巷建二座西式楼房,作为英教士住宅,一为牧师楼,一为医生楼,当地人称“乌楼”。


  光绪二十六年(1900) 该会在新兴街直巷至二马路口处先后创建作矶中学、福音医院,以教堂、学校、医院为一体的结构,占地面积约6000 平方米。兰大卫兼任作矶中学校长,英国医生万以安任福音医院院长,礼拜堂附设觉新初级小学,本地传教师任校长。


  民国九年(1920),兰大卫牧师退休回原籍,由英籍龙良安牧师继任作矶中学校长,并派来英籍传教士董玛利姑娘。董玛利抵汕尾后,在英传教士住宅东侧创建一座嘉德女子学校并兼任校长。同年,由王文惠任长老,施如玉任执事,执事是协助长老管理会务的,长老和执事都是由教徒选举出来。


  福音医院院长万以安退休回原籍之后,由英籍怀医生、来医生继任院长。民国十三年(1924),则派来英籍医生裴义礼接任院长。


  民国十六年(1927),教会停止活动,董玛利、裴义礼等回原籍,作矶中学及福音医院停办。


  民国十八年(1929),董玛利等重来汕尾恢复教会、医院和学校。嘉德女校校长改为当地人王占卿(女) 担任,谢雪兰(汕头人) 姑娘协助办学,作矶中学校长改为王绳武担任。民国二十一年(1932) 英国教会增派卫戴良牧师,民国二十三年(1934) 在二马路西建立浸信会礼拜堂,由传教士蔡国基主建,礼拜堂以二层楼的土木结构,周围有浸礼池、水井、教牧宿舍等场地,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二十六年(1937) 董玛利在英教士住宅旁侧添建一座新型西式住宅(称姑娘楼) 并改建汕尾礼拜堂,大门朝向新兴街,装修堂内讲坛。当时信徒有700 多人,教会各种活动颇为活跃。


  民国二十九年(1940) 日寇陷境,英教士全部撤离汕尾回原籍,福音医院、浸信会礼拜堂被日寇拆毁,教会停止活动,学校停办。抗战胜利后,于三十六年(1947) 董玛利、裴义礼、卫戴良等重来汕尾,增派女传教士段恩华姑娘。作矶中学与嘉德女校合并,改名为“汕尾作嘉学校”,段恩华姑娘任校长。


  民国三十六年(1947),借用英教士居住的“医生楼”作为临时恢复医院门诊部(原医院被日寇拆毁)。并在门诊部西侧搭建二座活动房屋作临时病房。另又加建一间平房作为麻风病门诊部,开辟麻风病治疗。三十七年(1948) 在捷胜镇、田墘镇设立麻风治疗站,继而扩设为汕尾福音医院捷胜分院。


  汕尾福音医院创建以前,海陆丰尚未有西医治病,福音医院为培养当地西医人才,建院后附设西医学学习班,每届3 至5 人,以临床实习为主配合医书译本授课。从创办开始至1951 年止,共计毕业生50 余名,分布在海陆丰各地开业行医,医术较高,显有盛名,从医学史角度看,福音医院可谓本市西医学发源地。


  1950 年,英教士、医生回原籍,汕尾基督教会与汕尾浸信会以及海丰、陆丰等地14 个礼拜堂会联合成立“海陆丰教区理事会”,脱离英国教会的控制,实行自立,会长王文惠,聘请胡若霖牧师为干事。1951 年王彼得任福音医院院长。


  1951 年底,人民政府接管汕尾福音医院、作嘉学校,改名为“汕尾人民医院”和“汕尾第三小学”。次年,汕尾基督教会停止活动,教堂等被改作他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各级党政的重视下,贯彻落实宗教政策,汕尾基督教恢复活动。教徒分三个聚会点,暂作家庭礼拜。1987 年原海丰县人民政府落实政策,将原礼拜堂房产面积586平方米先归还基督教使用,并恢复正常宗教活动。首届堂委主任王志浩,第二届堂委主任施哲生。1989 年3 月,政府宗教工作部门批准汕尾礼拜堂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原礼拜堂因属危房,于2004年5 月拆除。2004 年5 月,汕尾市人民政府批准位于汕尾二马路66 号房地2300 多平方米,落实归还汕尾基督教修建礼拜堂。2006 年12 月20 日,基督教汕尾礼拜堂竣工献堂。新礼拜堂有主堂(二层)、附堂(六层) 等建筑物,建筑面积2300 多平方米,场所宽阔,造型美观,交通方便,是汕尾市重点宗教活动场所之一。第三届堂委会主任施仪容,2008 年4 月,该堂举行换届选举,林子奇为第四届堂委会主任,现有信众1900 多人。


  该堂在林子奇教友等的带领下,积极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热心公益事业,据不完全统计,从1998 年至今,共捐出善款14 多万元,衣物8000 件,帮助灾区建设、本省少数民族贫困户移民搬迁和救济本市特贫困户等,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好的影响。



20120510110000437.jpg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民族团结教育宣传进校园
[文化天地] 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办法
[文化天地]  【基督教】基督教石清堂
[文化天地]  【基督教】基督教屯埔堂
[文化天地]  【基督教】基督教八万堂
[文化天地]  【基督教】基督教大安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