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团市委结合我市创卫创文的工作形势,全力推动“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全市各行业涌现出了一大批优质服务、文明服务的先进集体。据统计,我市现建有“全国青年文明号”2个,省级“青年文明号”67个,市级“青年文明号”118个。 团市委出台了《汕尾市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规范了创建活动,要求各争创集体开展活动要以弘扬青年文明号“敬业、协作、创优、奉献”的内在价值为着力点,以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为争创措施,以“小规模、多场次、高密度”的争创活动安排为表现形式,突出争创工作的时效性。同时,始终强调以创建为核心,从基层青年集体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工作实际出发,开展创建活动,进行创建考评。近年来,基层青年集体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建载体,如开展“万号带万企”活动,把青年文明号的优质服务送进企业、送进社区,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青年文明号活动因此有了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的有效形式。团市委通过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形成团组织与有关部门携手合作的良好工作局面。而相关部门则加强联系、沟通、互动,将青年文明号活动纳入本单位计划的一部分,使之成为单位评价考核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青年文明号活动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团市委通过指导窗口单位细化行业工作规范、严格考核标准、实行优胜劣汰等措施,深化了职业文明建设的主题,丰富了职业文明建设的载体,创新了职业文明建设的机制,成为职业文明建设乃至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细化创建标准、把创建活动融入员工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把行业规范变为对青年的具体要求,使之成为青年文明号集体及争创集体成员的自觉行为;以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为基本要求,组织青年岗位学习,岗位成才,并促进青年集体之间、青年之间展开良性竞争,激发青年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形成了利于青年成长成才的团队精神,为青年职工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同时,团市委通过风采展示会、老号带新号等活动,有效激发了青年集体的积极性和荣誉感,促使主动报名参加创建活动的集体越来越多。汕尾日报讯 (记者 陈善可 通讯员 卓玉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