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58|回复: 3

[陆丰] 英雄的舞蹈 —— 陆丰甲子英歌舞小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5 17: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364331763950000001275238.jpg

□汕尾日报记者  沈洛羊

“中秋夜,我们在元帝祖庙前耍了一场英歌舞,人山人海,掌声喝彩声不断。”日前,记者前往陆丰市甲子镇元高社区英歌队采访时,负责人陈汉这样告诉记者。

英歌舞是甲子镇民间传统节目,于1392年由福建传入,历史悠久;2007入选省非遗项目,2011年入选国家非遗项目。曾获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金奖等多个国家、省级奖项。

所谓英歌舞即英雄之歌舞。甲子英歌舞表现的故事是:梁山泊一○七好汉,乔装打扮,混入大名府,营救最后一名天罡星卢俊义。观众可以看到梁山泊好汉正义机智、不怕艰难、英勇奋进的英雄形象。

陈汉等人介绍,1392年英歌舞由福建传入后,作为当地民间敬神活动节目一直流传了下来。到了1632年,明朝将亡,甲子人民处于多灾多难的景况,多练拳习武以求自强,在当年一次盛大的庙会中,英歌舞的古老装扮、雄伟武姿,受到群众赏识和喜爱,自那以后,年年活动,代代承传,百赏不厌。

传统的英歌乃是游行式舞伍,将梁山泊107好汉编排成队,分为四大部份:举义旗16人,舞英歌54人,(其中打锣鼓13人),演小戏及横抬旗帜合总数限于一○七人内,连成一体。其中舞英歌为主要表演队,演小戏为配套演出队。

英歌舞的表演,先以时迁领头引队,头插金花、红绸武冠,手舞银蛇,翻个侧身筋斗,盘膝坐地,立下战马拳态,圆身返肩,浩然正气,往前杀路,然后由李逵带领三十六人排成两排紧跟而上(其中前24人,画上不同花脸,手握双木棍,后12人武生面谱,手提小铃冬鼓)全身武侠装扮,头戴红帽,加插雉尾过龙武冠,着红裤,打五彩脚绞,穿上带小铃草鞋,走动起来发出节奏铃声,身携古代类似兵器,手舞双棍,旋转过肩和小铃鼓,一上一下,同时起落,随伴鼓点的节凑,敲击着嘹亮的响声,迈着健稳,传统蜈蚣步子,边舞边前进,步伐这整齐,服装之绚丽,舞动之雄威,真振奋人心。同时在李逵带动下,通过队列分行、合拢、变化、有穿龙布阵、削槌、伏槌、掺槌的动作表演,这些动作,有如武当派系的拳姿武态,如击打、拾步,返身、背向,起落轻重,十分精彩怡人,生气勃勃,雄威壮志,扣人心弦。而二个花鼓婆登上花鼓公肩上,手舞小棍,沿着英歌舞队周围交换来回走动,精彩怡人,热闹非凡。

英歌队后面,有一小戏,边行边唱,唱词有趣,惹人喜欢,传统节目有如“达摩度光音”双摇橹“双竹槌”“父女会”“瞎子算卜”婆媳吵事等。还配一些滑稽小品,如:傻婿上厅、偷抱猪仔、公背婆。有趣的表演,惹人逗笑。

据介绍,英歌舞队员多为十多二十岁的壮汉所扮,一般经过十五天以上的训练,即可上场。相对于那些“台下十年功,台上五分钟”的表演艺术来说,英歌舞相对易学且容易出彩。为什么相对简单的节目却经久不衰,受到群众的欢迎呢?

这可能和英歌舞盛大的场面有关。观看英歌舞,随着大锁呐伴奏“杨梅开花无人知,乔装打扮下山来”拉开表演帷幕,群众很容易从中感受到娱乐的气氛和喜庆的精神。

英歌舞舞槌者的基本动作有“握槌”“夹槌”“旋槌”“舞槌”“击槌”“削槌”“伏槌”“掺槌”“上下击槌”。英歌舞的基本步法有“前蹉步”“横蹉步”“提颠步”“前提腿蹉跳步”“后抬腿蹉跳步”“碎步”等。舞小铃冬鼓者的基本动作:左手拿鼓柄右手持槌做上下击鼓。时迁的动作:右手抓银蛇头,左手握银蛇尾,随心所欲地将银蛇缠身舞动、即兴表演;换队形前时迁进入队伍中引路。

为适合舞台表演,近年来舞者有所缩减,六、七十人可以表演,三、四十人也可以表演;时间可长可短。但喜庆依旧、娱乐依旧。

陈汉告诉记者,目前英歌队面临的困难是没有一个训练场地,遇有公益性表演,才临时借地训练。如此,不利于英歌队的水平发挥,也影响着这门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陆丰部署迎接省营商环境考评工作
[汕尾资讯] 陆丰推进电网规划建设暨主网清障工作
[汕尾资讯] 陆丰职业指导下基层 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
[汕尾资讯] 陆丰公安连破多起盗窃案
[汕尾资讯] 陆丰交警集中整治校园周边交通秩序
[汕尾资讯] 陆丰图书馆开展志愿者培训

发表于 2017-10-15 17: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统民间艺术
发表于 2017-10-15 17: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发表于 2017-10-16 14: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