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551|回复: 0

[民生] 不孝之人何以忠于事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0 19:14:2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孝之人何以忠于事业

        “百善孝为先”成为人们立身处世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很难想象,一个连父母都不关心、不孝敬的人,能为他人、为社会、为祖国献出爱心吗?特别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更应该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好表率,孝敬父母。孝心需要实际行动,不能仅仅在口头上说得比唱的还好听。比如父母病了常回家看看,嘘寒问暖;父母病重病危时还得在床前端屎端尿,送终!所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朝孟郊的《游子吟》,说明做儿女的无论怎么样孝敬父母,都难以报答父母深厚的恩情!
        不能以务公忙“没时间”为由而不尽孝,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要把孝敬父母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引用百度文库之《陈毅孝敬父母》)。
         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也一定是个道德品质不怎么样的人,还能指望他(她)忠诚于事业吗?他们在外面的所作所为也不会是真心的,不会为朋友“两力插刀”,仅仅是做做样子博名声。他(她)一定会被有良知的人歧视,一定会被社会唾弃!真不敢相信他(她)的人生会很幸福
         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引用百度文库之《中国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汕尾市民听黄梅调
[城事报料] 凤山中心小学师生代表清明前夕祭扫烈士墓
[城事报料] 广东省少工委到凤山中心小学调研
[城事报料] 海丰县城东镇加强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火工作
[城事报料] 陆丰市残联开展关爱助残轮椅捐赠活动暨白内障
[便民信息] 好消息:凤山妈祖瑞雪冰雕向1.2米以下儿童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