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884|回复: 0

[海丰] 红色堡垒村 —— 记全国“第一等红色革命根据地”黄羌镇石山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4 09: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1203130343_9817.jpg

图为“第一届海丰县人民政府”旧址,位于石山村委分水布。


□汕尾日报记者 郑冰利 文/图

1957年,为表彰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出贡献的地区,党中央决定评出一批“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游击区”。海丰县黄羌镇石山村当之无愧地被评为“第一等红色革命根据地”。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该村采访,该村村长戴北河及村民戴锦波(原黄羌中学校长)向记者讲述了村里光荣的革命历史。

不可撼动的红色力量

1922年,在我国早期农民运动领袖彭湃等的领导下,海陆丰大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其时,石山村总人口800多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佃耕农,他们饱尝地主的剥削和压迫,生活很困苦。那年又逢强台风突然袭击,造成严重损失,农民无法按约交租。然而,地主担心因灾收不到租,反而逼得更凶。1924年春节后,海丰县总农会副会长杨其珊与麻竹村的宋耀南、宋家贤、陈桂招等来到石山村,组织召开了农友大会,号召农民加入农会组织。不久,彭湃到该村视察时作了重要部署,他把黄羌地区划为海丰县特别分区,定为海丰县农军防地,朝面山为大本营,石山、黄羌、激石溪、中峒为大本营的四大哨口。

1927年9月19日,南昌起义军攻占三河坝后,召开军事会议,决定设法补充兵员和解决经济困难,与东江各县农民起义联合行动,选派曾在海丰工作的刘立道同志来海陆丰招兵和商量财政支援。中共海丰县委全力以赴,招足3000人和筹款1万元支援。l0月4日早,第一批700人出发(大部分是黄羌人),其中石山村便出动了一个排的兵力,由赤卫队排长戴细妹带领参加。至揭阳河婆,听到起义军在普宁失败的消息后折回。

这次支援,途中牺牲了11人,其中石山赤卫队排长戴细妹也光荣牺牲。溃败下来的起义军战士1200多人,在各地革命力量的配合下,10月9日到了朝面山,各村纷纷送来慰劳品,派来民工搭茅寮,拾柴割草;裁缝师傅为战士缝补衣服;理发师傅为战士理发。特别是石山村一连五天,每天出动50人为朝面山、中峒等地驻扎的红军肩挑粮油、肉食,及其它必需品。而起义部队的各种设备由黄羌派出可靠船只从水路秘密运至黄羌的苏屋坝码头,然后由石山村组织人员肩扛、手抬运至朝面山、中峒。设备之笨重、山路之崎岖,其艰辛的程度可想而知,但村民们却知难而进,咬紧牙关为部队运输,累得半死也从没有一句怨言。

当红军到达朝面山后,来不及休整,战斗又开始了。10月12日,他们攻打高潭伪民团,18日又攻打南岭地主武装,28日在黄羌圩围歼来犯的国民党陈学顺部,第二天攻打西坑“约庵前”的地主武装,至月底攻占海丰县城。每一个战场,都有石山人的脚印、汗水、鲜血和生命的付出,他们出人出力,当兵、当挑夫、救治伤员、运送粮草、枪枝弹药等等繁杂的工作,全力配合。

海丰反围剿失利,红军便转战惠来、普宁、潮阳,由于敌众我寡,我方损失惨重。4月中旬,红二、四师主力由五华辗转回到海陆丰。5月3日组织了一次大反攻,不幸大反攻失败,前后有近100名红军在石山村隐蔽,有的一户供养二三人,有的一户供养一人,或数户供养一人,没有一个被出卖。为了保护红军力量和革命干部,石山村人与红军、革命干部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避难,在大山嶂里与敌人周旋。

当时,为瓦解山上的村民,国民党还用唱山歌的形式,或写成标语贴在山边路口,劝人们下山自新,而我方也用山歌的形式向他们进行宣传教育,如:

国民党方:你们样般咁糊涂,州城县市不去住。若不下山自新转,岩石武顿有得苦。(岩石、武顿为山名)

共产党方:革命为着自由权,杀头好比风吹帽,心甘情愿住石岩,坐监好比嬲花园。

国民党方:大州大洋你唔住,住在深山雀雀停,三日濛烟四日水,样般宽容来做人?

共产党方:要唱就来同你唱,要写就来写两行,待我农会恢复转,威风凛凛出平洋。

在血的洗礼中前进

说也说不通、攻也攻不下,国民党便多次对该村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1929年2月凌晨,国民党蔡腾辉部三百余人猛扑石山村。天刚亮就把分水布、黄屋包围得水泄不通。所幸红军和苏区干部早有预料,已连夜撤出。该村200余村民被赶到晒谷町,其中有两位青年想乘乱逃走,即被开枪打成重伤,一个八岁的儿童被吓死。可村民宁死也不愿说出红军和苏区干部的下落,当时被捉走54人解往县城,抢走耕牛29头,春节食品洗劫一空。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有15名村民在海城坡头园被枪杀;第二天到刑场收尸的12名村民也被当场捉拿后全部枪杀。石山人过了一个世代不忘的悲惨春节。

1931年,由于革命队伍中肃反扩大化,不少无辜干部、群众被冠以“AB”团、“社会民主党”的罪名,仅石山村便有六名惨死在自己同志的枪口之下,还有被抓走卖掉的无辜妇女、小孩20余人。

革命队伍雪上加霜。1931年冬,国民党反动派乘机猖狂活动,对根据地人民实行了更为残酷的镇压,驻重兵于石山村。石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由公开斗争转入地下斗争,采用夜间袭击敌军,敌军只好集中在分水布设栏栅自保。一天夜里,一位带着老婆的连长被我方绑架,敌人惊慌失措,只好在分水布村前面的山顶上筑起一座炮台驻军。石山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放火烧炮台;在敌军饮水处投毒;抢夺军粮;故意制造事端与他们吵架。

炮台的队长名叫黄汉,作风败坏,经常下村勾引妇女,人们恨得咬牙切齿。村民黄运、黄娘赐便写谣歌揭露其罪行,并用鸡蛋清把谣歌贴在交通要道的商铺墙上,黄汉派人用锄头才把它刨掉。谣歌朗朗上口:“如今世界好奢华,炮台养条黄汉蛇,终日士兵不去管,只顾下村‘卖狗沙’(意即勾引妇女)”。至今还在群众中流传。

1932年冬,东江红军独立师师长彭桂带领第一团屯驻石山、苦竹园一带。在进军陆丰、惠来战斗失利,重返石山后向紫金发展,又遭重挫,只得将剩余红军化整为零,在山区掩蔽。石山人民与战士们在隐蔽的山沟沟里一起开荒耕种,同甘共苦。也不知住了多少时日,只知道回到家乡后,田园里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荒草,可以砍来当柴烧。后来,人们一直把这种草叫做“反正草”,辛辣地讽刺了国民党政府“拨乱反正”的“功绩”。

尽管是大革命最严峻的时刻,石山党组织、石山人民无时不在接济藏匿在苦竹园、石山一带坚持斗争的同志,如中共海丰县党委常委宋耀南、东江特委委员林覃吉,以及海丰县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二十多人。

抗日时期,以曾生为首的抗日部队来到该村“避难”,在国民党顽军戴可雄、钟铁肩和钟超武、还有高潭的江金英的眼皮底下,没失一兵一卒,没丢一枪一弹,奇迹般安全度过了九个多月,随后安全离开石山村,踏上重回惠东抗日的道路。正因该村群众的大掩护,保护了党在华南地区的抗日骨干力量。曾生对此曾感慨地说:“石山人民是真正的镰刀、斧头!”

1946年6月下旬,蒋介石公开撕毁了停战协定,继续进行内战,并强行征粮、征兵、征税,同时滥发纸币,通货急剧膨胀,广大工农劳苦大众,又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对此,党中央对南方各省党组织作出指示:“在目前全面内战形势下,南方各省乡村工作应采取两种不同方针”即“凡有可能建立公开游击根据地者,应即建立公开游击根据地”,12月,中共陆丰特派员刘志远到香港接受组建海陆丰县委和恢复武装斗争的任务。从此,中共海陆丰县委书记刘志远、副书记蓝训材、边纵六支、海陆丰人民自卫队,以及松花江队、钢铁队、民运队、县武装警卫排的同志,还有各分管领导朱韬、彭钗、刘夏帆等,相继在石山一带公开活动,建立公开的游击根据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开展“双减”(减租、减息)和反“三征”(征税、征粮、征兵)工作。石山村人民一如既往地参加、支持革命工作,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公历1949年7月1日,第一届海丰县人民政府在石山村成立。

1949年农历三月初五日,早饭时分,国民党钟铁肩部兵分西、南两路直扑石山村。正在该村的号称“钢铁队”的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五团立即应战。当时,敌人抢占了一座山头,我军分兵迂回到四周的制高点,把敌军团团围住。敌军几次企图突围,都被我军打得狼狈地缩了回去。直至傍晚,敌军在山头的四周燃起熊熊大火,借着夜幕和浓烟的掩护,灰溜溜地逃走了。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调研组到海丰县调研融
[汕尾资讯] 海丰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六次会议
[汕尾资讯] 海丰县政协党组(扩大)会议暨十届五十五次主
[汕尾资讯] 海丰县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传承非遗
[汕尾资讯] 海丰县2024年科级干部培训一班开班
[汕尾资讯] 海丰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议案、建议交由县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