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汕尾市委书记石奇珠:
加快深汕一体化进程 拿出两亿专项资金引才留才
“过去汕尾乡贤都往外跑,在本地投资创业的很少。这两年我们4个县(市、区)产业园区动工建设的近百个项目中,七成以上是乡贤回来投资建设的。”在昨日上午汕尾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上,省人大代表、汕尾市委书记石奇珠分享汕尾近年变化。铁腕治毒,汕尾陆丰已向国家禁毒委申请“摘帽”,治安环境不断好转,投资者逐渐被吸引。当面临发展迫切需求时,汕尾选择把质量、效益放在首位,利用好深汕特别合作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深汕一体化进程。
已报国家禁毒委申请“摘帽”
“过去一段时期,汕尾确实曾经发生过影响恶劣的群体性事件和制贩毒问题,令汕尾城市形象一再受损,要改变外界对汕尾的看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石奇珠说,近年汕尾在加强社会治理上下了很大功夫。
在汕尾市委七届五次全会上,还提出要打造成全省最平安最和谐最稳定的城市之一。“禁毒方面采取铁腕措施,去年一年追回涉毒逃犯262名,侦破千克以上毒品案件26宗,同比下降55.93%,毒情持续好转,近期陆丰涉毒重点整治顺利通过省评估验收,并已报国家禁毒委申请‘摘帽’。”石奇珠介绍,汕尾社会治安不断向好,突出的涉毒问题大幅好转,去年没有发生一宗群体性事件。2017年全市公安机关接报刑事警情和治安警情11974起,同比下降15.72%,仅占全省的0.66%。刑事立案数、命案发案数全省最少。
为了整治“洋垃圾”走私,“清查拆除‘三合一’门店3220间,拆除棚寮3117间,收缴销毁旧服装9258吨,刑拘12名涉案人员,一次性调整镇党政班子及派出所干部16名。”石奇珠说,环境好不好,乡贤是一个风向标。这两年,4个县(市、区)产业园区动工建设的近百个项目中,七成以上是乡贤回来投资建设的。省社科院发布的2017年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调查排名,汕尾名列全省第11位。
专门出台“红海扬帆人才计划”
一方面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汕尾也清醒认识到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的现实。“汕尾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人均低、财力弱,加快发展愿望确实非常强烈,任务也非常迫切。”石奇珠认为,越是如此,越要有发展的定力,把握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稳”和“进”之间保持平衡。要千方百计抓实体经济发展,高标准、高门槛招商选资,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资源消耗少、没有环境污染的龙头企业项目,还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汕尾专门出台“红海扬帆人才计划”,拿出2亿元专项资金引才纳才,下大力气解决基层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难题。
深汕特别合作区正重新调整规划布局
谈及深汕特别合作区,省人大代表、汕尾市市长杨绪松说,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正重新调整规划布局,加速与深圳一体化发展。要通过改善交通状况,加强合作区与深圳的快速联通,形成半小时生活圈。汕尾将推进“两网一港一枢纽”(公路网、铁路网、港口群和客运枢纽)与珠三角无缝对接。
“厦深铁路深圳至汕尾城际捷运去年1月份开通,深圳东进、汕尾西融可以说实现了无缝对接。广汕高铁去年动工建设,汕汕高铁也将在今年启动建设,深圳到汕尾的高铁正在谋划。”杨绪松透露,今年汕尾还打算推动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工程、广东滨海公路汕尾段、珠东快速等一批高快速路动工建设,进一步打通沿海交通通道。要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住房、文化、人才等等尽量向珠三角、深圳靠拢,加快与珠三角城市的对接。 来源: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