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渔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最早可追溯到古元疍民。进入近现代,在各级政府和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之下,汕尾渔歌开始广为人知,传唱甚广,成为中国音乐的一颗璀璨明珠。
渔歌是疍家渔民在生产生活中为抒发情感即兴吟唱的歌调,记录整理成为了汕尾渔歌。汕尾渔歌有捕鱼歌、恋情歌、斗歌等多种题材。我市新港、捷胜、马宫、鲘门、小漠、碣石、甲子等沿海地区的渔民大多都会唱渔歌。
汕尾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主席 林木群 汕尾渔歌俗称瓯船歌,它是历史悠久的一个传统的民歌 早在宋代就开始传唱,到了元、 明时期就在沿海地区广为流传,到了清朝就形成了一个比较鼎盛的一个时期,就是渔歌从沿海往内地传唱。 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在汕尾任教时,深入新港浮水乡,记录搜集了大量的渔歌并于1927年出版《疍歌》,从此汕尾渔歌开始被世界认识和所了解。到上世纪50年代,在著名音乐家黄琛的努力下,汕尾渔歌开始走上舞台,并培养造就了以徐十一、庞美英、苏少琴、徐园目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渔歌名家。1978年汕尾渔歌队赴省演出受到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的亲切接见并给予好评。
汕尾渔歌市级传承人 庞美英 我们很喜欢哦,各个人都跟书记握手啦,很亲密,那个书记很和蔼的很可亲的,跟我们各个人都握了手,我们太高兴了。 在那之后,随着渔民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需求的改变,他们不再常唱渔歌,汕尾渔歌一度陷入青黄不接 后继乏人的境地。这时汕尾各级党委政府当机立断积极采取各种有利措施保护和传承汕尾渔歌,让汕尾渔歌再次焕发生机。
汕尾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主席 林木群 2014年通过努力,通过申报,我们汕尾渔歌就被列为第四批的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把渔歌编成乡土教材给学生去唱,同时启动了人才培养工程,还有我们文化馆培训这个渔歌手等等,有机会就去参加外面的一些比赛活动。 来源:汕尾广播电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