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脱贫致富方面,越来越形成共识:特色富民产业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摘下贫困帽子的好办法。所以,我们汕尾的扶贫,紧紧咬住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稳定增收脱贫的根本举措,以激发和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变“输血式”脱贫为“造血式”脱贫。
时下正是凤梨采摘季节。海丰县平东镇一种植基地去年引进种植的250亩台湾凤梨喜获丰收。
在种植基地,数十名工人正忙着搬运凤梨,并装筐上车……场面热火朝天。凤梨地里,套着纸袋的凤梨沿着坡地一路排开,工人们小心地把袋子掰开一条细缝观察,看到已经长成黄色的就采收,呈绿色的则要再等三五天后再采收。
该基地种植的台湾凤梨不仅个头大、品相好,而且口感细腻、汁多味甜,市场前景好。目前,250亩凤梨已陆续进入采摘期,亩产6000斤以上,按市场价每斤5元计算,每亩可收益3万元,农民可获利75万元。
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在汕尾市各地,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富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只有走上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化道路,才能让贫穷农民逐渐摆脱贫困,逐渐走上小康之路。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