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0-10-2 16:57 编辑
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竹子,名曰“毛竹”。“毛竹”的生长过程非常奇特,前4年,毛竹将根深深扎进泥土深处,为之后生长做足准备,第5年起飞速成长。
党员干部的成长历程中,同样需要修好“毛竹”精神这一门课。在党和国家的发展道路上,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冲锋陷阵、披荆斩棘,面对当今如此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党员干部不仅要有为党和人民奉献的勇气,更重要的还是提升自身能力,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干部应像毛竹般向下扎根韬光养晦,向上拔节步步为营,在干事创业中充分发挥“毛竹”精神,积极作为,勇敢担当,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
宁心静气,筑牢根基,在基层沃土中汲取厚积薄发的养分。树大源自于根深,根深蒂固才会有枝繁叶茂。毛竹前4年的扎根,皆是为之后的成长汲取养分、筑牢根基。当今,一部分党员干部认为高群众一等,应当身居高位指挥着群众, 而不是与群众共进退,这种心浮气躁甚至妄自尊大的心理,往往是阻挡党员干部进步的绊脚石。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党的根基在基层,基层一线就是培养党员干部的沃土,党员干部要深深扎根于基层,扎根于群众,在一线的“田间地头”锤炼自身真本领,墩好苗、扎好根、筑好基,韬光养晦努力汲取沃土中的养分。“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党员干部要牢记无论自己官居何职,身居何位,自己的根永远在基层,只有这根基扎得深而牢固,党员干部才能得到足够厚积薄发、快速成长的营养,从而实现大志向、大抱负。
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拔节成长中培养奋发向上的精神。毛竹虽高,但每一节都是稳步生长的,并无立竿见影之法,正如党员干部成长之路并无投机取巧之策。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楼虽高躲不掉层层筑起,星空虽美离不开繁星点缀。想壮志凌云,须脚踏实地,不屑于平凡小事的党员干部,即使理想再如何壮丽,也只能是五彩斑斓的肥皂泡。
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党员干部应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要坚定理想信念,在锻炼成长过程中培养奋发向上的精神,筑好成长之塔每一层、迈好事业之梯每一阶、绘好人生之图每一笔。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个阶段,像毛竹一般逐节稳固、逐节攀升,才能在金字塔顶立足必稳、华而有实。要锐意进取夯实每一段成长经历,在逐步提升中把每一个小成就都坐实、坐稳,使自己的事业之竹、人生之竹能够从容不迫,扶摇直上。
坚韧不屈,刚直不阿,在一线大熔炉中锤炼高风亮节的作风。“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任凭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毛竹依旧生得笔直,长得挺拔,不受恶劣天气影响,一心向上生长。基层情况复杂多变,党员干部如不能练就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刚直不阿的气节,哪怕事业之树再高耸、再茂盛,终究也会随着一阵风雨树倒枝折。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深入学习“毛竹”精神,在干事创业道路上要看得远、行得正、走得直,不被眼前的蝇头小利、糖衣炮弹迷惑了双眼,忘记了初心。尤其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这个大熔炉里历练时,一定要坚持廉洁自律、高风亮节的作风,勤掌廉政之舵、勤照廉政之镜、勤正廉政之冠,锤炼自身坚韧的意志、正直的品格、廉洁的作风,才能做到一心向民、一心为民、一心利民。
党员干部学竹如竹,当更似毛竹,厚积薄发扎根基,不务空名踏实地,坚韧不拔践品行,坚持做新时代追梦路上的铺路人、筑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