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汕尾的“尾”字,让我们很多汕尾人很自卑:什么汕尾都包尾,什么汕尾无限好(汕尾话:什么都不好)。从全省范围来看,汕尾建市以来,经济也好,教育也好,卫生也好,治安也好,物价也好,几乎都是全省最差的,人均收入居然还不到全国的一半。
一个沿海地区,一个身处第一经济强省广东境内的汕尾,没落到这个地步。汕尾寂寞到珠三角地区,很少有人提起汕尾。一旦有提起,大多都是重大的负面新闻——走私、造假、贩毒、制毒、治安事件、建筑坍塌……在这样的情况下,叫汕尾人怎么去爱你——汕尾,乡贤们宁愿去外地投资而不愿意回家乡建设。
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近六年来,汕尾正在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正在迎头赶上。广汕高铁、深汕高铁、汕头至汕尾高铁(汕汕高铁)、漳汕铁路、静九铁路支线龙汕铁路、天汕高速、赣汕高速、河惠汕高速、新深汕高速(深圳至汕尾高速)……都通过汕尾了!深汕特别合作区又把特区引到汕尾家门口。一条条宽敞平坦的市政道路,一座座的医院,一座座的学校……改变了汕尾以前的一穷二白状态!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袭击,汕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提出店小二精神,复工复产,前三季度,汕尾以全省第一的发展速度挺起腰杆。
国运来,想不发展都难。汕尾好事接二连三而来,捷报频传:汕尾通过全国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的验收,正式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汕尾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在10月29日的召开汕尾发展大会。这是汕尾有史以来一次规模最大的招商大会。现场签约重点投资项目33个,投资总额达1201.6亿元。这批项目涵盖了高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大数据、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产业领域,汕尾高新区、城区、海丰、陆丰、陆河、红海湾开发区、华侨管理区等地均有项目落地。
此次签约项目高度契合“凝心聚力汇智,共建靓丽明珠”的大会主题,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本次大会现场签约重点投资项目33个,其中超十亿元的项目20个,超百亿元的项目3个。从产业类型来看,一产项目1个,二产项目17个,三产项目15个。
33个重点项目签约投资额1201.6亿元。这是什么概念?这样的投资额,超过去年汕尾的GDP总量。汕尾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一方面,得益于汕尾投资环境日益改善,硬件设施凸显;另一方面,汕尾的店小二精神让汕尾风清气正,扯皮少,官僚遁逃,办事效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