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38132|回复: 3

[论汕尾] 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个阶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1 22: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缘来缘去 于 2021-10-22 09:44 编辑

                   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个阶段

       ——探讨中华传统文化,构建时代生态文明(15)

                    陈治赠   2021年10月21日

      中华以农立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中华大地才出现基础相当薄弱的资本主义,这仅仅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应急式现象。

      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原理: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形态。但近代中国的社会形态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完全可以说,中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阶段,是直接从传统的农耕社会开始了社会主义的探索,其艰巨性、复杂性可想而知。

      一、没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17年,苏共“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社会的知识分子阶层,出现了探索社会主义的热潮。当时的探索,瞿秋白称之为“隔着窗纱看世界”。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下称中共)。历尽浩劫,屡遭凌辱,山河破碎,国将不国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终于有了崛起、复兴的希望。中共成立之初,处境极为艰难。除了陈炯明治下的南粤,中共党人可以公开驰骋,堪称英雄有用武之地。其他省份的中共党人几乎处于地下,日子並不好过。

      中共以微弱的力量,凭着坚定不移的崇高理想,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开始了实现社会主义的第一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探索。中共党人以马列的阶级与阶级斗争的学说唤起民众,特别是唤起中国农民前赴后继,组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农村包围城市”,在挫折和失败中顽强成长。历经28年(1921—1949年)的欲血奋斗,终于取得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伟大胜利。从井岗山的山寨、瑞金的民居、延安的窑洞到北京的中南海,一路走来的深沉足迹证明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中国人民是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顽强站起来的。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第一步探索圆满成功。这是文明古国漫长历史中又一座辉耀日月的里程碑。中国社会因此而感恩中国共产党,树立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坚定信念。其中有几点应当永远铭记:

     1、新政权建立,是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探索。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

     2、中国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没有中国农民无私的奉献和矢志不逾的拥戴,离开农村广阔天地,中国共产党有可能难以生存,更不可能取得胜利。农村、农民、农业,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

    3 、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历史,是薪火相传的历史。没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袖及无数英烈的探索,离开传承他们成功的经验,汲取他们失误的教训,中国共产党就难有今天的伟大成就。

     4、领袖是舵手。没有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离开毛泽东思想这面伟大旗帜的照耀,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光辉。

    5、今天的成功得益于多方支持。没有海内外爱国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的倾力支持,离开多党合作,同舟共济,单靠中国共产党一党之力,不可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政权和进入新时代的辉煌。

      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探索。中国社会的经济模式,即生产方式及其流通、分配方式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变。

     1949年新中国诞生,奉行的是以中共为领导核心、多党合作为标志的中央集权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摆在新政权面前的社会形态仍然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及其流通、分配方式的农耕社会。所称的无产阶级,即工人(店员),绝大多数是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养家糊口的农民工。在这种小农经济的社会形态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是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至今(1949—2021)经历了三个探索阶段。中国的经济模式(生产方式及其流通、分配方式)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变。

       第一阶段(1949—1957):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私有制并驾齐驱。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中共与爱国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共商国是,制订了建设新中国的《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爱国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约占近半的中央人民政府,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迈开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步伐。

     1950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农村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房产等生产和生活资料归农民个人所有。关于国家命脉的工商企业收归国有(公有制),其他工商企业仍属业主个人所有(私有制)。这种在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城乡、工农有别的生产方式及其流通、分配方式,是建设社会主义初探,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流通、分配方式第一次重大转变。

     主要特征是:没收官僚资本为全民所有(公有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农村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土地农民私有制)。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出台,实行的是计划调节的市场经济。

      农旺百业兴,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生产力,百废待举的新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极其丰富,人民安居乐业,国力強盛,奠定了新中国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实基础。正是凭着这一坚实基础作后盾,中国人民志愿军才有可能将美帝国主义打得落花流水,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在新中国的探索和实验首战告捷。

      第二阶段(1958—1981):生产资料全面实现公有制。

     1957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即资本全部收归国有,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面实现了公有制。农村农业高级合作社(俗称高级社)普遍建立,农业集体化初具规模。同年,开展声势浩大、官方舆论称之为“反对右派分子对社会主义猖狂进攻”的政治运动。1958年,由农村农业高级合作社合并的“人民公社”诞生,农村进入了生产资料全面公有制,进行集体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及其大锅饭、按需取酬的分配方式。

      这是中国社会的经济模式,即生产方式及其流通、分配方式第二次重大转变。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全面实现公有制,中国社会开始了由中央政权操盘的单一的计划经济。

      谁都无法料到,经济模式.的第二次重大转变,催生出多种形式的生产大跃进,中国社会跑步进入了共产主义。到1960年,这种共产主义在热气腾腾的大锅饭;自然灾害;苏共迫债的三重压力面前败阵,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受到严重挫折。农败百业衰,全国陷入了饥寒交迫的困境。1962年,中共中央对人民公社的生产方式及其流通、分配方式,进行了调整,及时扭转了被动局面。到1965年,中国社会恢复了蒸蒸日上,生龙活虎的元气。

      国际环境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程。1953年斯大林逝世,随着赫鲁晓夫上台,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苏两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路线和策略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并逐步激化。1964年勃列日涅夫继任苏共第一书记,坚持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制定的路线和纲领不动摇,两党关系进一步恶化。据官方舆论:为防止中国出现“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和防止“资本主义复辟”,1966年5月,中共中央开展了持续10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求“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宣扬和实施登峰造极。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也会产生阶级和阶级斗争?马列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有必要重新探研。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中国第二代领袖华国锋主席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维护了泱泱大中华的稳定。逐步解决了国内存在的重大认识问题和历史问题。1976年10月6日,解决了“四人帮”问题,结束“文化大革命”。随着,逐步有序解放了被闲置的老干部,并委以重任。如:胡耀邦于1977年3月起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同年8月在中共十一大当选为中央委员,年底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如:邓小平于1977年4月10日,致信中共中央,提出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华国锋主席为首的中共中央批转此信,肯定了邓小平的意见。1977年7月间批准邓小平复出,恢复其党政军的原任职务。

      早在1977年5月,华国锋主席就提出了经济改革的初步构想。同年8月,不仅亲自出访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西欧诸国,而且派出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重量级代表团出国(赴港)考察, 1978年掀起中国当代最大的一次出国考察潮,找差距,析原因。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华国锋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取消“以阶级斗争为纲”,举国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历史转变。197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推出了以蛇口为试点的经济改革探索;1980年8月26日,批准建立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绘就了探索经济改革的蓝图。1980年9月14日至22日,中共中央召开各省区市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讨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会后,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的会议纪要。1981年6月27至29日,华国锋主席主持、召开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全会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定性清晰,中国社会进入全面探索发展经济的历史阶段。华国锋主席完成了承先启后的历史使命,在这次全会辞去党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职务,未竞事业交由胡耀邦为主席的党中央完成。

        第三阶段(1981—):经济改革开放,基础领域全面实行双轨制。

      人民公社化初兴时,其“一大二公”的经济模式,即旷古未闻的生产方式及其流通、分配方式,极大地刺激了农村生产力的暴发。肩挑手提气势宏伟兴建水库和声势浩大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就是明证。但由于人民公社化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和军事共产主义色彩愈演愈烈,大刮共产风造成对农民利益的侵夺,农村生产力最终受到灾难性的破坏。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关于农村改革的第一个“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兴起了集体土地包产到户的家庭承包责任制。1983年10月,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1984年底完成建立乡政府工作,人民公社退出了 历史舞台。与人民公社化相对应的经济模式也成了昔日黄花。农村的“改革开放”,拉动了中国经济模式的第三次全面探索。

      这是中国社会的经济模式,即生产方式及其流通、分配方式的第三次重大转变。主要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多党合作的中央集权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不动搖。经济开放改革,基础领域全面实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的双轨制。称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所谓改革,是回到新中国肇造之初的原点,社会主义吸纳资本主义的精华,增强社会主义的优势改造资本主义。所谓开放,是与国际通行的经济模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流通、分配方式)接轨,搭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高速列车。主要体现如下:

      1、社会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实行中央严控、调节的计划经济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共存。

      2、农村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实行公有制和私有制受法律保护。即: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归农民集体所有,任何个人、组织不得非法侵占;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又称经营权,实行农户高度自主,任何个人、组织不得非法干预。农民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3、支撑国家发展命脉的大型骨干工商企业,如能源、银行、海关、军工、通讯等为国有(全民所有制),其他涉及民生的原国有中小工商企业实行股份制(公私合营)或承包制(私有制)。私营企业遍地开花(私有制)。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合法化。

     4、教育、卫生、文艺等基础领域的建设,分化为公立和私立(含股份制的公私联营)两种状况,逐步走向市场化和资本化。

     5、国家垄断的工商企业创造的剩余价值,归国家所有(公有制)。私营工商企业创造的剩余价值,归业主个人所有(私有制)。

    6、国家主要的总体收入靠税收。税收作为国家主要的总体收入,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性。区别在于用途。

     7、分配方式有三大类。一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国有工商企业实行按行政级别(分工)分配工资、福利,供养终身制,直至老死,亡故还按行政级别(分工)作一次性公费抚恤(公有制);二类是由私营工商企业主按雇员在岗的不同分工、分配劳动报酬和福利。雇佣关系一旦解除,雇员的劳动报酬和福利终止(私有制)。三类是农民耕种自负盈亏,听天由命,收益归已。农产品不进入流通领域不用纳税。

      依据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继续深化经济改革的舆论导向,以及最近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的理念,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第三阶段的探索,目前是沿着双轨制的方向深化推进。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仍在继续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第三阶段的探索究竟要持续多久,无法定论。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对和平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但社会主义这一经济模式仍在探索阶段。必须充分认识到实行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保持清醒的头脑,脚踏实地,审时度势,稳步前进,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图片来自网络。下编预告《正视现实,砥砺前行》)

微信图片_20211020114915.jpg

微信图片_20211020114920.jpg

微信图片_20211021211807.jpg

微信图片_20211021220512.png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活到老学到老
[三唯论点] 退休干部举报县委书记后被捕一案续闻
[三唯论点] 天地不负民愿 古邑满园春色
[三唯论点] 海丰县城益民路“立体停车场建成”为何不开张
[三唯论点] 多形式开展课间体育活动,全方位增強中小学学
[三唯论点] 本科生为找工作“回炉”读职校现象,该喜还是

发表于 2021-10-22 01:35:5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探索中,社会在进步。第二代,让后辈们不太明白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22: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普陀寺 发表于 2021-10-22 01:35
探索中,社会在进步。第二代,让后辈们不太明白了。

多谢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5 11: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小农经济的社会形态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是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至今(1949—2021)经历了三个探索阶段。中国的经济模式(生产方式及其流通、分配方式)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变。
  
        衷心感谢网友们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