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361|回复: 2

[戏曲] 吕维平:为了西秦戏不成绝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1 16: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111894749216.jpg

     三百多岁的西秦戏如今只剩下一个专业剧团数十名专业演员,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戏传承人的吕维平,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这个剧种“活”下去
■本刊记者  孔令源    通讯员  谢锡城  陈益刚
    戏台搭在村子一片开阔的平地上。 戏台下,调皮的孩子们欢快地跑个不停, 年逾古稀的老人们坐在前排,微闭双眼,摇头晃脑地沉浸戏前的音乐中;戏台前有预告:今晚戏目——《斩郑恩》。此时,后台每个人都在忙碌着,演员们都在忙着化妆,团长吕维平是团里的台柱演员,要亲自上阵……这就是在广东省汕尾市至今流传着的全国绝版剧种——西秦戏。村里人告诉记者,请西秦剧团来唱戏是因为农历五月十三关帝诞,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解释说:“关老爷要看戏,我们都是陪他看戏。”
    西秦戏来自遥远的甘肃,与秦腔有着血脉关系,如今在输出地都已绝迹。而西秦戏却在流入海陆丰的数百年间,如 “活化石”般地完整保存下来。
生意场上拉回的传承人
    1985年高中毕业后,吕维平考进海丰县西秦戏剧团,后被送往惠阳地区艺术培训团培训。虚心好学的他,深得皮黄戏师傅刘志群和李金煊等的厚爱,进步很快。1986年结业回团,即带领同班小同学首排了《宝莲灯》(饰刘彦昌),于1987年元旦,作为当年那批学员的“亮场戏”向地方党政机关和观众汇报演出。吕维平回忆说,“那时候帷幕一拉开,满台青少年,生气勃勃。”同年,他在惠阳地区各剧种剧团会演中夺冠,开始崭露头角。
    吕维平深知艺无止境,戏无止境。经过前辈们的掇合,一天,他手捧“四式礼”和“十版贴”,跪在著名老艺人罗振标膝下,被收为“关门弟子”,从此,走上了西秦戏衣钵相承的道路。1991年,吕维平参加第四届广东省艺术节,饰演《秦香莲·杀庙》中的韩琪,荣获大会表演二等奖。1992年,“第二次全国马思聪学术研讨会”上出演此剧,吕维平博得来自全国各地教授、艺术家们的称道:“这个青年老生,很有功夫,很有潜质、悟性和神韵,气度非凡。”
    可这个很有功夫和潜质的青年,却在1993年迫于生活的压力选择了下海经商。吕维平回忆:“1993年,我曾离开剧团下海经商开药店,那十年间是海陆丰三个稀有剧种最困难的时候。当时陆丰正字剧团的演员很多改行了,西秦戏的中青年演员几乎跑光了,有的去骑摩托载客,有的去打短工。”
    现已是海丰西秦戏剧团团长的吕维平,当年是被当地文化部门负责人从生意场上请回来执掌剧团的。谈起为什么回来,吕维平笑了笑:“学了多年的行当肯定割舍不下,最后还是回来了。那是2002年的时候,剧团陷入最低谷,几乎濒临绝境。当时县里新上任的文化局局长陈孙到我们团来调研,他特地到我家来看我,他说你还这么年轻(当年36岁),又酷爱戏曲艺术,应该回来重振戏团。当时我们团根本就没有中青年骨干,不是十几岁的小孩就是五六十岁的老人,我当上团长后又召回了一批当年跟我同时进团又流落在外的青年演员。”2006年,吕维平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戏代表性传承人。
    罗振标师傅逝世之后,吕维平又问艺西秦戏老艺人唐托。唐托老先生今年已是九十高龄,是西秦戏唯一一个活着的建国前成名的老艺人,《刘锡训子》是他的看家戏。近年来,吕维平得唐师傅衣钵真传,继承了这出戏中的绝活“椅子功”。“‘椅子功’是西秦戏中的绝活,已经好几年没有人能表演了。6年前,我从团里唐托师傅那里学来,足足学了半年。‘椅子功’你不能用手,也不能用脚,但椅子要随着你身子前后上下的移动而移动。唐托一直演到70多岁,如果他不能教,这门功夫也就失传了。”
“天下第一团”的团长
    说汕尾是戏曲之乡,可以说是名副其实。在娱乐业异常发达的今天,传统戏剧依然在海陆丰地区的四乡八里长盛不衰。据了解,仅海陆丰地区一年上演的戏剧就超过1.5万本(指戏本)。吕维平向记者讲述了西秦戏的历史:西秦戏由明代大西北的西秦腔传入海陆丰,表演粗犷豪放,雄浑激昂,长于武戏。至清初逐渐游离西秦腔而独立门户,形成今日西秦剧种,但仍保留表演风格雄浑激昂的特征。西秦戏中留存着古老剧种西秦腔的艺术因子,是清代地方戏曲声腔传播流变的活证物。
    专心海陆丰戏曲研究50多年的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海丰县文化局离休干部吕匹认为,流传于汕尾地区的三种戏的名字之前其实根本不用写上“汕尾”字样,因为全国的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都已经灭绝,只有海陆丰一地才有。如今,西秦戏仅剩下一个专业剧团,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团”。
    吕维平在西秦戏发展最为困难的时期挑起了团长的重担。现在这个团长和他的“天下第一团”同样面临着“文革”后重建时的尴尬。在谈到西秦戏的现状时吕维平略带苦涩:“海丰县西秦戏登记在册的剧团只有我们一个,从艺人员有50多人,演艺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极为严重;传统剧目和富有传统特色的打头、打击乐、曲牌、道具等已濒临消亡。由于剧团资金不足,我们的演职人员的待遇都非常低,有的甚至难以维持基本生活。为了能生存下去,养家糊口,我们只好拼命演戏,一年有200多天都是在演戏。一些非常有戏剧天赋的人才不会跟着我们重复演戏,他们多数都另谋出路去了。”
    10年之前,西秦戏剧团一年才演六场戏,其中还有三场是**安排的。如今在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自2004年以来西秦戏有了转机,夺回了人们心目中“大班戏”的声誉,但这来之不易的繁荣却无法掩盖深层次的危机。
    吕维平告诉记者:“因为剧目演出的需要,老祖宗设定了10个行当(每个行当还要配置贴角),称‘大班戏’,以前与乡社订戏,红柬子就必须写上10个行当的台柱名字。而今行当不全,演员奇缺,别说创作、移植剧目,就连自己传统的也拿不出来。即使拿出来了,也是今不如昔。而且西秦戏唱腔道白沿用中州音韵,老年人喜欢,年轻人却听不懂。”
    “纵观历史,西秦戏全盛时有上千剧目,可现在剧团能演的却只有二三十个了,更多的唱腔、伴乐、绝活正逐渐消亡。”接着,吕维平又略带安慰地说,“虽然与白字戏、正字戏相比,西秦戏的市场竞争力稍微弱了一些,但西秦戏的票友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我们的演出还是不乏观众的。”
直面危机,传承薪火
    如果仅从演出现状看,西秦戏似乎活得并不差:如今,汕尾地区的涉危剧种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都走出了最危险的时期,每年都有上百场的演出。
    吕维平一年中的大半年都带着演员们在广东各地乡村穿梭。这个由清代老牌剧团“庆寿连”发展而来的目前广东唯一国有西秦剧团,似乎又恢复了百余年前先辈们的生存方式——走村串镇,穿州过省。虽然不愁没戏演——每年可以演200场,有时一天要演七八个小时,但在繁忙的背后,吕维平和他的团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却没有时间研究剧本,没有时间排演新戏,也没有时间进行艺术探讨。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口传身教的,很少留下文字材料。”吕维平忧心忡忡地说,“目前三个剧种最大的危机是随着老艺人的去世,古老剧种的音乐唱腔和剧目、表演手法缺乏整理和继承。如果现在不趁早进行抢救性资料收集,老艺人一旦去世,正宗的西秦戏有可能就要离我们远去了。”
    广东省文化厅艺术研究所创作研究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陈京松认为,我们要像重视考古一样重视稀有剧种:“明清时期留下来的文物很重要,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戏曲也是明清时期传下来的。”现在吕维平也带了不少徒弟,但是他不无担心地说:“培养一个演员需要8年时间,由于生存艰难,招收新演员非常困难。与此同时,由于剧团的待遇不高,想要留住培养出的人才也很难。戏剧的人才危机是全面性的、整体性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我想,无论如何必须力保剧种在祖国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我的愿望。”□




该贴已经同步到 汕闽人0660的微博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海丰白字戏《龙宫奇缘》广东省文化节演出圆满
[城事报料] 戏之韵·海丰白字戏赴梅陇“华光大帝公”演出
[图看汕尾] 中秋月
[图看汕尾] 小舞者·张舒欣
[文化天地] 白字戏《龙宫奇缘》
[城事报料] 海丰白字戏在梅陇塘前村演出《白罗衣·拷陶》

发表于 2012-4-19 13: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支持,应趁早进行抢救性资料收集。
发表于 2012-5-2 22: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victor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