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5-2-16 11:27 编辑
年味过了,很多年轻人又不得不外出谋生了,因此招聘双方关系又出现了。有人说:如果工作八小时,每周放两天假,工资与事业编制差不多,怎么会招不到人?但事实上,很多地方还是出现招工荒。工厂是许多人心目中的“铁饭碗”。稳定的工作、包吃包住的待遇,让不少打工人把工厂当成了最后的退路。然而,如今的工厂却陷入了严重的招工荒,尤其是中小型工厂,一年四季挂着招工牌,依然很难招满人手。在劳资双方都互不信任,作为假想敌的状态下,谁也没有责任降低自己的标准,抬高对方的标准。当然,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拈轻怕重、不讲责任,也越来越多。还是那句话: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一切才会更美好。
比如,很多工厂在招工广告里打出“月薪过万”的口号,但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有位打工妹说:“我以前的工厂里,有个大哥拼命干活,一个月连休息都没休过,加班时间全都排满了,最后到手也才8000多元。而那些招工广告里的‘过万工资’,估计就是按照他的标准算的。但试问,有几个人能像他一样不眠不休干活呢?”实际上,普通员工如果按正常的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长来算,工资普遍只有4000-6000元。那种所谓的“高薪”,只是工厂吸引人眼球的套路罢了。
更变态的是,资本家为了增加利润,总是实行两班倒或三班倒工作制,对身体的消耗非常大。有农民工说:“我在工厂干了6年,什么技能都没学到,唯一变熟练的就是操作机器。刚开始还能熬夜上班,但到了后面身体明显扛不住了,凌晨两点困得不行,头发也掉得厉害。”
对大部分打工人来说,工厂的高强度工作不仅赚不到多少存款,还透支了健康,实在得不偿失。管理层对底层员工态度恶劣,动不动就辱骂员工,完全不把人当回事。这样的环境让人觉得压抑又疲惫,根本没有归属感可言。虽然工厂在招工广告里开出各种优厚条件,但实际情况却与宣传相差甚远。高强度的工作、缺乏人情味的管理,再加上健康的透支,让许多人对工厂望而却步。
纵观当今社会,不仅仅是劳资双方,在各行各业,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角色之间都彼此怀有敌意,彼此不信任,都指责对方过错,又有谁会置身事外打量打量自己呢?!唯一解决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就如开篇所说:彼此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