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中山市纪委监委通报的一则消息令人咋舌:中山翠亨新区党工委原委员、南朗街道办事处原主任许行,为谋求政绩和提拔晋升,在2023年借举办民俗活动之机,大搞“政绩工程”。原本预算仅10万元的活动,实际耗费竟高达200余万元,还将超额部分违规列支在辖区内国企,造成恶劣影响。如今,他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其行径引人深思,也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
许行这类“政绩工程”行为,本质是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在他眼中,个人仕途晋升远比公共利益、财政纪律重要。将一场普通民俗活动当作向上攀爬的“垫脚石”,无视预算约束,肆意挥霍公共资金,完全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这种行为损害了群众切身利益,群众的反对声被他置若罔闻,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让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也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干部选拔环境,干扰正常政治生态,若此类行为得不到严惩,易形成不良示范,诱导更多干部误入歧途。
究其根源,一方面,部分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没有真正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是将职位视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被权力和名利蒙蔽双眼,丧失底线与原则。另一方面,监督机制存在漏洞,预算监管执行不力,使得许行能轻易突破预算限制,肆意妄为;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若过于侧重“显绩”,忽视民生福祉、可持续发展等“潜绩”,也会驱使干部为追求短期可见政绩而剑走偏锋。
杜绝“败家子”式“政绩工程”,必须多管齐下。要加强干部思想教育,通过常态化学习、警示教育等,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让干部深刻明白手中权力源自人民,只能用来为民谋福。还要完善监督体系,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全程监督资金流向,让每一笔钱都花得透明、合理;优化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综合考量经济、民生、生态等多方面发展,注重群众评价,引导干部真抓实干。
权力是责任,职位是使命。干部只有摒弃歪风邪气,树立正确政绩观,脚踏实地干事创业,才能真正赢得民心、收获实绩,为地方发展注入正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