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海丰县梅陇镇给出的答案是:力促作风大转变、服务再深化、干部强担当,将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工作“风向标”,推动民生工程从“纸上”落到“地上”。该镇通过河道清淤疏浚、示范主街打造、绿色空间建设等措施,为美丽圩镇外修“颜值”,内提“品质”,打造宜居宜业新标杆。
梅陇镇美化沿街建筑外立面。
“清”水长流 疏浚整治通“脉络” 当初夏微风轻拂过梅陇镇的土地,一场关于河道生态的变革悄然拉开帷幕。为全面提升河道防洪排涝能力,打造优质水生态环境,梅陇镇紧抓春季水位低、施工条件好的黄金期,由党政领导靠前指挥,统筹推进安步溪、后底溪和西干渠等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截至目前,累计清理河道4.8公里、清运淤泥9万立方米,有效打通水系“脉络”,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此外,针对安步溪部分河段清淤后出现的水体富营养化、绿藻漂浮问题,该镇已迅速开展二次清淤打捞专项行动,力争月底前全面整治到位。 如今,清淤成效初显,安步溪重现碧波荡漾,沿岸群众正紧锣密鼓备战端午龙舟赛,生动展现和谐美丽画卷。在此基础上,该镇同步推进总投资4亿元的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截污纳管、安全护栏、休闲步道及绿化景观建设等,全力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廊道。
“改”旧出新 街巷蝶变靓名片 对标小城市和典型镇建设标准,梅陇镇巧用“拆改建管”四字诀,全力推进惠海路美丽示范主街强基础、提品质、增内涵。 以“拆”字开路,梅陇镇拆除主街乱搭建及违规建筑500余处,规整“三线”1100多处,全面清理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等顽疾,为后续改造升级腾出空间;再借“改”字发力,借鉴惠州新圩镇经验,完成沿街168栋建筑外立面改造,70余栋建筑铝单板装饰窗框,规范安装近400个空调外罩,绘制21处金银首饰主题彩绘,将“首饰之都”元素有机融入街景,实现街区“颜值”与“内涵”双提升。 用“建”字筑基,梅陇镇学习惠州大岭镇做法,在重点路段安装800米防护栏、布设视频监控,筑牢安全防线。目前正持续推进惠海路、梅北大道房屋窗框美化及人行道改造提升工作,并融入梅陇元素打造城市特色标识,让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而“管”字则是梅陇镇固本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将风貌管控纳入村规民约,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激发群众主人翁精神,定期组织干群义工开展环境整治,以点带面推进圩镇全域品质提升。
“整”理闲地 生态建设兴业富民 “推窗见绿,出门见园”是群众对绿美生态生活的美好期盼。梅陇镇在东怡社区、梅陇村等地精心打造怡心公园、西山公园等便民亲民公共空间,以“微改造”推动“大幸福”。占地1.6万平方米的西山公园,曾因闲置导致杂物堆积、设施破损、绿植稀疏。经过改造后,摇身变为集休闲、运动、科普于一体的绿美生态空间,园内科学布局小公园、小广场、小球场,精心配备休憩长椅、健身器材、科普展板等设施,老幼皆宜、功能齐全,如今成为居民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在扮靓生态底色的同时,梅陇镇激活产业“共富”机制,整合西山公园周边约5000平方米的零散土地,通过“强村公司+返乡青年”联营模式,孵化“云边咖啡馆”网红项目。该项目设立公益捐赠机制,每售出一杯咖啡即捐1元充实村集体经济。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卖出咖啡饮品5万余杯,营收130万元。村民通过房屋租金和就地就业实现“双增收”,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目前,梅陇镇正全力推进梅星公园、坑尾公园、梅陇公园、梅陇镇体育广场等公共空间的提升改造工程,持续拓展绿色版图、丰富休闲场景,让“方寸之地”尽显民生幸福。 “下一步,梅陇镇将持续以钉钉子精神深化作风建设,以学铸魂、以学促干,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服务清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正确处理大我和小我的关系,倾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结出更多‘民生硕果’。”梅陇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汕尾日报记者 洪笳荣 通讯员 曾国明 林丹仪 莫雅莹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