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地摊主被人“走数”了几十块钱。据他说,当时摊位上有三位顾客,其中一位女顾客用微信支付时磨磨蹭蹭,始终没成功。那会儿另外两位顾客,一位老人和一位中年男人正在挑商品,摊主对这个女人就没太留意。就在摊主忙着招呼另外两人时,女人突然说已经微信付款了,随后便离开了。等摊主反应过来,才发现微信没响收款提示,急忙查记录也没有这笔钱,再看那女人早已没了踪影,这才意识到自己被“走数”了。
在我们这儿,有一部分人会利用微信、支付宝的漏洞,或是交易时对方的疏忽,通过哄骗、故意演戏的方式,把该付的货款赖掉或骗走。这种事虽说全国各地都有,但我们这儿格外多。我见过不少,所以自己做生意时,为了避免被“走数”,总会戴着蓝牙耳机,保持手机数据通畅,时刻盯着每一笔交易。我们接触新的支付方式没什么问题,但得多留个心眼,不能让那些心思不正的人有机可乘。
对那些经常干“走数”勾当的人来说,他们不光是没了良心、缺乏家庭教养,更多是为了贪图那点钱去做别的事。比如有些人好赌,输光了丈夫给的买菜钱,没钱买菜了怎么办?要么向人借,要么偷东西,要么就用“走数”的方式骗,回去再跟丈夫说钱花在了买这买那上,以此蒙混过关。以前没有微信、支付宝支付的时候,这类人常偷东西,像我们卖服装的店就总被他们“光顾”,挂在衣架上的打底内衣、女士内裤之类的时不时就丢了。这些东西不会平白无故消失,后来我们才知道,来偷东西的都是附近赌博窝点里输了钱的人,她们偷了店里的东西,回去肯定会跟家人说钱是买衣服裤子花了。现在我们店没再遇到这种偷东西的人,为什么呢?不就是因为有了微信、支付宝支付,他们能更方便快捷地利用漏洞和他人的疏忽来弄钱了吗?
其实在我们这儿,那些爱偷东西、搞“走数”的人,很多都是嗜赌成性的,这算是个地方特色,我就不多说了。但我想说的是,嗜赌的人有时会瞒着亲人在外赌博,把生活费都输光了,才会走上偷东西、“走数”的路。毕竟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借钱,可现在钱哪那么好借?何况亲友们都清楚谁是真有困难、谁是因为烂赌才借钱,而且借钱影响太大,一般也不会向亲友开口,根本借不到。不过,也有人愿意借钱给嗜赌的人,是谁呢?就是和他们一起打牌的人。其中有些人盯上了嗜赌者的身体,会约好几个人设局,故意引诱嗜赌者向他们中的某个人借钱,最后还不上了,就用身体来抵债。
所以我们做生意的,都是为了自家生计,别人的死活与我们无关,但既然有交易,钱就和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得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守好货,更要留意微信、支付宝的收款记录和提示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