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
查看: 4600|回复: 0

[汕尾] 汛情危急,他们来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他们的身影,心里就踏实了!”——汛情危急,他们来啦!

8月4日凌晨,汕尾市城区暴雨如注,最大降雨量已突破160毫米,雨水裹挟着泥沙在路面汇成湍急的水流。“快!魏叔家的老房子地势低,得赶紧去看看!”城区凤山街道奎山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吴文铝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扯着嗓子对身边的同事喊,便冲向了魏叔家。


自8月2日启动防汛应急响应以来,全区884名三防责任人全部到岗,一场与暴雨赛跑的防汛攻坚战,在城区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同步打响。


“前面危险,不能过!”

“橙色预警生效!请各单位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重点巡查低洼地段和地质灾害点!”8月3日凌晨0点,区三防指挥部的调度电话接连响起。一挂断电话,党员干部黄联辉抓起雨衣就往门外冲,前往马宫街道红海船厂地质灾害风险点,第一时间落实封路措施。


640.png



雨幕中,黄联辉和同事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中前行,手里的铁锹不时拨开挡路的树枝。“师傅,前面危险,不能过!”在红海船厂路口,他们拉起警戒线,对试图通行的司机耐心劝导。这样的巡查,他们每两小时就要进行一次,雨衣下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鞋上的泥块结了一层又一层。


640 (1).png



与此同时,香洲街道梧桐村的村干部微信群里,预警信息正滚动更新。“这几天大家非常辛苦,但根据预测今晚下半夜雨势比昨夜更大,各村社区务必思想上紧起来,严格落实各项措施,转移人员必须到位,确保群众安全!”村党总支部书记范佳亮发出的语音通知明显带着喘息,他刚带着队员检查完村里的排水渠。过去72小时,全区像这样的预警信息通过广播、微信群等发布了上千条,党员干部化身“移动喇叭”,确保家家户户都能听到“安全提醒”。


“大家别慌,跟着我们走!”

“大家别慌,跟着我们走,安置酒店里被褥、食物都备好了!”8月3日晚,在香洲奎山经贸市场内,街道党员干部黄小盛正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年过八旬的庄大爷往外走。当天市场内334名商户和住户需要转移,党员干部们分成10个小组,挨家挨户敲门提醒,确保不落一人。


640 (2).png



“孩子,慢点走,你这衣服都湿透了。”庄大爷紧紧攥着黄小盛的胳膊,看着他被汗水浸湿贴在身上的衣服,眼眶不由得红了。尽管黄小盛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裤脚沾满了来回奔波沾上的泥点,却始终笑着回应:“大爷您放心,咱们走稳点,安置酒店就在前面不远,到了就能喝上热水休息了。”同行的党员干部们也都各司其职,有的帮商户收拾重要物品,有的引导群众按序撤离,虽然每个人的鞋子都裹着泥,脸上却满是坚定——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把所有人安全送到安置点。

新港渔村的转移现场同样感人。渔民陈大哥刚把停靠在岸边的渔船进行加固,党员突击队就递来救生衣:“嫂子和孩子我们已经接走了,去安置酒店公寓,里面生活物资都有!”为了让61名渔民安心转移,队员们帮着收好渔网、加固船缆,直到最后一艘船系牢,才踩着夜色赶往安置点。



640 (1).jpg



截至8月4日晚,该区安全转移711人,其中危险区域人员278人,危房及户外施工人员439人。每一个转移的身影背后,都有党员干部撑伞、搀扶、背送的温暖瞬间。


“水不退,我们不撤!”

8月5日凌晨,东涌镇宝楼水库管理负责人余德篇在水库堤坝上调度。雨还在下,此时,他和同事们已经在这里守了36小时,监测仪的数据每1小时更新一次。


在城区的37宗中小水库、67宗水闸旁,像余德篇这样坚守岗位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7宗中型水闸抓住退潮时机开闸泄洪,36宗小型水库专人值守,确保“一库一策”落到实处。“哪怕多盯一分钟,群众就多一分安全。”这是他们在防汛日志上写下的承诺。


建筑工地里,干部巡查队正逐一检查深基坑和塔吊。“这个围挡加固不到位,必须马上整改!”在一处在建工地,该区住建局干部廖志勇指着松动的挡板严肃地说。他们用一天时间完成了19个在建工地的全覆盖检查,整改11处安全隐患,高支模、脚手架被牢牢固定,塔吊的制动装置反复调试,确保万无一失。



640 (3).png



而在东涌加油站、香洲莲塘等内涝点位,党员先锋队带着抽水机连夜排涝。“水不退,我们不撤!”队员们轮流操作设备,随着积水渐渐排去,当第一辆汽车顺利通过时,他们瘫坐在路边,脸上却露出了笑容。


“我们在,您就安心休息吧!”

“大爷,您先领套被褥,这边有热水!我们在,您就安心休息吧!”安置酒店公寓里,香洲街道的党员志愿者余小容、刘丽华正忙着给转移群众分发物资。这里,街道早早为他们准备了热水、泡面、被褥等物资,党员干部轮班值守,确保群众住得安心。



640 (4).png



在城区,23支抢险队伍(456人)随时待命,21艘冲锋舟、22万个编织袋、1386件救生衣储备充足。“我们还和部队联了线,必要时部队的官兵能随时支援。”区应急管理局负责人说,话音刚落,他又拿起对讲机询问各镇(街)的值守情况。


从预警排查到转移安置,从抢险救灾到应急保障,城区的党员干部用沾满泥水的双手、熬红的双眼、坚实的脊梁,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誓言。正如一位转移群众所说:“看到党员的身影,心里就踏实了——汛情再急,他们总在最需要的地方。”

来源:汕尾日报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汛情危急,他们来啦!
[热点资讯] 亚足联禁赛山东泰山2个赛季 泰山直接经济损失
[城事报料] 广东21地市上半年GDP出炉!汕尾...
[城事报料] 海丰县教育局发布公告
[城事报料] 汕尾人必看!《百年守望》带你回到海陆丰的峥
[城事报料] @汕尾人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靠右行驶,您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