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2-6-17 22:21 编辑
捷胜古城梨园文化
捷胜名伶:“活曹操”林友平
林友平,字金安, 1886年11月5日(农历十月初十)生于捷胜所城水阁村。少年时期契身白字戏班习艺,出“合同”后即上正字戏大班师从亚水学白面,人称“白面友平”。他为人刚正豁达,喜扶掖后进,甚获好评!因其擅长颤动面部肌肉以刻画权奸,故成名之后,各戏班争相聘他去当台柱,红极一时。如扮演曹操、董卓、严嵩、梁骥等权奸人物,便是他的拿手绝活。尤其曹操一角,更是卓越超群,《许田射猎》便是他的代表作。曹操为行王霸,设计围猎,以观天子动态。一天引兵十万,陪汉献帝到了许田,献帝看了荆棘丛中跑出一只花鹿,连发三箭而不中,曹操即讨天子宝雕弓和金鈚箭,扣满一射即中。群臣众将趋前,看鹿身上插的是天子金鈚箭,遂向献帝下跪并欢呼万岁。此其时,曹操纵马挡住天子迎受,又作模作样喝文武百官平身,威风凛凛,人皆失色。他又按剑怒目,对献帝道一声:“此天子洪福也!”随后即把宝雕弓挂在自己腰带上,“哈、哈、哈”冷笑一阵,其额神、眉宇、嘴唇、脸颊随之频频颤动,一副阴险凶相,活现了三国史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景,实令观众叫绝。
正字戏各行当,历代名伶辈出,但善演白面的名伶则唯有林友平。白面一角,原由红面兼演,自林友平始乃自成一行,因此,他被同行和观众公认为 “前无古人”,而成为人们称颂的“活曹操”。他不但演活了曹操等权奸人物,而且擅演贪婪、无能、滑稽之娄的庸吏。在《审白面虎》中,就非常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循私枉法、卑鄙龌龊的平阳知府蔡元振——在审理一宗官在其上的节度使潘良之子潘奉杀人的疑难命案时,面对刚直不阿明辨是非、执法如山的下属——洪洞县令包拯,其理亏胆怯、诚惶诚恐、怕丢乌纱帽的丑恶面目,就被暴露无遗,给观众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
正字戏,从原来 “八柱制”到“九行当”时,红面行当还是包演白面的。据说,自有林友平之后,白面才明显分离于红面而成为一个行当,这可以说是林友平对发展正字戏的一个突破性贡献。
建国后,林友平来到古老的永丰正字戏剧团,他庆幸自己伴随剧种、剧团走上了新生的道路,满怀激情,积极工作,团结同志,扶掖后辈,表现出他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比热爱。 1956年,永丰正字戏剧团奉命赴省汇报演出,广州戏剧界慕名,正想见识见识这个“活曹操”。谁料在排练期间,他竟沉疴不起。剧团出发前夕,团长曾纪寻、弟子刘泰(副团长)护送他回家休养治疗。同年,广东省文史研究馆批准他为终身制馆员,享受薪金待遇。1957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即今广东省剧协)。他卧病期间,省、地、县各级有关部门同志,多次前往探病、慰问。对此,林友平很是感激,总盼望能早日恢复健康,为永丰团再出一把力,报答党和政府对他的关怀和器重。但可惜的是他已经病入膏盲,医治无效,终于在1957年11月17日(农历十月十五)不幸逝世,享年七十一岁。终其一生,他对中国戏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上对得起古人,下无愧于后世。 【作者:吕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