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大门 陈创中摄
排污渠旁枯黄的草 陈创中摄
污水从这里流向农田 陈创中摄 本网讯(记者李锐忠 陈创中 张丽娥) 近日,《民主与法制时报》接到汕尾市海丰县联安镇联田管区村民反映称:国道324线旁边,紧邻联田村委会办公楼,有一个大型养猪场,把污水排入防洪灌溉渠里,恶臭熏天,穿过农田直接流进大液河,严重污染了农田和河水。村民多次向村、镇、县反映都没有得到解决。 灌溉渠成排污渠 所到之处草枯鱼死 记者按照村民的指引来到国道324线联安镇联田村委会路段,只见路边有一座占地11万平方米左右的厂区,四面围墙,一直延伸到山脚下,里面绿树掩映,在门口只看得到矗立的办公楼。厂区门口有“海丰县食品企业集团绿色食品园区”字样,站在路边门口就能闻得到猪粪尿味。经询问门卫证实,园区里面有一养猪场,有员工20多名,生猪存栏量上万头。 记者沿着园区右边的围墙往上走了约30米左右,两个装满黑色猪粪尿水的池塘就在墙边,恶臭味令人作呕。远远地望见山脚下有一排猪舍,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污水从池塘这里沿着地上的排水沟流向围墙外的排水沟,穿过国道底下的排水函管流进农田之间的排洪灌溉渠,流经联田管区的北笏村、新渡村,注入大液河中上游。 记者站在排洪灌溉渠旁,刚下过一场大雨,沟渠里的水呈深灰色。粪尿味充斥在空气中。沟水两旁的禾草一片枯黄,与两边农田里绿油油的嫩草形成鲜明对比。村民告诉《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养猪场在五六年前就有了,近两年特别臭,若是在晴天,沟渠两边根本没法站人,苍蝇满天飞,臭味能把农田里的人都熏走了,沟里以前是能抓到鱼的,近两年都死光了。” 藏污纳垢的大液河 大液河,为海丰县内四大淡水河之一,发源于风景名胜莲花山麓,流经梅陇、联安镇境内注入旅游胜地红海湾,沿河两岸人口密集,是几个镇的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据村民介绍:十多年来,在联田新渡头、324国道边、梅陇镇属的水库堤坝下边,有多个养猪场,存栏量数万头,这些企业或养殖大户,表面上也建有大水池,把污水拦一拦,但因污水数量巨大,他们未经处理,就直排进大液河。在这种情况下,造成了严重的次生危害:一是造成大液河水高度营养,厌氧藻类大量繁殖,水质变黑、变坏,已不能作为生活用水,连游泳也不行,也不能用以灌溉农田,此水一下地,作物嫩苗一律枯黄死亡;二是水葫芦大量生长,铺满河面,从大液河桥下到联安上圩村,长达十公里,皆被占据,两岸美丽的风光已不见踪影;三是经济受损,现已难在河里捕到一条象样的鱼了,只有漂洋过海而来的罗非鱼还在顽强的生长,刮风的时候,附近几个村庄的人都能闻得到臭味。 回应 我们在绿色食品园区门卫处找到了养猪场股东之一的何先生的电话,电话采访中何先生说,这个园区是海丰县食品企业集团的(原海丰县食品公司,国营),养猪场是县里的项目,在五、六前就开始经营了,他们是2011年向食品集团承包的,门口绿色食品园区的牌子是食品集团挂的,承包时何先生曾提出更换,食品集团方面不同意。何先生表示养猪场的排污做得很到位,有三级化粪池。而且这个养猪场去年还通过了“节能减排”的验收,省里今年还拨了专款给他们用于排污。至于排出的水有问题,何先生说,哪有可能没有一点问题,大小而已。 养猪场老板何先生的话在食品企业集团办公室邱主任那里得到了印证。邱主任告诉记者,集团把整个绿色食品园区租给了何先生他们,园区占地11万多平方米,养猪场占地7万多平方米,猪舍占地1万多平方米,2002年通过立项,项目就是万头猪场。至于为何挂绿色食品园区的牌,邱主任说,是因为本来还要配套一个肉类仓库的,后来没有做。邱主任确认养猪场的环评在立项时就通过了,2012年还通过省里的验收,今年初省里拨了11万元的专款用于排污。至于污水排放的问题可以去问环保部门。 记者两次联系海丰县环保局徐局长要求采访,早上拨通时他说在开会,下午再次拨通时他直接挂断。之后我们分别找到了环境监察分局的郑局长和环评股的陈股长,陈股长确认食品集团的养猪场确实通过环评了。至于日常排放的问题要找监察的,监察分局的郑局长在听了记者的介绍后始终想不起来这个养猪场在哪里,我们也没有得到相关的资料。 群众的呼声 关于养猪场对农田、河水的污染,联安人民群众于2011年联名发出呼吁,以《大液河污染严重,治理刻不容缓》一文,作为当年县人大提案,向县政府提出,要求尽快进行治理,至今两年过去了,河山依旧,大液河污水长流。 国道边建养猪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为什么养猪场通过环保验收拨了专款还是污水横流?污水穿过农田流入河流有关部门应该有何作为?本报将对此事继续关注。 来源:大粤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