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036|回复: 11

[习俗] 汕尾地区食俗---吃“冬节蛤冬节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0 21: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shbz 于 2011-12-20 22:29 编辑

       汕尾地区食俗---吃“冬节蛤圆”

               作者 jshbz

    吃“冬节蛤圆”,这是汕尾地区民间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民俗。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很受重视。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要和亲人团聚,如果外出不回家,那就是不认祖宗的人,缺乏家庭观念的人。在当地有“冬节无回无牡(妻子)”的说法。
    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所以在以前就有吃了冬圆要被人们算加一岁的说法。
    在冬节日的前一日下午或者晚上,各家各户要做“”,家里的大人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青蛙等等。大人往往会说,吃了小猫、小狗、小兔子的 孩子们会乖、顾家,吃了“小老虎”会虎虎生威,充满活力,吃了青蛙会跳得更高、更远。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他们和大人一起做,蒸熟之后又和大人们一起吃,一家人真是其乐融融。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在捷胜有“冬节夜长过”的俗话。许多人家利用节前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节圆”。“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早上家里拜好众神和祖宗之后,家长就叫儿孙吃“冬节圆”,并讲一些吉利的话。捷胜民间有“吃了冬节圆大一岁”之说,俗称“添岁”。以前做“冬节圆”,家家户户要捣米成粉,所以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据专家考证,我国在汉代首次出现冬至庆贺仪式,人们将冬至称为“亚岁”,曹植在《冬至献袜履表》中所写的“亚岁迎祥,履长纳庆”,其中“亚岁”指的就是冬至。到了宋代,冬至还被定为“法定节日”,每逢冬至,百官朝贺,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日,学生放假。以后历朝历代在“冬至”时都保留着吃“冬节蛤圆”的民俗。
    吃“冬节蛤圆”这种民俗在汕尾地区一直保留到现在。


                 (写于2009年12月16日)并在“捷胜论坛”发表

丸2.jpg

丸3.jpg

丸.jpg

蛤.jpg

蛤1.jpg


蛤.jpg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海丰县硬笔书法协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三唯论点] 按时发放教师退休工资何其难
[城事报料] 劈波斩浪龙舟竞先,品清湖上精彩纷呈
[城事报料] 龙舟赛点齐布置,品清湖上展风采
[城事报料] 杨必成教授获选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终身院士
[三唯论点] 妈祖巡安广布福,非遗文化展风采

发表于 2011-12-20 21: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重温。顺祝黄老师节日快乐……:D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22: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巩书 发表于 2011-12-20 21:49
重温。顺祝黄老师节日快乐……

古老的民俗,顺祝大家节日快乐!
发表于 2011-12-20 22: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吃了又加一岁了:lol
汕尾市民  发表于 2011-12-20 22:33:04
时间过得很快呀,吃了冬节蛤、冬节圆又加一岁喽。但是,不吃也是加一岁,不吃白不吃。
发表于 2011-12-20 23: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发表于 2011-12-20 23: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多一岁了:L
发表于 2011-12-21 00: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多年唔敢吃了。吃了爱科人算加一岁,没隐死。
发表于 2011-12-21 00: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节瞑,长过楹。

冬节红,过年澹。
冬节乌,过年酥。
发表于 2011-12-21 00: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节瞑,长过楹。

冬节红,过年澹。
冬节乌,过年酥。
发表于 2011-12-21 11: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冬至食多几个冬節圆多几岁拉;哈哈...:P
发表于 2011-12-21 12: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又是加一岁了喽!民俗是催人老呀:lo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